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无忌赵宁的现代都市小说《热门作品大明之穿成秀才定江山》,由网络作家“天使之翼飞扬”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以赵无忌赵宁为主角的军事历史《大明之穿成秀才定江山》,是由网文大神“天使之翼飞扬”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要设备咱们加设备,要人的话找赵宁去雇,我希望能快速把产量提升到如今的四倍。”王玮连忙答应下来,说道一会就去找赵宁商议落实,赵无忌这才放下心来。经过反复的实验之后,人工孵化鸡雏的技术终于被李守财突破成功,此后一批批的鸡雏在孵化室里诞生,仿佛在一夜之间,整个赵家庄内到处都是可爱的小鸡宝宝。赵无忌让李守财孵化了大量的鸡雏,不但足够畜牧场之用,多出的鸡雏,......
《热门作品大明之穿成秀才定江山》精彩片段
看着李府尹心满意足的背影逐渐远去,一向好脾气的魏国公终于爆发了一回:“徐管家,这是怎么回事?这香水究竟是何物?为何这几天忻城伯,隆平侯,李府尹相继登门,前来购买?我这里是堂堂的国公府,不是庆记商行的店铺!”
徐管家见魏国公动了火气,当即小心翼翼地说道:“国公爷请息怒,且听老汉慢慢道来。”
原来在宋应星的指导之下,王玮经历了无数次实验,终于制作成功了玻璃和香水,赵无忌于是便带着玻璃和香水的样品,找到了徐管家。
赵无忌说明这是赵家庄的最新产品,可以考虑把这两项产品也加入到庆记商行之中,但是魏国公府必须追加投资白银两万两。
“白银两万两?!他赵无忌怎么不去抢!”魏国公闻言大怒。
徐管家看了一眼魏国公:“两万两白银,非同小可,老汉也不敢做主,于是便上报给了徐怡郡主,郡主答应了赵无忌的要求,给庆记商行追加投资两万两!”
魏国公跌足叹息:“啊,怡儿就是太善良了,赵无忌又太过阴险了,算了,两万两银子虽然多,我国公府也不放在眼里,待过几日,老夫找个机会教训她一顿也就罢了。”
徐管家疑惑地看着魏国公:“郡主做的很好啊,为什么要责罚郡主?”魏国公看着徐管家:“这两万两银子,就算打水漂了罢。”
徐管家说道:“恰恰相反,国公爷可知,一件琉璃制品,售价从十两银子到三百两银子不等,就拿忻城伯赵之龙来说,那日他取走一百瓶香水之时,顺便就买走了庆记商行里制作最为精美的一件琉璃佛像,花了五百两白银!”
“啊?”魏国公吓了一跳,转念一想,又问道:“既然售价如此高昂,想必成本不菲吧。”徐管家摇了摇头:“好叫国公得知,赵无忌要求追加投资之时,曾和老汉说过,一件琉璃制品,成本只有区区几文钱而已。”
魏国公目瞪口呆,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都被颠覆了,这个世界,何时变得如此疯狂。
徐管家继续说道:“香水是赵公子发明的另一项商品,气味芳香扑鼻,洒在身上,香气久久不散,一个月前上市之后,就受到狂热追捧,前来购买者络绎不绝,按赵家庄目前的产能来算,目前预定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四个月之后。”
“香水售价五两银子一瓶,但是因为太受欢迎,赵家庄新生产的香水,仅仅供应预定的订单都不够,如今市场上已经有人转手倒卖全新没拆封的香水,售价十两银子一瓶,就这样仍旧供不应求,还经常没有现货。”
“哦,既然如此,想必这一个月来,玻璃和香水赚了不少钱罢?”
