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秋日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精选小说

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精选小说

步千里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叫做《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的小说,是一本新鲜出炉的穿越重生,作者“步千里”精心打造的灵魂人物是陶非顾梅朵,剧情主要讲述的是:给母亲听,逗母亲开心。她总感觉母亲陶非不是个一般人,最起码不是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听名字就知道。在原主的印象当中,从来没有去过外公外婆家,陶非顾老四也从来没提过她娘家怎样怎样。是不愿意提,还是有什么苦衷,不得而知。陶非面容姣好,言谈举止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虽然性格懦弱了一些,但确实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妇。陶非才29岁,却生生让生......

主角:陶非顾梅朵   更新:2024-01-23 08:4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陶非顾梅朵的现代都市小说《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精选小说》,由网络作家“步千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叫做《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的小说,是一本新鲜出炉的穿越重生,作者“步千里”精心打造的灵魂人物是陶非顾梅朵,剧情主要讲述的是:给母亲听,逗母亲开心。她总感觉母亲陶非不是个一般人,最起码不是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听名字就知道。在原主的印象当中,从来没有去过外公外婆家,陶非顾老四也从来没提过她娘家怎样怎样。是不愿意提,还是有什么苦衷,不得而知。陶非面容姣好,言谈举止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虽然性格懦弱了一些,但确实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妇。陶非才29岁,却生生让生......

《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精选小说》精彩片段


顾梅朵认字了,那么她的哥哥弟弟也就可以跟着认字。不管在什么世界,文盲总是吃亏的。

在哥哥弟弟空闲的时候,她便教他们背《三字经》,哪怕字他们不认识,先把句子背会了再说。

她打算以后再教他们一二三四五等数字,简单的加减法,教的时候夹带点私货,教些前世的知识,尽量让哥哥弟弟多学点。

她发现哥哥弟弟智商都很高,尤其是两个弟弟,学得特别快,几乎教了两遍就能记住。

自己是开挂的,能记住很正常,但是两个五岁的小娃能记住,那就真的是天赋很高了。

两娃会读书,就走科举的路子。家里能出个做官的,也不受欺负。

顾梅朵家所在的下泰村,村南有条小河,村东有一座大山,村子可谓是依山傍水。这环境给村民们带来了很大的福利和便利。

农闲的时候,村民们上山砍柴,攒的多了,去四五十里外的县城上去卖。

顾家人多,顾老头儿答应县城的酒楼,给人家送二百捆干柴。因为要得急,所以家里劳动力都上山。

快到交柴火的时间了,顾老大和顾老四这组才砍了三十捆,还差二十捆。

顾老大满不在乎地说:“老四下午没干活,让他补上。”

顾老头看了顾老大一眼,没吱声。

顾老四瞪着大哥,说不出话来。顾梅朵一看老爹的表情就知道,他又被大伯坑了。

顾梅朵拿出棍子,对顾老大说:“大伯,给你一次机会,说真话。”

顾老大看看棍子,不相信顾梅朵敢打他。

“明明就是你爹不干活儿。”

顾梅朵拎起棍子进了大房屋里,把顾老大四岁的小儿子顾春来拎出来,举得高高滴。

顾老大一看,差点儿吓掉了魂儿。

顾梅朵把孩子晃了晃,冷笑道:

“说不说实话?”

孩子以为顾梅朵在和他玩耍,“咯咯”笑着。顾老大的心随着孩子一晃一晃地。

他还是咬咬牙:“就是你爹不干活儿。”

“好!”

顾梅朵把孩子举到眼前,“不要怪姐心狠,是你爹缺德。你爹欺负弟弟,我也学学他。”

说完,随手一抛,孩子呈抛物线状飞了出去。

顾老大急忙喊:“我说,我说真话。”

顾老大媳妇一阵撕心裂肺地嚎叫:“春来,我的儿呀!”直追儿子去了。

顾家其他人不敢动也不敢劝,谁动顾梅朵奔谁来,谁受得了呀?

说时迟那时快,顾梅朵急速跑了几步,一个飞身上前,双手一伸,稳稳接住坠落的孩子。

顾梅朵把孩子扔顾老大怀里,顾老大抖着双手,差点没接住。

顾老头儿的脸阴得能滴出水来,老大这个混账,一会就要交柴火了,还差着二十捆呢。

顾梅朵来到顾老头儿身边,特别温柔地对顾老头说:

“爷爷呀,其实你心里很明白,谁没干活儿是吧?就因为我大堂哥是读书人,你就向着大伯,怕丢了大堂哥的脸,对吧?”

