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顾晨陈宝船的现代都市小说《文章全文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由网络作家“卿岁岁”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是作者“卿岁岁”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军事历史,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顾晨陈宝船,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的时候,他是不太能够理解的。甚至还觉得当男人真可怜,送不送女朋友东西都要挨骂。而如今,自己也成了那个,问就是什么都不要的人。虚伪啊!!!“顾晨啊,你得年纪虽轻,可这个觉悟却是好的很,行了,既然你不要,那咱就回去了。”“标儿,走了。”老朱现在的心情美上了天,今儿出来的这一趟可真是值。不但蹭......
《文章全文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精彩片段
《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由卿岁岁所撰写,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也是一部穿越、历史、历史古代、全篇都是看点,很多人被里面的主角佚名所吸引,目前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这本书最新章节第 182 章 行事尖酸刻薄,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目前已写429288字,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穿越、历史、历史古代、佚名穿越、历史、历史古代、书荒必入小说推荐!
书友评价
写的很真实,所以并不特别爽。如果只喜欢看龙傲天爽文的估计不会爱看,但我很喜欢。
本来就是馊米饭,结果还故意放了好几颗反国家的老鼠屎,还打拳。
抓只鸡洒把米在键盘上都比你码字快
热门章节
第 109 章 要陛下一个承诺
第 110 章 得搞点经费
第 111 章 顾大人,一起痛饮吧
第 112 章 自己不娶,还不让他们 娶
第 113 章 捉到大明初代战神
作品试读
“不止三个时辰。”闻言,顾晨笑着解释道:“若是用来做饭,中间不熄火的话只能用三个时辰,若是只用来烧水取暖的话。”
“最长可以燃烧六个时辰,此物的烟也少,不会像普通黑炭那么呛人。”
“不过,这东西也不是没有缺点。”
“就是用的时候,一定要开点窗才成,否则容易中毒,会死人的。”
话,顾晨肯定是要说清楚的,免得到时候死了人,自己还得在背个黑锅在身上,多冤呐。
“好,好啊。”
老朱这时候走了过来,喜滋滋地看着自己的好大儿。
“回去以后,立刻着人开工,顺带也要告诉大家伙,这东西一定得留着窗用,不然会死人的。”
说罢,他又看向顾晨。
“没见出来,你这孩子不但是个干御史的料,脑瓜子也好使得很。”
“只不过以后啊,再有什么好东西,你要记得拿出来,可千万不能自己躲着享受啊。”
“你可是大明百姓的官,要处处为百姓着想。”
“知道吗?”
要说老朱对小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那自然是他有好东西没拿出来了。
“是。”顾晨解释道:“臣预备年后献给陛下的,哪知……”
您自己来了。
“哦,是朕来早了些。”老朱笑呵呵地道:“那你以后,再有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东西的话。”
“不管什么时候,直接来找咱好吧。”
“就算是天黑了,咱也给你开宫门。”
“说说吧,想要什么赏?”
既然拿了人家的好东西,他老朱也不是铁公鸡,自然得给一些好处的。
顾晨当然想要涨俸禄,想要丹书铁券了。
可前者显得贪财,后者还不够格,他自然不敢提。
“臣既然为大明朝的官,这些都是臣应该做的,可不敢邀功,更不敢谈什么赏赐。”
你要是诚心想给的话,那你就自己决定呗。
顾晨这时候,总算是理解了,上辈子师姐吐槽男朋友的点。
“过生日,过节日,总是要问我想要什么,要不要。”
“这叫我怎么回答,怎么好回答。”
“要送就直接送,别问,问就是不要。”
师姐当时说这话的时候,他是不太能够理解的。
甚至还觉得当男人真可怜,送不送女朋友东西都要挨骂。
而如今,自己也成了那个,问就是什么都不要的人。
虚伪啊!!!
“顾晨啊,你得年纪虽轻,可这个觉悟却是好的很,行了,既然你不要,那咱就回去了。”
“标儿,走了。”
老朱现在的心情美上了天,今儿出来的这一趟可真是值。
不但蹭了顿好饭菜,还得了这么多好东西。
等回去给妹子说了,妹子还不得夸自己勤俭持家。
顾晨送人出门,门关上后就忍不住捂着胸口,做出了个肉疼的表情,老朱这个铁公鸡。
说不要,他还真不赏了,这是什么渣男行为?
