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七郎赵二郎的现代都市小说《我真的只想做宰相精选小说》,由网络作家“山的那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完整版军事历史《我真的只想做宰相》,甜宠爱情非常打动人心,主人公分别是七郎赵二郎,是网络作者“山的那边”精心力创的。文章精彩内容为:必须炖了!得到肯定的答复,大嫂张氏、二嫂孙氏和三嫂林氏一起帮着做晚饭,七郎和侄子、侄女在院子里玩耍~~赵老汉蹲在门边,看几个大的儿子招到身边,低声说:“今天这个事,好在七郎年纪小,又有那个文吏帮着说话。不然其他人都是斗量,我们一家称重,不说差役不肯,就是其他人发现自己吃亏了,也会不高兴。”赵大郎说:“就是不高兴,也没人敢闹。太平盛世,谁敢在县衙门口闹......
《我真的只想做宰相精选小说》精彩片段
最后七郎吃的那碗猪骨汤,又让赵大郎和赵二郎分了,每人喝了两口已经很满足了。
至于大毛和二毛的那碗,没得剩~
兄弟子侄们谁也没嫌弃对方的口水,饿起来的时候,连别人嘴里的肉都能抢呢,吃同一碗算什么!
吃饱喝足之后,赵家人就要回家了。
出了城门,走到了小路上,赵大郎对三个孩子交代:“卖藤椒的事不许告诉外人。”
三个孩子齐齐点头,七郎觉得他最能守住秘密了,空间那么大的事,他连爹娘都没说。大毛和二毛也知道要护财,没有人知道,他们就能悄悄的上山摘藤椒,一次摘一点,说不定也能攒到幺叔的这么多。
赵二郎捅了捅赵大郎,轻声问:“哥,你真相信是神仙给的?”
“不然呢?”
不然呢?总归不是外人给的,七郎能在家人眼皮底下攒下那么多藤椒,除了神仙给的,还能有什么可能?
赵二郎想来想去,也想不到别的理由,叹道:“爹说幺弟是全村最聪明的孩子,现在看来还有神仙保佑呢,只怕城里那些贵人的孩子也比不上他。”
“比不上!”赵大郎深深认同。
他们后面的话没有压低声音,坐在箩筐里的赵七郎听到了,虽然向来自信,也不禁有些尴尬。
赵大郎又说:“管它是怎么来的,总归不是偷的抢的,我们幺弟那么小,他也偷不到抢不到。所以怎么来的不重要,钱到了兜里最重要。”
赵二郎彻底放下的担心,又高兴了起来,二百五可不少呢,“我们买了一大块羊肉,还剩了好些钱,爹娘看到了肯定很高兴。”
赵大郎和赵二郎加快了脚步,在太阳下山前回到了天明村。
才一进家门,周氏就小跑着过来,从箩筐里抱出三个孩子,在七郎的脸上亲了亲:“可饿了?累不累?”
“不饿也不累!娘,城里可好玩了,原来也不是很远,我下回还要去!”
赵二郎往下搬着箩筐,抬头说:“娘,推车的是我和大哥呢,他们累什么。”
“你推车不是应该的?那么大个人还和孩子比?”周氏笑骂,转头一看,笑容凝固了。
此时,赵老汉也从外头回来了,两个老人沉默一瞬齐声怒吼:“谁买的羊肉?败家子啊!”
赵大郎和赵二郎一齐看向七郎,大毛和二毛也看向幺叔,七郎举起手,兴冲冲地说:“娘!我买的!我们今晚炖羊肉吃!”
赵老汉和周氏的怒气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无奈地说:“是幺儿买的啊?家里还有菜呢,明天再吃啊!”
周氏琢磨着明天拿去刘翁家卖了,又瞪了赵大郎一眼:“幺弟要买你就纵着?哪来的钱?”