徐管家想了想,说道:“前天庆记商行的掌柜老余曾和我说过,这个月玻璃和香水的销售额,估计能达到七八千两银子,仅仅这个月庆记给咱们的分红,估计至少两三千两银子左右。”
徐国公倒吸一口凉气:“一个月三千两银子的利润,这庆记商行,真是一只能下金蛋的金鸡啊。”
欢喜了一阵,他又转喜为怒:“你去告诉赵无忌那小子,赶紧给我快速扩大产能,抓紧生产香水,告诉他,买香水的人把主意都打到了老夫身上,老夫这里天天有人登门买货,堂堂国公府,成何体统!”
“还有,你一会告诉门子,这一个月,老夫闭门谢客,谁也不见,说出天来也不见!”
徐管家在魏国公这里受了气,转身就怒气冲冲跑到赵家庄,责令赵无忌必须马上扩大香水产量,说道国公爷因为此事已经大发雷霆,如果赵无忌不能及时扩大产量的话,必然将严重影响魏国公府和赵家庄的友好合作之情云云。
徐管家走后,赵无忌便找来王玮,温言说道:“最近香水供应紧张罢?我听徐管家说,庆记商行那里的订单都排到了四个月之后,咱们如今资金充足,要设备咱们加设备,要人的话找赵宁去雇,我希望能快速把产量提升到如今的四倍。”
王玮连忙答应下来,说道一会就去找赵宁商议落实,赵无忌这才放下心来。
经过反复的实验之后,人工孵化鸡雏的技术终于被李守财突破成功,此后一批批的鸡雏在孵化室里诞生,仿佛在一夜之间,整个赵家庄内到处都是可爱的小鸡宝宝。
赵无忌让李守财孵化了大量的鸡雏,不但足够畜牧场之用,多出的鸡雏,统统无偿送给赵家庄内的每一户人家,于是不久之后,赵家庄内,随处可见小孩带着一群鸡雏散步,任由鸡雏们在草地上四处觅食。
秦淮河上的一艘华丽的画舫之中,陈圆圆看着眼前的十瓶香水,又惊又喜地问道:“春桃,这又是哪位公子送的?”春桃蹦跳着跑了过来:“小姐,这应该是钱谦益先生送给小姐的。”
“哦。”陈圆圆说道:“钱先生有心了,听说这香水在南京极为难求,也难为钱先生能一次买到这么多香水了。”
春桃捂着嘴嘻嘻一笑:“听说是钱先生以二十两银子一瓶的价格,从隆平侯张拱薇家的小侯爷张元辰那里买的。”
“嗯?这香水不是庆记专卖吗?想不到隆平侯那里也有货源。”
“小婢听闻,隆平侯府中的香水是通过魏国公的关系,从庆记商行那里特别购买的,魏国公是庆记的大股东,他说的话,庆记不能不听。”
“哦,说起庆记,似乎赵无忌是另一个大股东,对吧。”
“是啊,我叔伯家的一个兄弟,就在庆记做工,据他说这个月庆记销售极为火爆,他们每人都额外发了二两银子的赏银呢。”
“哦。”陈圆圆托着香腮,陷入了沉思之中,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那潇洒少年的身影,才智高绝,文武双全,年少多金,这该是多少女子梦寐以求的佳偶啊,想想自己如今已经二十四岁了,还是孤身一人,名花无主。
虽然听闻那赵无忌早有婚约在身,但是自己如果真能嫁过去,纵使做妾,也是心甘情愿的,看来这事,需要自己主动一些了。
自己从前曾经给赵无忌发过好几张请帖,邀请他若是有空,大可来寻自己谈诗论文,奈何全部如同泥牛入海般,杳无音信,看来此路不通。
幸好她也听说赵无忌从不轻易接受邀请,听说柳如是也曾给赵无忌发过请帖,同样没有得到回复,这才让她心内稍安。
赵无忌细看这个大个子,身高大概两米,身材异常魁梧,看年龄应该不到二十岁,只见他瓮声瓮气地说道:“打劫,快把钱交出来!”
赵无忌赶紧摸遍口袋,找了半天,找出一两多银子,赶紧递给这个大汉,大汉旁边一个十七八岁的瘦弱少年恶狠狠地说道:“没了?就这点?”