还好没发现自己的玻璃坊,可他以后知道了会不会怪自己?
应该不会吧,毕竟琉璃现在只能算是个奢侈品而已,并不能算成是,什么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顾大嫂和大哥吃了酒还睡着,顾灏在自己的屋子里头看书,只有苏婉盈站在不远处看着他。
“夫君,那两人谁啊?”
她敢断定,那两人绝对不可能是夫君的下属。
开玩笑,谁家上司,对下属毕恭毕敬的呢?
“说出来,吓死你。”
顾晨急忙拉着媳妇儿回屋子,然后关上了房门,并让两个丫鬟走远些,然后才认真地告诉媳妇。
“那是当朝陛下,还有太子殿下。”
给媳妇说了也好,万一下次人家再次登门的话,媳妇心里也有点数,不会说些不该说的话。
小说《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这书写得真是超精彩超喜欢,作者卿岁岁把人物、场景写活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主人公是佚名,《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这本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穿越、历史、历史古代、佚名穿越、历史、历史古代、 的标签为穿越、历史、历史古代、并且是穿越、历史、历史古代、类型连载中,最新章节第 195 章 廖永忠的害怕,写了460763字!
书友评价
一天就更两章?加个班吧,今天元旦不得搞搞福利?要多努力啊
看了书评 发现多给一颗星[吃瓜]
你这有个错误 朱雄英的称呼应该是长孙殿下或者太孙殿下 咋能是吴王殿下呢
热门章节
第 173 章 辽东旧事
第 174 章 福祸相依
第 175 章 李成桂
第 176 章 谈判
第 177 章 最多出兵五万
作品试读
“不可姑息,臣以为,还是要尽早铲除才好。”
虽然现在国朝初立,打仗肯定会有些力不从心,可耽误大明挣钱的事,可万万不能拖。
想到这里,顾晨又道:“早日把余孽给铲干净了,咱们大明也好早日致富,更上一层楼。”
他说得起劲,可老朱的脸色却越发地黑了起来。
“你给咱闭嘴,你一个御史,如今还管到户部的脑袋上去了,信不信咱立刻治你的罪?”
这个竖子懂什么?
张方二人的水师本就厉害,到时候海禁一旦开放,互市繁荣,江浙一带的张方旧部会干看着吗?
到时候和海外的残部互相勾结,再一起来造大明的反。
到那时候,岂不是天下又要大乱?
而且这家伙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在说自己是怕张方的残部,所以才海禁的,这叫什么话。
他会怕吗?
只不过,是不想打起来,百姓受苦而已。
顾晨:“……”
您这时候想起我是御史台的人,那你还把我留下干啥。
把人留下,不就是让人说话的么?
说了你又要骂人,怪不得人家刘伯温动不动就要辞官。
“父皇,你别和他计较。”朱标见自己父亲生气,连忙说好话:“顾晨还年轻,想法天真了些也是有的。”
“儿臣这就把他带下去,狠狠斥责,叫他以后再不敢乱说话。”
好大儿明着袒护顾晨,老朱虽然想教训这个小子一顿,可想着卖儿子一个情面倒是也好。
于是,他默认儿子把顾晨拉走了。
从奉天殿出来,顾晨随着朱标回了文华殿说话。
“顾晨,孤觉得,你不该在御史台,应该去户部任职才对,你怎么能满脑子都是钱呢?”
“前些日子,你给父皇上了奏疏,说蜂窝煤除了大灾之年,都不能免费给百姓发放,要收取银两。”
“孤和父皇自然清楚,可不该由你来说这话,听说,你还动不动就问同僚,是不是要涨俸禄了。”
“你是御史,理应两袖清风,怎的这一身的……”
铜钱味儿呢?
朱标觉得看不懂这个顾御史,你说他是个好官吧,可他日日在钱上头费心思费功夫。
可你要说他不是个好官儿,人家上谏又不避讳权贵。
而且从来不会贪财,多一个铜板都不要别人的。
这样的人,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两袖清风?