赵大郎出门带的钱,是周氏算计好的,除了买各种必需品,绝不会有钱买羊肉。
赵大郎看爹娘生气,连忙说:“爹,娘!你们一定不知道幺弟多有本事!我纳了那么多年粮税,还没见粮食有剩的呢!”
接着,他和赵二郎绘声绘色地把纳粮时的事说了出来。
反正夸幺弟准没错~~
赵老汉和周氏听得一愣一愣的,听到消息跑回家的三郎、四郎、五郎、六郎也听得一愣一愣的。
最后赵大郎总结:“我们七郎有出息啊!”
赵老汉愣了半晌,一点也不气了,笑了起来:“所以这些肉是七郎挣的?我们七郎都能挣钱养家了,真乖!”
“那我们今晚就炖羊肉好不好? 炖羊肉给娘吃,给娘补身子的。” 七郎拉着赵老汉的衣摆撒娇,又说了老大夫的话。
赵老汉和周氏互视一眼,更加感动了,“幺儿都会孝顺娘了……”
这羊肉现在不仅仅是肉了,它代表着七郎的孝心。
炖了!必须炖了!
得到肯定的答复,大嫂张氏、二嫂孙氏和三嫂林氏一起帮着做晚饭,七郎和侄子、侄女在院子里玩耍~~
赵老汉蹲在门边,看几个大的儿子招到身边,低声说:“今天这个事,好在七郎年纪小,又有那个文吏帮着说话。不然其他人都是斗量,我们一家称重,不说差役不肯,就是其他人发现自己吃亏了,也会不高兴。”
赵大郎说:“就是不高兴,也没人敢闹。太平盛世,谁敢在县衙门口闹事呢?不高兴也没用,谁叫他们不懂看称呢!”
赵二郎也说:“都乡里乡亲的,就是觉得自己吃亏了,也不会对我们怎么样。又不是我们让他们吃亏的。”
赵老汉叹道:“出头的椽子容易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赵大郎和赵二郎点头,表示他们会看好七郎,不让他被人套麻袋的。
接着,赵大郎又小声说了神仙送藤椒的事。
三郎几个才知道有这回事,精神一震,齐刷刷向七郎那边望去,他们幺弟是小仙童?要不怎么有神仙眷顾呢?
他们是仙童的哥哥,算起来也是神仙了!
赵老汉纳闷:“这神仙是种地的?怎么还送藤椒呢?”
赵家兄弟面面相觑,这神仙的职业他们倒是没想过……
“这个事你们别到处说了。”赵老汉看着在厨房门口探头探脑的幺儿,慢慢说道:“七郎说过好几回想去上学,今年收成好,我原本就和你们娘商量着送七郎去读书。”
赵大郎和赵二郎有些犹豫,虽然他们也认可七郎聪明,但是……
“大毛和二毛还大两岁呢,要是让七郎去,不好不让大毛和二毛去。”
弟弟是亲的,儿子也是亲的,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赵三郎只有一个二妞,没有意见。四郎、五郎、六郎还未成婚,都默默听着。
赵老汉白了赵大郎和赵二郎一眼:“我难道不心疼孙子?从前送你们俩去读书,就想着你们学会了回来教弟弟们,再教儿子、侄子。这样不出两代,我们全家都是读书人了……但你们白花了两年束脩,字也没认得几个!”
说起这个,赵老汉就来气!
本来算好的挣钱买卖,愣是被两个没出息的儿子弄成了赔钱买卖!
不过现在不是翻旧账的时候,赵老汉顿了顿,接着说:“七郎自从那回生了一场病,我看着长大了很多。就拿算账来说,比大人算得还快,你们说,大毛和二毛能和他比吗?”
赵大郎和赵二郎摇头。
“我的意思,今年先让七郎去,他学了回来再教侄儿侄女,哪个学得进去,明年就让哪个去上学!”赵老汉看着两个儿子,“我们家那么多劳力,省着点供两个孩子还是可以的。你们回去和你们媳妇也商量商量。”
赵大郎和赵二郎想,这样也算公平。
他们做长兄的本来就疼幺弟,想到其他孩子在屋里读书,他们七郎在窗外趴着就心酸……
但赵四郎有意见了,他期期艾艾地说:“爹,我今年成丁了,要说亲了。读书多花钱啊,给七郎上学,我娶媳妇怎么办?”