赵无忌把衣服上的口袋都翻过来,让他们看看里面确实都空了,瘦弱少年看他身上确实没有钱了,于是示意大汉放人,大汉放下刀,松了手,叶婉儿赶紧跑到赵无忌旁边,赵无忌一把扶住她,两人扭头就走。
“慢着!”,突然一个劫匪说道:“咦,这女的我好像认识,嗯,嗯,对了她是叶婉儿,叶庄主的女儿,大王,我们这回赚了,把她绑回去,可以让叶庄主交一大笔赎金。”
大汉一听,立刻带领劫匪们又冲了上来,把二人团团围住,吓得叶婉儿一个劲的把头往赵无忌怀里缩,赵无忌紧紧搂住叶婉儿,对着大汉说道:“钱都给了你们,还要怎地?”
瘦弱少年沉着一张脸:“把这女的留下来,你回去报信,让叶庄主送来一百两银子,我们就放她走。”那大汉也在旁边瓮声瓮气地附和道:“对!不然小心俺揍你!”说着在赵无忌面前晃了晃他那巨大的拳头。
赵无忌急中生智,说道:“我是她的未婚夫,你们可以把我抓走做人质,也是一样的,你们放了她,男子汉大丈夫,欺负女人算什么本事。”
那大汉挠了挠头,看向瘦弱少年,瘦弱少年说道:“你拿什么证明你是她的未婚夫?”
赵无忌说道:“你没看我们俩都抱在一起了么?不是未婚夫妻的话,哪能这么亲密。你们带我走,正好放她回去筹钱。”
瘦弱少年掂了掂手里的一两多银子:“好,就信你一次,我们要一百两银子,明天中午还在这里,一手交钱一手交人,若是我们拿不到钱,我们就杀了你!”
赵无忌说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们让条路,让她回去,我自然会跟你们走。”
于是瘦弱少年示意劫匪们让出一条路,赵无忌在叶婉儿耳边小声说道:“快走,不用管我,我有办法回去。”叶婉儿只是紧紧抱着他不松手:“不,要走一起走。”赵无忌小声说道:“别傻了,快走,要不一会咱俩谁都走不了。”
说完这几句话,赵无忌坚定地慢慢推开叶婉儿,说道:“回去吧,明天记得带钱来赎我,钱找赵宁要。”叶婉儿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她哭着看了他一会,这才跌跌撞撞地跑了回去。
赵无忌眼看叶婉儿跑的远了,这才回头对大汉说:“不用绑我,我跟你们走就是。”劫匪们把赵无忌围在中间,大汉领头,瘦弱少年断后,一行人急急忙忙,向远处走去。
赵无忌随着这些劫匪走了半个多时辰,渐渐地走入了山中,在山中东绕西绕又走了一个时辰,来到一座破落的庙宇前面,大汉看到庙宇,这才松了一口气,这时从庙里跑出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看着大汉就问道:“哥,娘病的很重,你请来大夫了么?”
大汉惭然说道:“没钱拿什么请大夫,不过韩林你放心,明天我就有钱了,明天拿到钱就去城里请大夫给咱娘看病。”
韩林看见大汉手拿柴刀,后面几人紧紧围着赵无忌,便向大汉说道:“哥,你不会又去抢劫了吧?要是娘清醒过来,还不得骂你?”