这是说的好听一点儿的。
说的难听一点儿的就是视金钱如粪土,他可做不到如此高尚。
“殿下,御史也是要吃饭的,饭是需要花银子买的,圣人书能使境界高尚,却也不能饱腹。”
“臣今日的建议,还请殿下得空之时思量一番,若是商贾只在大明做生意,那挣的就是自家的钱。”
“说白了,一家是小家,而国家则是大家,一家子兄弟姐妹有百金,不管互相买卖做的再厉害也只有百金。”
“国家也是一样,挣自己人的钱又算是什么本事,只有把别人的钱,挣到自己腰包才算是有本事。”
自家的钱就只有那么多,不管你怎么流通还是只有那么多,想要国家好,海禁绝对不能实行。
免得人家通古斯自己闭关锁国,又栽赃是洪武大帝开的头,隔了几百年的锅也能甩。
冤不冤?
“此事暂时莫提。”朱标知道,顾晨说的确实有道理:“你说话也要三思,有事先上个奏疏来。”
“有些话,明知道不该说,就不该说出来才是,需知祸从口出,没事你就先下去吧。”
他也就看顾晨是个能人,才会对他说这么好些话。
小说《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朱桓气的胸口疼,可更加害怕被查出什么让皇帝知道,到时候自己的好日子可过不下去。
不但过不下去,说不定到时候连个县令都混不上了。
“怎么办?平日里养着你们,如今该你们想法子才是,你们怎么一个个的都哑巴了?”
他一拳头砸在书案上,狠心地咬牙切齿道。
“不如,把他们两个杀了算了,一了百了最好。”
反正,这两人也就带了几个人,好收拾得很。
“不可啊大人。”县丞胡可忙道:“御史代表的是陛下,若是死在咱们的地盘,陛下肯定会大怒彻查的。”
“若是被陛下给查出来,可是抄家灭族的罪过,下官觉得,还是收买为上,和气生财最好不过。”
他觉得县令是不是有点傻,怎么连这么蠢的主意都能想出来?
你把查案的御史杀了,那不就等于此地无银三百两了么?
“哎,那要怎么收买?”
朱桓想起连茶缸子都要自带的两人,觉得自己脑瓜子青痛。
“你是胡大人的义侄,还是要拿个主意才好啊。”
胡可和胡惟庸本没有关系,就连祖籍也不在一个地方。
可因为朱桓是皇亲国戚的原因,再加上胡可有心攀附。
所以胡惟庸便顺水推舟认了个义侄。
结个善缘,也卖个好脸。
对定远不对劲的地方睁只眼闭只眼,顺便给了个御史去查案的消息。
胡可也挺头疼的,他也不想自己好容易得来的富贵没了。
还得脑袋搬家,冥思苦想后才道。
“那个姓郑的是个硬骨头,年纪也大什么都见过。”
“知县大人,我觉得咱们最好,还是从那个年轻的顾大人下手。”
年轻人心性不定的,最是受不得诱惑。
朱桓问道:“成么?”
那个家伙连好茶也不敢喝一口,真的可以收买么?
“应该成。”胡可分析道:“大人您今天没注意,他听说那茶是雨前龙井的时候,那眼睛都直了。”
“我觉着,肯定是因为郑大人在,所以他这才不敢收。”
“表面上虽然不敢收,可那心底怕是巴不得咱们找上他,给他些好处。”
“这天下谁不知道,当京官苦啊?”
天子脚下得时刻警醒,过的又不好,谁不乐意到地方上享受享受?
“有道理,有道理啊。”
朱桓乐想越觉得行得通,便让人去拿了一百两银子。
放在一盒茶叶里头,然后上边儿铺满了茶叶,以此来作为掩饰。
“拿去,悄悄地,放到顾大人屋子里去。”
这送礼可不能太明显,藏着掖着送才是最好呢。
胡可拿了匣子,看着两个雪白的银锭,忍不住流下了贪婪的口水。
“一百两?”
“县令大人也太大方了,万一对方贪得无厌怎么办?”