顾老头看了顾梅朵一眼,没说话。

然后顾梅朵厉声喝道:

“你们当初不让我两个哥哥去读书,要不我们四房现在就有两个读书人,他们这么聪明,肯定能考上秀才,绝不会像大哥一样,现在还是个童生。”

“爷爷你明明知道大伯冤枉了我爹,却放任不管,心都偏到天边儿去啦。我爹不是你儿子吗?就因为你的偏心,我大伯,三伯,五叔都可以随便欺负我爹。”

顾梅朵晃晃手里的棍子,“活好干,气难受,天天欺负我们四房,你们这是不想让我们活了?啊?那天我说过了,谁让我不好过,哼哼,我十倍百倍还他!”

冲进顾老头的屋子就是一顿砸。

然后又走到顾老头身边,特温柔地说:

“爷爷,你们合着伙地欺负我爹,我还惯着你们谁?

你看你偏心,我就难受,我难受,我就会让你更难受。现在你满意了吗爷爷?以后你尽管偏心!只要你受-得-了!!

爷爷,你要挺住呀,别晕。你要晕了,我就一把火烧光顾家!”

说完进厨房端上饭菜,叫上哥哥和老爹,回自家屋吃饭去。

老孙氏哆嗦着走出来,哭喊着:

“你个该死的小畜生,我的屋子你也砸,你怎么不去死,上山让老虎叼了你去。”

顾老头拿起一根棍子,对着顾老大一顿好打。然后押着他上山砍柴。

顾梅朵这彪悍的性子,在顾家人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是没有人敢再管她的,在顾家她就成了一个最最轻松自在的存在。

每天她带着她那一身行头,拿上斧子锯子上山,遇到粗大挺直的树,伐下来,放空间里,留着以后盖房子用,她准备分家后就盖房子。

她天生神力,伐树很容易。伐树的同时,她还不忘记收集柴火。只要是柴火她就捡,通通放进空间里。

在这个世界生存,柴火是永远都需要的,她的空间足够大,不怕没有地方放。

遇到野鸡野兔,她也不放过。开始的时候没啥准头,打得多了就一打一个准儿了。

他们四房没有钱,要盖房子,奶奶肯定不会出钱。

打些野物,以后盖房子的肉食就有了。

她还经常去河边,看看能不能捞到一些鱼。

最重要的,她为了捡石头,不论是否平整,大块儿小块儿的各种石头,以后盖房子砌院墙,都是要用的。

不上山,不下河的时候,她就带着两个弟弟满村子乱窜。不时地教弟弟背几句书。

小时候原主经常挨饿,所以顾梅朵虽然九岁了,却像个七八岁的孩子,比较瘦小,也就没人把她当大孩子看。

满村窜时听了满脑子的各种八卦,回家挑些比较有趣儿的,讲给母亲听,逗母亲开心。

她总感觉母亲陶非不是个一般人,最起码不是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听名字就知道。

在原主的印象当中,从来没有去过外公外婆家,陶非顾老四也从来没提过她娘家怎样怎样。是不愿意提,还是有什么苦衷,不得而知。

陶非面容姣好,言谈举止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虽然性格懦弱了一些,但确实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妇。

陶非才29岁,却生生让生活给压迫成三十多岁的样子。

顾梅朵想,等以后生活好了,一定把母亲养得精致丰满些,还原她大家闺秀的风彩。

顾梅朵满脑子都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分家盖房子,然后做小买卖,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让爹娘能够开心快乐,让哥哥们能够像一个正常的少年郎一样,开怀大笑,让两个弟弟可以上学堂。

只是,想分家,谈何容易。

任重而道远呀。

就在顾梅朵筹划要分家的时候,顾家发生了一件事,倒使得顾梅朵的计划提前实施了。


顾梅朵把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心里升起浓浓的无力感。

她盯着自己这个便宜爹,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和顾老头是哥俩呢,其实他才刚刚三十岁。