大汉连声说道:“没有,没有,这是我的一个朋友,在路上正好碰见他,请他来做客的,你说对不对?”说着转身对赵无忌做了一个威胁的表情,赵无忌急忙说道:“啊,对,对,我们是朋友,我就是随便过来看看。”
韩林怀疑地看了赵无忌一眼,没有作声,大汉说道:“饭做好了么?我饿的不得了了。”韩林说道:“早做好了,你们快去吃饭吧,”于是一行人进了破庙,赵无忌也跟他们走了进去。
只见这破庙正中的塑像已经不知所踪,只留了一张空空荡荡的大桌子,两侧墙面斑斑驳驳,隐约间还能看出以前墙上绘画的佛像的痕迹,遍布灰尘的梁上到处都是蛛网,还好墙体和棚顶还算结实,没有破漏的地方,虽然破旧,遮挡风雨是没有问题的。
破庙左边地上厚厚地铺了一层干草,干草上又有一层破褥子,一个老太太躺在上面,虽然如今是春天,她却紧紧裹着一层厚厚的被子,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头,似乎感觉很冷的样子。
破庙右边用一些石头胡乱砌成一个灶台,上面放了一个大勺,大勺里煮着不知道是什么野菜做成的汤,地下还有个大铁锅,大铁锅里是做好的米饭。
众人上前端碗盛饭,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赵无忌只是观察周围的情景,通过这些人的话语,他才知道刚才那个瘦弱少年叫陈国宝,大汉名字叫韩勇。
韩勇不仅身高惊人,饭量也是惊人,他一个人就吃了七八碗饭,还想再盛饭时,大锅已经空了,韩勇还囔囔着只吃了半饱。
这时躺在那边的老太太突然爆发出一阵咳嗽,大个子韩勇立即跑了过去给老太太捶背,老太太咳嗽了半天才停下来,把被子裹得更紧了,虽然外面温度并不冷,而且还裹着厚厚的被子,她却在被子里面簌簌发抖。
陈国宝上前摸了摸老太太的额头,吓了一跳:“大哥,必须赶紧给大娘找大夫了,大娘的额头滚烫滚烫的,身体也抖得厉害,再这么下去,恐怕会有生命危险。”
五月,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无论是正在蓬勃生长的土豆和红薯,还是如今面目一新的赵家庄,都洋溢着一种向上的青春的活力。
小伙子们瘦弱的身体,经过这一个多月丰盛的伙食滋养,以及赵无忌严苛的体能训练,慢慢地变得健壮起来,赵家庄上,原来脸色枯黄的难民们,慢慢变成了面色红润的庄丁们,原来那种死气沉沉的气氛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充满了乐观的欢乐气氛。
第一批肥皂已经上市,虽然是新生事物,一时还难以快速被大众接受,但是销售势头也是非常好了,用过的人非常喜欢这种价格实惠,去污能力强的日用品。
赵无忌现在心情也很好,因为肥皂的上市,他账上的资金终于开始从负增长变成正增长了,庄园终于有了造血功能,据他测算,肥皂第一个月就能给庄园带来至少五百两银子的利润。
魏国公徐文爵坐在应天府尹李诚德的客厅里,两人正在聊天,李府尹最近心情不太好,随着陕西,山西,河南等地旱灾的加剧,和流贼的肆虐,越来越多的当地百姓被迫抛弃家产,背井离乡,加入到了逃难大军里。
南京城外的难民越来越多了,赵无忌带走的那四百人不过杯水车薪,而今,南京城外的难民已经突破四千人了。
这么多难民,必然带来治安问题,李诚德也曾组织过人搭棚施粥,并派差人劝他们回乡,但是他们都不愿意回去。
乱世之中人命不如狗,起码南京城还是安全的,回去陕西,流贼和官军打的正火热,普通老百姓哪里敢往那里去,不定什么时候小命就不保了。
只是流民人数实在太多,南京作为大明的辅都,繁华无比,每日来往此间的商户游人何止千千万万,这么多的流民在南京城外,恰似一名美女本来美丽动人,偏偏脸上长个黑斑,影响观瞻不说,若是被政敌借此攻击李府尹赈济不力,那对他的仕途可就有影响了。
魏国公见李府尹眉宇之间隐隐有些愁色,便出言询问,两人一向交好,平时倒也是无话不说,当即李府尹就把自己最近发愁的流民安置一事,跟魏国公说了一番。