这么想着,他便理直气壮地拿了个银锭出来。
可只送一个银锭又不好看,他便又换了两个二十多两的小银锭。
然后交给自己的随从,让他亲自把匣子送去顾晨下榻的客栈。
那随从也是个坑货,而且贪财,想着这种东西,又不可能当面对质给了多少好处。
所以呢,又给拿了一枚银锭,只剩下一枚给送了过去。
等顾晨查了一晚上账,和老郑回到客栈,就发现自己屋子里多了个东西。
待看清里头是茶叶,还有一枚银锭以后他当场就开骂了。
“这看不起谁呢?”
“这东西到底谁放我屋子里的,我是这种人么?”
“简直岂有此理,居然侮辱朝廷命官。”
别欺负他不懂行情,上个受贿赂被砍头的御史,人家可是给了五十两。
整整五十两,一个大大的银锭。
凭什么到了自己这里,就要少这么多啊?
公平吗?
隔壁的郑士元听到动静以后,连忙来到他的屋子里。
“顾大人,发生了何事?”
虽然说一般的贪官,都不敢杀来查案的御史。
可朱桓是皇亲国戚,这事谁又说的准呢?
自己一把老骨头无所谓,可这顾大人还年轻呢……
“郑大人。”顾晨连忙走了过去,指着那匣子道:“贿……贿赂……您可得给我作证。”
“我只摸了一下,当场就喊出来了,可一文钱都没拿,更加没有花一文钱。”
说到这里,他又想起什么似的补充了一句。
“茶也没喝一口。”
为了二十多两银子不要命的,他可是做不出来的。
他缺钱也没错,可他的玻璃坊马上就要开业,不知能赚多少个二十两呢。
最关键的是,这点钱,你看不起谁呢?
“我知道了。”
郑士元拿过匣子,直接往门外走去。
“咱们现在,就去把这匣子还给知县大人。”
“哦,对了,把咱们的文书先生带上。”
御史台也是有文书先生的,主打的就是一个记录。
嗯,有点像法庭上的书记员。
官不大,事挺多,但是非常重要。
他笔下的每一个字,都将成为呈堂证供。
县衙。
朱桓看着面前的匣子,扭头看向胡可,用眼神询问。
“不是一百两吗?”
胡可也非常懵,看向身旁的小厮,用眼神询问。
“不是五十两么?”
后者脸上写满了心虚,死死地低了下去。
完了,完了,差事保不住了。
而顾晨居然奇迹般地,读懂了他们的眼神交流,心情稍微好了点儿。
很好,不是看不起自己。
原来是有中间商赚差价。
嗯,中间商真可恶。
“两位大人……”
朱桓拱手,正要解释什么,却被郑士元抬手给阻止了。
“知县大人,希望从今以后,这种事情不要发生,我们先告辞了。”
不顾他的阻拦,郑士远和顾晨离开。
待出来以后,老郑才低声道:“定远县的税收账簿,有非常大的问题。”
顾晨肯定地点点头,这不是废话么?
没有一点证据,老朱怎么可能让人下来查自家侄子?
“可朱桓干的坏事,却不止一条。”
自然不止一条,还有私自加税,各种名目,数不胜数。
见到漂亮的良家妇女,还喜欢仗势欺人,奸淫掳掠。
“今儿晚上三更,你去一趟凉亭村。”
“找一位卢姓女子,找她要一份口供,再偷偷把人送到京城交给韩大人。”
“传,御史台监察御史,顾晨,传太子。”
其实,他学的是宋朝的交子。
如今天下才刚刚初定,民间还有边疆都不太稳当。
国库也不是很充足,他和户部日日都为各方的钱粮筹措问题而发愁。
造钱的铜、银都有些少,根本就不够用。
所以,他这才想着,用大明宝钞来代替银钱,并推行到全国。
这样一来,岂不是要多少钱,他就能印多少钱出来么?
可顾晨说的也很对啊,若是防伪做的不够好的话,那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印钱了么?
若是不控制印钱的数量,那不是容易变成废纸一张么?
“来来来,顾家小子,来,坐,云奇啊,快,来给顾大人上茶,就上那个咱平时喝的茶。”
顾晨敢保证,这是老朱对自己最客气的一次了。
这也是,他还是第一回,被老朱给赐了座。
果然,你要是有用。
别说是朱屠夫,就是阎王来了,也得对你客客气气的,自己这不就从顾晨变成顾家小子了吗?