这是一个只知道闷头干活儿,极少说话的老实人。是父母指哪儿打哪儿,说好听点儿叫孝顺,其实就是懦弱,连自己的妻儿都护不住。

顾家没有分家,二十多口人处在一个屋檐下,一个锅里抡马勺,矛盾那是天天有。

他们四房人又多,又太老实,再加上一个偏心的奶奶,一个装糊涂的爷爷,日子那叫一个凄凄惨惨戚戚。

这里的风俗是大房养老,长孙又是个读书人,因此大房备受重视。

二房没儿子,两口子勤劳肯干,两个女孩也乖巧,所以二房还过得去。

三房媳妇是老孙氏的娘家侄女,老孙氏是怎么也不会让三房吃亏的。

五房是老儿子,从小宠到大的,现在还是老两口的心尖尖。

最可悲的就是四房。据说当年老孙氏生老四的时候难产,差点儿一尸两命,老孙氏就一直看老四不顺眼。

后来老孙氏给老四相中了一个有钱的丑寡妇,老四长这么大唯有这件事没顺着他娘,死活不同意。

后来,顾老四外出扛活儿,自己领了个媳妇回来。因为没花一文钱,老孙氏才勉强同意了。

老四双胞胎儿子七岁的时候,因为大房长子读书,老四媳妇儿便提出,让自己的两个儿子也读书。

这下彻底激怒了老孙氏,对着老四媳妇就是一顿毒打。

如果不是里长碰巧路过给拉开了,老四媳妇可能就被打死了。也因此,老孙氏对老四一家更加厌恶。

老四两个儿子,一个个骨瘦如柴,因为他爹压着,也不敢反抗奶奶,性格也越来越懦弱。

这糟心的日子。

分家,必须分家!

看着要往外走的爷爷,顾梅朵大喊道:“爷爷,奶奶要卖了我两个弟弟,你管不管?”

卖孙子这事能做,却不能拿到台面儿上说。

顾老头瞪了孙女儿一眼,不高兴:“胡说什么,帮你奶奶干活去,大人的事,小孩子少掺和。”

顾梅朵蹭蹭几步窜上前,双手一横拦住顾老头厉声道:“爷爷,你到底管不管?”

顾老头一下子蒙住了,这个孙女什么时候这么难缠了?虽说她力气大,老婆子不太敢打骂她,可她平时也不敢和自己这么高声说话呀。

老孙氏骂骂咧咧追过来,”你个死丫崽子,说什么呢?还不滚回去?”

“好,爷爷你不管是吧?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说着,顾梅朵抄起院子里一把铁锹,抡圆了胳膊猛砸,逮到什么砸什么。

一边砸一边叫骂:“让你们卖我弟弟,让你们欺负我娘!不让我好过,你们谁也别想好过!”

顾梅朵把穿越一周来的憋屈尽数爆发出来。

“乒乒乓乓。”院子里一片狼藉。

顾梅朵还不解气,拎着铁锹奔着正房去了,顾老头老孙氏住正房。顾梅朵天生神力,就这茅草土胚房,还真不够她砸的。

“啊……你给我住手!”老孙氏大叫,她又气愤又恐慌。

“你们是死人啊?还不快过来拦着她。我的大水缸啊,我的背篓啊!你个小畜生,小混蛋,快住手。”老孙氏都带了哭腔了。

顾老头儿和顾氏兄弟赶过来,要夺顾梅朵的铁锹。

顾梅朵冷笑两声,一铁锹甩过去,“哗啦啦”,窗子破了个大洞,窗户纸迎风飞舞,房子上的茅草和灰土被震得簌簌掉下来,呛得众人一阵咳嗽。

“来呀,谁敢拦着我,我就开了他的瓢,来试试!弟弟都要被卖了,我特么管你是谁!”

老孙氏坐地上放声大哭,这次是真哭。

“你个缺德鬼,败家玩意儿,不得好死的小贱-人。我的房子啊!天啊,让我死了吧!我不活啦!”

顾老头恶狠狠地瞪着顾梅朵,顺手捡起一根棍子。

顾梅朵严密注视着顾老头儿的一举一动,看顾老头儿拿着棍子,心想又打我,那你就试试。

再一想,……我靠,爹和哥哥们危险了,因为顾老头作为一个老公公,一般不可能打儿媳妇的,好说不好听。

果然,顾老头奔着顾老四去了。

顾梅朵过去就把她爹拽到身后,”爷爷,你想干吗?”

”我打死老四这个混账!”

顾老头儿心里想着,孙女不听话,都是老四这个当爹的没教好,他就打老四。

顾梅朵一听就火了,”又打我爹,你凭什么打我爹?我奶生气打我娘,你生气打我爹。感情我们四房就是给你们出气的啊。”

老孙氏看顾老头让孙女问住了,急忙上来帮腔:

”小兔崽子你胡咧咧什么呢?父母打儿子怎么啦?哪家父母不打儿女?”

顾梅朵把铁锹狠狠向下一摔,“啪!”铁锹柄断了,铁锹一分为二。

顾梅朵拿起锹柄,指点着顾老头和老孙氏:

”既然话说到这里,我很久很久以前就想问你们一句了,我爹-顾老四,到底是不是你们亲生的?

还是奶奶或爷爷你们哪个和别人私生的?你们经常打我爹,怎么不打我三个伯伯和五叔?”

顾老头立即大声训斥:“放屁!你爹是我们亲亲的亲生儿子。”

这个问题必须郑重说明,这可涉及到名誉问题。

”我爹不是私生的,你们看看你们是怎么对我大伯的,怎么对我三伯和五叔的,可你们又是怎么对我爹的呢?难道我爹是后娘养的吗?”