魏国公听到流民的事情也是头大,他虽然与李府尹关系不错,但是他的长处在于军事,而非民政,说起打仗他头头是道,要是和他谈民政,他就两眼一抹黑了。
常言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魏国公徐文爵虽然不通民政,但是他突然想起一人,那日不是有个秀才雇佣了四百多个难民么?南京城内富人这么多,只需有十多个富人带头,仿效那个秀才,那这四千多的难民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魏国公把思路和李府尹一说,李府尹连连摇头:“我以前都和他们提过了,奈何这些人只肯要身体健壮的,而且也不愿意要雇工的家属。”
徐国公说道:“再有几日就是诗会之日,到时你当着各位大儒和富绅的面,夸一夸那位秀才的义举,那些大儒再推动一下,号召他人效仿,不由得这些富绅不掏钱雇人。”
李府尹眼睛一亮:“魏国公此言甚善。”
赵无忌卖了第一批肥皂,手头有了一些银子,于是拿去买了一批长枪,给手下的家丁人手一支。
赵无忌前世是特种兵,他的各种枪械知识暂时在这里用不上,冷兵器的话他只会刺刀,于是他就买了长枪,教授家丁刺杀。
小说家古龙,以前在小说里写过一个人物,据说几十年来,只练一招,就是拔刀,几十年后,就凭这一招横行天下。
赵无忌觉得这个确实有一定道理,再平凡的事情,做的时间长了,也会变得不平凡,他教授家丁们枪法,也就教刺杀这一招。
赵无忌教授的刺刀只有两步,第一步,拨开对方的兵器;第二步,顺势刺杀。
虽然说的简单,做的也简单,但是要练好却不易,赵无忌制作了几十个木人,要求家丁们想到哪,就能刺到哪,每日练习刺杀五百次。
家丁们每天练习五百次后,胳膊都累酸了,一个个累的哭爹喊娘的,但是赵无忌也跟着他们一起训练,每天五百次一次不少,家丁们心里也就平衡了。
韩勇在军事训练中表现尤其出色,但是在语文和算术的学习上,他就不行了。虽然快一个月了,他也没学会几个字。
好在这人还是颇有毅力的,待到空闲时,经常拿个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
某日赵无忌与陈国宝,看到他又在地上写写画画,费了半天劲,终于把当天学的字词都写对了,乐得手舞足蹈。
赵无忌微微一笑:“看看,学会了文字就是这么快乐。”
谁知道韩勇随后就高兴地喊道:“终于可以吃到肉啦。”一扭头,看到了满脸黑线的赵无忌和陈国宝。
眼看临近端午,叶婉儿来找赵无忌,说道端午想进城去玩,问他一起去。
赵无忌说道:“端午节南京城有什么好玩的吗?”
叶婉儿白了他一眼:“讨厌,明知故问,你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你自己不知道吗?秦淮河白天有赛龙舟,下午和晚上还有诗会。”
听到这里,赵无忌心里一动,肥皂销售势头很好,就是了解的人太少,正是需要进一步宣传的时候,赛龙舟和诗会想必参加人数会很多,去那里宣传,事半功倍。
想到这里,他便和叶婉儿打听诗会的情况。
叶婉儿说道:“南京城有三大诗会,第一个就是秦淮诗会,秦淮八艳大多数都会参加,所以也吸引了大量年轻的士子,据说方以智和冒辟疆也会参加。”
“还有鸡鸣寺诗会,参加者多半都是隐士,道士和僧人,鸡鸣寺距离南京城稍微远了点,所以参加的人数是最少的。”
“最后一个东园诗会,就以魏国公家的别业--东园命名,据说魏国公,隆平候,忻城伯,以及应天府尹,镇守太监等达官贵人都会到场,以及钱谦益,张岱等文坛大家也会出席,所以是参加人数最多的。”
赵无忌听了,当即答应到时陪叶婉儿一起去,回头他便吩咐赵宁把成品肥皂切成小块,做成试用品,正面刻上‘赵记’,背面刻上‘肥皂’两字,待到端午节那天,在秦淮河龙舟赛场以及三大诗会现场大量赠送,争取打响肥皂的知名度。
赵无忌这边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李府尹那边也是磨刀霍霍向猪羊,准备到时让城里这些富绅们大出血,把城外这些流民都给招回家去。