听着就亲切。
他抬头看向太子,却见朱标正面带笑意地看着自己,目光中还带着欣赏和微微的鼓励。
顾晨心中定了定,太子是个好人,自己一定要牢牢抱着太子的大腿,最好是把老朱给熬死。
这样一来,自己就能安安全全的了。
“咱从前还以为御史就是嘴还行。”老朱拿着他那把玉如意,又让人拿了把椅子坐顾晨对面:“没想到这小子,还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小子,给咱说说,你说的那几条有没有什么好法子解决,你要是能给咱解决好了咱有大赏。”
“对了,老大,中书省左丞相是不是还空着呢?”
虽然他自己准备,把左丞相这个位置给胡惟庸了。
但是这也不代表,他不能用这个位置给别人画大饼啊。
“陛下抬举,臣不敢……”
顾晨听到这话吓得冷汗都出来了,他连连摆手拒绝,甚至手脚不听话地站起来想跑。
他疯了还差不多,当猪、当狗、当牛也不兴给朱元璋当丞相啊。
“诶,你坐着嘛。”
老朱也是打过仗的人,伸手轻轻一使劲就给人摁回了椅子上,看的朱标忍不住微微抚额。
“顾晨,你要有法子,你就说,你放心,就算是说错了,孤和父皇,也不会责备你就是了。”
父皇或许粗鲁,看孩子吓得,嘴皮子都要泛白了。
“对对对,随便说。”
老朱难得笑得这么慈爱,那双憨憨的大脸写满了期待。
顾晨深吸了口气:“陛下和太子殿下既然信得过臣,那臣就直说了,臣确实有法子做防伪。”
不就是搞个变色墨,这东西可是难不倒他的。
只不过,以后会不会被人学去,从而伪造假币他是不知道的,反正到时候再想法子就是了。
这种技术的东西,说的顾晨口水都说没了这父子也不懂。
顾晨:“……要不,等臣做好了,献给陛下看看就知道了?”
这不白浪费口水么?
然后就是数量问题,要知道纸币其实就是公信力的问题,还有就是什么币也阻止不了金银铜才是硬通货。
满清为什么不造纸币?
因为大明隆庆开关的时候,把世界上三分之二的银子,都给弄进了大明,所以没必要弄什么纸币出来。
只有让纸币,紧跟着金银印,这钱才不会贬值。
“可是,这样一来,钱还是不够用啊。”
老朱摩挲着自己的下巴,为以后的钱币感到犯愁。
顾晨拱手:“陛下,金银都是慢慢的还能造的,可是一但宝钞贬值,就再也回不来了。”
他知道,此事做事解释不清楚,说不定全家脑袋都得搬家,还是给朱屠夫讲清楚为好。
“这东西确实像蜂窝,你说最少能燃三个时辰,那它的原材料是什么,会不会很贵?”
老朱有些期待,他不知道这玩意儿贵不贵。
如果真的不贵的话,大型推广,倒是可以让老百姓冬天好过不少,死亡率会大大减少吧?
“不贵,不贵。”顾晨连忙道:“这东西大部分是生活的废物组成,大人感兴趣,我可以奉上方子。”
原本就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把这种利国利民的东西送给老朱,人家既然要了,又哪有不给的道理?
再说了,就是不想给,人家开口了,你敢不给?