老孙氏奔过来要打顾梅朵:

“该死的,我十月怀胎,辛辛苦苦地生下老四这个孽障,他养了你这么个狼崽子,就这么忤逆我,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老天爷呀?”

顾梅朵一指老孙氏:”闭嘴!嚎什么嚎?你嚎就有理了?叫老天爷也没用,老天爷让你打儿子打媳妇了?

是不是儿子媳妇太听话给你烧的,让你不知道天高地厚了?缺德事做太多了,不怕老天爷一道雷劈下来……!”

顾老头一听大怒:”老四,看看你养的好闺女,奶奶都骂,还有没有点教养?”

“教养?唉哟喂,爷爷,你别让人笑掉大牙。你有教养,偏心这个,偏心那个,哪个越干活你就越打哪个。这老太婆有教养,下死手打媳妇,跟打猪狗一样?”


回到洞口,收了树枝走出来。

关上洞口,把坑里的灌木和藤蔓尽量弄得均匀些,然后,拽着绳子爬上来,收好绳子。

大坑上边的藤蔓破坏得不严重,顾梅朵把藤蔓归置得自然些,基本和原来一样,同样清除了大坑四周的痕迹,到大树下背上背篓,飞快地下山找顾春远。

顾春远等得快睡着了。

顾梅朵脸色阴沉,盯着顾春远,十分严肃地说:

“二哥,我在大坑周围察看了下,发现那里有好几窝黑熊,以后不许靠近这里。能做到吗?”

看到妹妹可怕的眼神,顾春远点点头。

“你得保证能做到。而且这事不能跟任何人说,包括咱们家里人。

你保证之后,就会慢慢忘了这里。

你今天受到的惊吓就会消失,你就不会落下病根,咱们爹娘也不会为你担心了。”

顾春远有些疑惑,知道妹妹不会害她他,又点点头。

顾梅朵:为了得个保证,她容易嘛。

顾梅朵笑了,兄妹二人下山了。

回到家里,见顾春远一身血,把陶氏吓坏了。

顾梅朵急忙说:“娘,没事,都是皮外伤,树枝给刮的。上点药就好了。”

陶氏这才放下心来。赶着烧水给二儿子洗伤口,上药。

顾老四和顾春久还没回来,顾梅朵洗了洗手和脸,就哄小双胞胎玩。

这段时间,吃得好了,也吃得饱了,两个小家伙变白也变胖了,也更加可爱了。

顾梅朵喜欢得不得了。没事就捏捏他们的小脸蛋,手感棒极了。真好玩。

顾梅朵一边哄弟弟一边在心里打算着:

今天收获不错,一支山参,一头大黑熊。

到县城卖了就开始盖房子,边赚钱边盖房。如果等赚足了钱再盖,怕是要等到冬天了。那就太冷了。

至于那些箱子,不说哥哥,就是自己,这事也得烂在肚子里才好。

“朵朵,出来,你里长爷爷找你。”陶氏喊着,一边给里长倒水搬椅子。

“里长爷爷,快坐下。”

“朵朵呀,上次你找我,说要买村子西南边的地盖房子,是吧?”

“是呀,里长爷爷,怎么,那地不卖了?”顾梅朵感觉应该是哪里出了岔头了。

“不是不卖,是这样的。”

老头看了看陶氏,顾梅朵秒懂,

“娘,你领小四和小五去院子里玩吧。”陶氏应着走出去。

顾梅朵关好屋门,“里长爷爷,你请说。”

如果真的是买不成那块地,那就太可惜了。应该早些下手的。

“朵朵呀,是这样的。我听到个传言,说是县衙要在咱们这一带官道附近,设个驿站,我就怕这个驿站,设在咱们西南那块地里,那里离官道近呀。

所以问你,还买不买那块地了?”

顾梅朵有些纳闷,“里长爷爷,在咱们这里设驿站,不是好事吗?也许还能雇用咱们村里的人干活呢,可以增加收入呀。”

“唉,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

咱们清平县的驿站,都是县丞在管的。县丞把这个事交给他的一个亲戚。他这个亲戚太贪,在哪里建驿站,哪里的人就倒霉呀。”

“县丞也不管吗?”

“傻孩子,他自然是收了好处的,怎么会管。

驿站建成,驿站里的衙役就到附近的村子里逮鸡抓鸭,拔菜摘瓜。还说是为了公差。

最最可恶的是,有时候他们不备草料,就直接在附近的庄稼地里放马。村民们是敢怒不敢言呀。”

顾梅朵气愤地说:“县令不知道吗?”

“以前的县令也不是个好的,新县令刚刚上任,还不了解情况呢。就是知道了,还有县丞打掩护,吃亏的还是村民呀。”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