赵老汉没好气地说:“你成亲的钱少不了!你们兄弟成亲的钱都是公中出。”
赵四郎眼珠转了转,只要不耽误他娶媳妇就行!
顺利地纳了粮,还省了一些粮食,赵家兄弟都很高兴。只有差役不高兴:“堵着干什么?下一个!”
“是!是!”赵大郎连忙应了,推车离开。
七郎还对那文吏挥了挥手:“老哥再见了!”
胡子一把的文吏看了看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赵大郎,默认了“老哥”这个称呼。
迎着纳粮的人群羡慕的目光,赵家兄弟离开了县衙所在的街道。
出到外面,大毛和二毛兴致勃勃地说着集市的见闻,赵大郎和赵二郎商量剩下的粮食是拿去卖了还是推回家……
七郎悄悄爬进他来时坐的大箩筐,掀开底下垫着的秸秆,过了一会儿喊道:“大哥、二哥,帮我拿这些藤椒去卖!”
赵大郎和赵二郎闻言停下脚步,凑了过来,看见箩筐底下铺了一层的藤椒,惊讶地问:“哪来的?”
为了减少颠簸,孩子们坐的箩筐铺了一层秸秆,这些藤椒是什么时候放进去的?
他们村的山上也有野生的藤椒,但很少见,只偶然寻到零星的一棵,结的果实也不多,捋一些回家做菜就罢了,都不值当拉去集上卖。
这么多的藤椒,要攒多久啊?莫不是山上的的藤椒都被他幺弟摘了?可幺弟人小,爹娘平时他不让他自己上山的,他什么时候摘的藤椒?
七郎:“神仙给的!”
“七郎,好孩子是不能说谎的。”赵大郎耐心教育。
“就是神仙给我的!”
七郎委屈得眼睛都红了……胡椒不好出手,藤椒是本地有的,应该是最好出手的了,谁知还是惹人怀疑,做小孩子真是太不方便了!
赵大郎素来疼幺弟,见他委屈的样子,心就软了,哄道:“好,好!是七郎的,大哥帮你去卖!”
心里琢磨着,村里能拿的出那么多藤椒的,就是刘翁家了。
七郎和刘家的郎君也常在一起玩,难道是刘家给的?
回家让娘好好问问,给刘家送些鸡蛋。
赵大郎和赵二郎商量好,就由赵二郎把剩余的粮食拉去卖,赵大郎带着七郎和大毛、二毛去卖藤椒。
赵大郎从未卖过藤椒,也没买过。当他看到七郎迈着小短腿出入几家杂货铺问价,最后去到约定好的铺子,讨价还价把五斤藤椒卖了二百五十文,整个人都恍惚了。
二百五,真的是二百五!
此时此刻,赵大郎开始相信七郎的藤椒是神仙给的了。
刘家虽是富户,但生活低调,除了田地多些、请长工短工外,并没有很奢侈。
刘家郎君身边也没跟着什么仆从,也和村里其他孩子一样在田野里疯玩。
也就是说,刘家还不会阔气到把价值二百五十文的藤椒随手给六岁的七郎。
“所以,这些藤椒真的是神仙给你的?”赵大郎怀揣着铜钱,压低声音问。
七郎重重点头,蓦然出现的空间,不是神仙给的是什么?
赵大郎松了一口气,不用欠人情就好,搓了搓手又问:“那神仙有没有说哪里还有?”
大毛和二毛也凑过来问:“幺叔,神仙有给饴糖吗?”