“好。”老朱听见不贵就很高兴,见这个顾晨这么识趣,便更高兴了:“这会儿时间已经不早了,大人给写了方子,咱就得回去了。”
说罢,他拍了拍旁边,醉得不省人事的顾淮道。
“小哥,咱改日还找你吃酒哈。”
这家伙的酒量真不行,等徐达和汤和和回来了,还是得和那两个人喝,方才痛快着呢。
顾晨的书房,也放了蜂窝煤取暖,屋里头暖烘烘的,比起地龙来,倒是也差不到哪里去。
“陛下莫怪,臣的大哥是粗人,喝完酒之后话就多,还请陛下和太子殿下,多多海涵。”
这会儿家人都在外面,顾晨自然也就恢复了称呼。
“无事,过年嘛。”
老朱倒是不在意,只去一旁的炉子上去观察煤块了。
“快些把方子写来,皇后娘娘还等着咱回去吃饭呢。”
今儿是大年三十,自己要是敢不回去同家人用晚膳的话,妹子能把他耳朵拧下来炒咯。
顾晨坐下来写方子。
朱标却打量着他的书房,忽然笑着轻声打趣道。
“还记得几个月前,你还住着暗黑潮湿小院子,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就换了个这么好的宅子。”
“看来是果然是媳妇娶得好啊,过年也能大口吃肉了。”
花八贯钱,买一头羊来吃,在低品级的京官中。
他的日子,已经算是顶好的了。
“是,多亏殿下的恩典。”顾晨笑呵呵地道:“若不是殿下那二十两银子,只怕臣还得等些日子呢。”
他那位老丈人聪明有分寸,才不会从一开始就无条件接济。
“这倒是不值当什么。”朱标摆摆手,提醒道:“只是,你要牢记初心。”
“可不能因为日子好过起来了,就忘记自己从前的日子,和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了。”
杨宪当年,其实也是个好官,很是受爹爹和自己,包括刘先生的重视。
可惜……
权利迷人心呐!
方子不过就是几个字罢了,顾晨快速写完后,双手递给了朱标。
“殿下良言,臣一定牢记于心。”
贪是不可能贪的,从穿过来的第一天开始。
他就发誓,坚决不在老朱治下拿不该拿的一文钱,就算是穷死,也坚决不会逾矩一步。
朱标接过方子一看,见原材料果然很是便宜。
虽然做起来稍微有些麻烦,可工匠一旦熟悉了还是很快的。
“这样算下来,一块所谓的蜂窝煤,成本才不过两文钱左右,却能让人取暖三个时辰有余,还真是好东西啊。”
要知道,一斤中等的炭,需要五十文一斤。
百姓们家中留的最次的炭火,也要十文钱一斤。
就这,百姓们还舍不得自己用。
还要留下来,到了冬天拉到城里去卖。
好换取一点点钱去卖粮食,买些布回去过冬罢了。
他,被老朱称为奇男子,上一个得此称呼的是王保保。
不过,他年轻的时候,去接韩林儿回应天来。
至瓜步时船翻韩林儿死,老朱却因此归罪廖永忠。
说他派儒生去窥探他的意思,原本该封的公也成了。
历史上,廖永忠就是因为僭用龙凤,被老朱赐死的。
看言官们群情激奋,顾晨内心却有些同情廖永忠,可表面上,却点头附和他们的话。
“德庆侯,实在是太不懂规矩了,实在是该贬。”
僭用龙凤这种事,其实对廖这种大功臣是罪不至死的。
只不过,廖和贪官杨宪走的近,老朱这分明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只是可怜大明朝又损失一枚大将。
廖的水上作战多好啊,去打倭寇的金山银山岂不是香?
早朝还没开始多久呢,御史台的喷子们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
凭着自己的一张巧嘴, 把廖永忠从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喷成一个野心勃勃的奸臣。
甚至,就连贼子二字都说出来了。
而廖永忠气得脸色涨红,却又一个字也反驳不了。
侯府那么大,有些龙凤图案的东西。
他又不能去一一查问,这锅可以说来的有点冤。
不过,自己功劳那么大,他猜最多也就是一个削爵。
还要不了命,所以他也不是不能接受。
上首的朱元璋,看着廖永忠百般变化的脸心中冷笑。
杨宪之事,尚且有丹书铁卷为他作保。
这回他倒要看看这回,廖永忠能拿什么作保?
如今不怎么打仗了,这些骄悍的武将留着太危险。
还是,一一处置了好,至于对不对得起这些好兄弟。
那就下辈子再说吧,下辈子再补偿他们好了。
朱标看着廖叔,心里满是担忧。
他知道老爹的杀心起了,只怕廖叔是难逃一死啊。
很快,老朱发现。
自己看好的那个小御史,只是随着同僚站出来,表明立场,却自始至终都没人喷廖。
怎么,他心里是有什么想法?
朝堂上,老朱没急着处置,只是暂时让廖永忠闭门思过,然后独独让人把顾晨给留下了。
“陛下让我留下?”