赵无忌眼看无事可做,便去了操场,陈国宝等人正在训练刺杀,一人一把长枪,练得热火朝天,赵无忌看了一会,也去找了把枪,找了一个靶子刺了起来。
待到傍晚,家丁们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和训练,拖着疲惫的身躯,三三两两地往食堂走去,赵无忌就去地里找宋应星,到了地头一看,宋应星和李守财两人正兴致勃勃地蹲在田间,不知道正在讨论什么。
赵无忌走上前去,招呼道:“宋先生,李师傅,去吃饭吧。”
宋应星回头一看是他,便说道:“赵公子自便吧,老朽现在还不觉得饿。”然后转头又对李守财说道:“所以,老李,我觉得,这个土豆和红薯,在这边一年两熟是有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根据我的经验来看,一般是这样……”
赵无忌无奈地摇摇头,一脸苦笑,这还真是个老科学家兼工作狂啊,眼看是劝说不动了,只好转身自己去了食堂。
赵家庄的食堂一共有两个,一个是供应家丁和工匠们伙食,叫第一食堂;另一个则是负责家丁们和工匠们家属的伙食,称为第二食堂。
第一食堂的饭菜相对第二食堂要好一些,基本每天都有肉食,第二食堂虽然没有肉,但由于捕鱼队的努力,鱼倒是不缺。
赵无忌进了食堂,一路和熟识的人打着招呼,排队打了一份晚饭,跟陈国宝,韩林等人围着一张桌子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偶尔取笑一番韩勇的饭量。
赵无忌也叫人给宋应星和李守财送了一份饭食过去,宋应星对土豆和红薯的兴趣非常浓厚,赵无忌怀疑自己如果不给他送饭的话,估计他多半会忘记吃晚饭。
第二天一早,赵无忌起床后打了一套拳,然后跑步一个时辰,当他气喘吁吁地跑回到家的时候,发现宋应星正在门口等他。
原来宋应星昨天和李守财在地里聊到深夜,今天一早又想起了肥皂来,于是便想去工坊看看,没想到工坊门口有守卫,没有赵无忌的命令谁也进不去,老头只好过来找赵无忌。
肥皂目前是赵无忌的主要赚钱来源,为了防止技术外泄,赵无忌就在工坊门口布置了守卫,此时天色尚早,赵无忌便说道:“宋先生,且先随我吃过早饭,然后学生带先生去工坊,如何?”
两人于是便去了食堂,宋应星还是头一次见到食堂,眼看赵无忌也和家丁、工匠们一起,排队打饭,心里不由暗暗称奇。
当天的早饭是粥,包子,一小碟咸菜,宋应星说道:“公子,刚才没看到有人收费,难道这食堂是免费的吗?”
赵无忌嘴里咬着半拉包子,点了点头,说道:“不但他们吃饭免费,他们的家属,吃饭也是免费。”
宋应星伸出大拇指:“公子真是宅心仁厚。”
饭后两人来到肥皂工坊,肥皂工坊共有工匠三十人,负责人叫王玮,也是西北过来的,父母双亡,为人谨慎仔细,看到赵无忌前来,急忙上前见礼。
赵无忌跟王玮介绍了宋应星,说道:“这位是宋应星先生,以后就是咱们赵家庄的技术总监了。”
王玮递上一盘刚做好的肥皂样品:“按照公子吩咐,在肥皂里添加了香粉,染料,制作出来了香皂。”
赵家庄的肥皂都是统一的黄颜色,加入了部分染料和香粉,外形上也特意制作的圆润光滑,做好的香皂香气扑鼻,摆在一起五颜六色,非常好看。
赵无忌点点头:“做的不错,一会给我带几块,我有用处。”
宋应星进了工坊以后就兴致勃勃,这里看看,那里看看,不时和王玮交流一番,赵无忌陪了一会,想起魏国公府之约,便跟宋应星打了个招呼,便带着王玮给他的香皂样品离开了工坊。
赵无忌来到魏国公府,跟门子报上姓名,说道与徐管家有约,便有仆人回去禀报,没多久便回来,领着赵无忌进去。
魏国公府占地甚广,自明朝开国元帅徐达以来,经过徐家二百多年的经营,气势恢宏,威严肃穆,那仆人领着赵无忌七拐八拐,来到一处偏厅,厅中一个老人坐着喝茶,看到赵无忌进来便起身招呼:“赵公子,好久不见。”
这老人五十余岁,面容清瘦,正是魏国公府大管家徐德。
赵无忌也连忙施礼:“好久不见,徐管家一向可好?学生这边有礼了。”
徐管家伸手请赵无忌入座,赵无忌坐定后,又有仆人上茶,赵无忌抿了一口茶,放下茶盏,说道:“听说徐管家对肥皂也有兴趣?”