“没有!”七郎果断回答。
饴糖就是麦芽糖,他的空间里真没有。
但白糖、冰糖、红糖都有!他在杂货铺看到有卖黑褐色的蔗糖,称为“石糖”,店家说是从天竺来的,连价格都不告诉他,断定他买不起。
想到比石糖更优质的白糖、冰糖、红糖,七郎脚步都飘了,发了发了要发财了~~
赵大郎听到七郎否定的回答,有些失望,顺手拍了拍大毛的头:“做人不要太贪心!”
七郎听大哥相信了他,高兴得连蹦带跳:“我有钱了,我要去买羊肉!”
“羊肉比猪肉贵多了,我们割块猪肉回去就好了,反正都是肉。”赵大郎劝说。
“我就要买羊肉!”七郎站着不走了,立场很坚定。
“这是为什么?”赵大郎有些摸不着头脑,七郎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少有吵着要吃的。
七郎认真地说:“春天插秧的时候娘晕倒了,莱菔大夫说娘气血不足要多吃肉,其中羊肉最滋补。我还要买羊肉,炖给娘吃。”
赵大郎拉着七郎的手紧了紧,心里有些惭愧。
娘的身体要吃肉滋补,大家听了都没怎么往心里去,别说羊肉了,就是猪肉,他们家都不是常吃的。
大夫说要多吃肉?那不是废话嘛!
赵大郎拉着七郎的手紧了紧,心里有些惭愧。娘的身体要吃肉滋补,大家听了都没怎么往心里去,吃肉对身体好谁不知道?可谁能天天吃?
那不是废话嘛!
但是六岁的七郎记住了,记了那么久。
“那就去买羊肉,反正是你挣的钱。”赵大郎笑着摸了摸七郎嫩嫩的小脸,“给我们幺弟也吃!”
一旁的大毛、二毛立刻说:“我也要吃羊肉!”
赵大郎二连拍两个娃的脑袋,哼道:“等你们挣了钱再说!”
大毛和二毛互相看了看,琢磨着回去问幺叔拜的是哪路神仙,他们娘也拜菩萨,怎么就不送藤椒呢?
赵大郎带着孩子们到市集上花了八十文买了一块羊肉,往外走的时候,几个孩子又被路边的熟肉摊引诱得走不动。
手里提的肉是生的,眼前的肉却是熟的……
大瓦罐里乳白色的汤咕噜噜的翻滚着,猪骨汤的香味让人垂涎三尺。
午时已过,他们一大早出门,到现在还没吃午饭,早就饿了。
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赵大郎想着八十文都花了,再花几文也没那么难了,领着三个孩子走过去,豪迈地说:“来两碗猪骨汤!”
“好嘞!”摊主笑应着,盛了两大碗猪骨汤:“二十文钱。”
赵大郎掏钱的手顿了顿:“那么贵?我们买那么大块羊肉才八十文呢!”
摊主笑道:“大兄弟,我这碗那么大呢!骨头上还带着肉呢!”
赵大郎看了看,用料还真是挺实在的,给了二十文钱,端了两碗猪骨汤到小桌子上,又拿出从家里带的馒头,分给孩子们。
摊主挺贴心,两个大碗里放了四个汤勺,大毛、二毛欢呼一声已经就着一碗汤吃了起来,七郎说:“大哥也吃!”
赵大郎啃着饼:“你们先吃,吃不完的我再吃。”
七郎心想这么大碗汤他确实吃不完,就真的先吃了。
看着三颗小脑袋埋头吃得开心,赵大郎啃着干冷的素菜饼也觉得香甜。
再说他坐在这里,虽然吃不到肉,也闻到了肉味,算是吃肉饼了。
这么想着,咬一口素菜饼,闭着眼睛吸一口肉味,美滋滋~~
正高兴着,就听到赵二郎的大嗓门:“大哥!你们吃肉的也不等我!”
几人抬头一看,果然见赵二郎推着板车,生气地站在一旁。
赵大郎:……虽然没吃到肉,也有点心虚怎么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