顾晨看着面前的太监云奇,语气里全是惶恐不安。
老朱该不会,是为了上回打架一事,对自己秋后算账吧?
“顾大人,皇爷确实请您过去。”
和别的眼高于顶的太监不同,这位小云奇的太监很是和蔼可亲。
没办法。
顾晨只好厚着头皮跟着走,心中祈祷太子最好在老朱身旁。
这一幕落在胡惟庸的眼里,不由地觉得有些奇怪。
“上位找御史做什么?”
这御史他还有印象,前两个月刚被自己警告过的嘛。
今日他是犯错了,还是上位要提拔他?
刚参完自己的人就被提拔,上位这又是什么意思?
“相爷,我找人打听打听?”
陈宁这个大狗腿子,自然就立刻扒拉上去了。
“嗯,好,辛苦你了。”
胡惟庸现在是右相,如今朝堂上还没有左相。
自己要是,真的想做到一人之下。
那就得时时刻刻知道上位的心思才成,才能保证自己办的事让上位满意。
顾晨来到奉天殿,按照规矩,对着老朱行了跪拜礼。
“臣,御史台顾晨,见过陛下。”
其实在唐朝以前的的时候,臣子们见到皇帝之后,大都是作揖,然后坐下来和皇帝说话。
宋朝的时候是站着,不过紫衣宰辅们还能坐着。
到了明朝,那就得看官职了。
如果官职小的话,第一次见皇帝就得行跪拜礼。
皇帝如果叫起,那你就能够站着和皇帝说话。
当然,像徐达、胡惟庸那些人,除了正式场合以外,都不用行跪拜礼,而且还能坐着说话。
但是到了清朝的时候,就需要对皇帝行三跪九叩,而且还需要跪着上朝和皇帝说话。
因为皇帝是坐着的,你站着岂不是要俯视皇帝么?
这让清朝的皇帝们极为不爽,所以都得跪着说话,如果大臣年迈,倒是可以给加个软垫。
就这,还得看你够不够份量呢。
无论双方谈多长时间的话,臣子都必须得跪着说话。
“起来吧。”老朱看起来倒是好说话,语气也温和:“我看过你的奏疏,字写得很是不错。”
作为泥腿子出身的老朱,对写字好、读书好的读书人有种天然的尊敬,只不过这种尊敬不妨碍他砍人罢了。
而且,还不包括孔家那种三姓家奴。
“陛下谬赞了。”
他装作不经意间抬头看了看,却发现太子这会儿不在,一时间,他心里也不由地有些打鼓。
“前些日子。”老朱开口了:“听说你和另一位御史,在御史台打架,真是好大的胆子。”
见年轻人首次单独奏对,也不忐忑,他有些高兴。
御史嘛,要的就是胆子大。
果然是这件事!
顾晨忍不住闭了闭眼,心一横地跪在了地上道。
“陛下,是臣轻狂不懂礼数,此事实在是不该,只是臣刚成亲,不好让媳妇变成寡妇。”
“臣愿辞官回家,闭门思过,还望陛下原谅。”
俗话说,阎王也讲三分人情味呢。
你老朱就算是阎王投胎,也不能这么不讲人情味儿,让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变寡妇吧?
“行了。”老朱语气带着笑意:“你那哥哥嫂嫂,卖了十几年包子馍馍,才把你送到了如今的身份来。”
“你要是辞官了,如何对的起自己的家人呢?”
他也是穷人家的孩子,所以也知道这事不现实。
“咱问你,你觉得,咱该如何处置德庆侯啊。”
老朱目光幽幽的,显然这事说好了就还好说。
那要是说不好的话,顾晨自己就得小心些了。
“陛下,臣在御史台任职,在其位谋其职才对,这刑狱之事,陛下恕罪,臣不敢擅言。”
御史,是监察官而已,又不是刑部的官员。
老朱真是的,干嘛要和自己这个小七品过不去呢?
得罪人的事,问自己做什么?
“无碍。”老朱不觉得生气,还觉得有点高兴:“你只管说,说好了,有奖,说错了咱也不罚。”
他最讨厌乱管事的官员,像那种户部的官吃吏部的饭什么的,就是他最讨厌的官员。
瞧瞧,这位小顾御史就很好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