徐管家哈哈一笑:“是啊,最近我听说南京城中,有人售卖一种唤做肥皂的物品,清洁清洗效果都非常好,购买者众多,那日东园诗会我也在场,这才知道肥皂是赵公子庄园所产。”
“赵公子收容了四百多名难民的义举,我也听说过了,赵公子人品高雅,令人佩服,想必这肥皂的技术赵公子应该是不肯转让的了。”
“我的意思是,不如两家合伙开一个店铺,股份各半,专门销售肥皂,赵公子以技术和人力入股,我国公府则出价两千两白银入股,如何?”
赵无忌略一沉吟,没有直接回答,却问道:“请问徐管家购买的大米花技术,可曾获利?”
徐管家笑着说道:“托赵公子的福,上个月开始已经回本了,和赵公子的合作很愉快,所以打算和赵公子再次合作。”
赵无忌说道:“两家合作开设店铺可以,但是国公府的入股资金,我认为四千两比较合适。”说着站起身来,把带来的香皂样品放到徐管家身旁的桌子上。
“徐管家请看,这是我们新研究出来的香皂,肥皂适合清洗衣物,香皂适合洗手,洗脸,请徐管家一观。”
徐管家拿起一块香皂,先是闻了闻,然后便拿在手里仔细端详起来,过了半晌才说道:“这香皂售价几何?”
赵无忌说道:“初步打算售价是肥皂的两倍,徐管家请想,若是南京城人人使用香皂,一个月香皂能卖多少钱?若是逐步扩散到外地,外地的需求下,又能卖多少钱?四千两银子,我觉得不贵。”
徐管家一时踌躇起来,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清丽的女声:“赵公子言之有理,四千两确实不算贵。”
小说《大明之穿成秀才定江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肥皂做成之后,需要在阴凉通风处放置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工匠们做出的肥皂暂时还不能出售,赵无忌建了几个大库房,都放在库房中。
工匠们制作肥皂每日不停,家丁们也不能让他们闲着,这些都是未来的骨干分子,都是赵无忌未来的依仗,万万不可放松。
上午赵无忌给他们讲课,不光是家丁,工匠也要参加,赵无忌打算教他们识字和算术,至于物理和化学,一步步来吧。
下午工匠们去生产,家丁们则在操场训练,而今天,就是赵无忌上课的第一天。
赵无忌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一百多个人,他们的眼神,有兴奋,有懵懂,有期待,也有麻木。
“我叫赵无忌,这个想必你们都知道了,我是你们的庄主,也是你们的老板,现在的身份是你们的先生。”
“有多少人识字的?举手我看看。”话音落下,五六个人举起了手,赵无忌看到陈国宝也在其中,他点点头:“可以了,把手放下罢。”
“以后每日上午,你们都要上课,一共两节课,第一节是语文,第二节是算术。”
“为什么要学习算术?因为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算术,最起码你要知道你每月的工钱是多少钱吧?有了算术,你可以算出来你需要攒多久的钱,就能盖自己的房子,娶媳妇。”台下传来一阵笑声。
“算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打个比方吧,你去城里买东西,兜里只有二十文,那你该买多少斤肉,多少水粉,多少盐巴,多少米粮,这样算下来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又能充分利用这些钱,就是算术的技巧。”
“至于语文,我要教授你们识字,下面我问一个问题,大家想一想,我们人类和动物的主要区别都有什么?”
下面众人议论纷纷,有的说人会用工具,动物不会;有的说人会说话,动物不能;还有的说人有羞耻之心,会穿戴衣冠,动物没有……
等众人的讨论声音慢慢小了下去以后,赵无忌方才说道:“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是我认为,人最重要的特点,一是会思考,动脑;第二是会学习。”
“动物只会用爪牙之利,而我们人类,经过思考,发明,从古老的石头工具,到铁器,再到现在的火器,经过我们的思考,发明了越来越先进的武器,这才让我们稳居万物之灵。”
“第二,人类会学习,就拿刀来说吧,一开始是石刀,再往后是青铜刀,后来是铁刀,如今是钢刀。”
“由此可见,钢刀并不是一开始就出现的,而是后人,不断地学习古人的长处,再加以思考,进而不断地改进,才能不断的进步和提高。”
“所以,为什么我们要识字,因为先人的智慧,都写在了书里,如果我们不识字,就无法学习,就失去了我们最重要的两件武器之一。”
“这就是我们要识字的理由。”
赵无忌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华夏”两个大字,然后转头说道:“这两个字,念华夏。”
“我们常常自称是炎黄子孙,华夏后裔,炎黄指的是我们古代的两位著名首领,炎帝和黄帝。”
“而华夏呢,华,上面是化,下面是木,意思就是树上的花朵;长在草茎上的花儿,冬天来了,草也冻死了;而开在树木上的花,明年春天天气暖和,还会继续绽放。”
“夏在古代,也有蝉的意思,古代的人,他们认为金蝉是永远不死的!”
“蝉从地上出来,爬到树上,再从树上回去,钻回地里,如此这边,轮回不灭;所以古代人认为蝉是永恒不灭,长生不死的象征!”
“那么华夏连在一起,就是花一样的,美丽的,连绵不断永远流传下去的民族。而我们,都是华夏人。”
“这个世界很大,在我们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文明,但是他们如今基本都灭绝了,只有我们华夏文明传承了下来。为什么我们华夏文明能永恒地存在下来呢?”
赵无忌又转身,在黑板下写下几行字:鱼我所欲也,熊掌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
“义,公正,正义,情谊。”
“这世界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在东北,大凌河畔,关宁铁骑正在与后金鞑子殊死搏斗,在陕西,在山西,孙承宗,洪承畴正在与闯王,张献忠死战不休,没有他们,我们能这么安静的坐在学堂里学习吗?我们还能在这里安家乐业吗?”
“他们未尝不想像我们这样,平静安稳地生活,但是一个民族,总是要有一些人做出牺牲的,总有一些民族的脊梁,不计自身的得失,出生入死,奋力前行,单手擎天,力挽狂澜!”
“这就是我教给大家的第三个字--义。”
“请各位同学,把华夏这两个字,和‘义’练习熟练,要求会认会写,明天我会考大家。”
“再宣布一个消息,明天开始,以后每天中午都会给大家加荤菜,每天中午都有肉吃,明天考试不及格的,不能吃肉。”
待到下午,工匠们都回去做工去了,赵无忌把手下的家丁分成两队,一队由陈国宝带领,一队由韩林带领,开始进行训练。
训练内容很简单,仰卧起坐,俯卧撑,三千米跑步,最后是练习队列。
练习队列的内容就是后世的立正,稍息,原地间转法,齐步正步跑步等。
此后,赵无忌的作息生活就是上午上课,下午去和家丁们一起训练,有时他回去工坊看看,听取工匠们的建议和意见。
时间就这样慢慢地流逝,很快一个月就快过去了,赵无忌早先做好的第一批肥皂,已经彻底完成了皂化反应,可以上市出售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