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秋日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全集小说大明特战队

全集小说大明特战队

睡不醒的白龙君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大明特战队》,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朱由校凌云,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睡不醒的白龙君”,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他的儿子,还是爱新觉罗氏的子孙,是后金王朝的公爵,这是减贝勒一等的高贵爵位。竟然在自己的大营不远处被一支明军小部队割取了首级,对方还全身而退了。思来想去,他竟然把前去追击的绿营兵骑兵队长给杀了。他的逻辑是,如果绿营不去追击,那么这支步兵小队的刺客就没有办法抢夺马匹,也就没有逃走的可能。从客观上说,是绿营兵给他们提供了逃脱的条件。这个逻辑有点类似于二十......

主角:朱由校凌云   更新:2024-01-08 21:2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由校凌云的现代都市小说《全集小说大明特战队》,由网络作家“睡不醒的白龙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大明特战队》,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朱由校凌云,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睡不醒的白龙君”,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他的儿子,还是爱新觉罗氏的子孙,是后金王朝的公爵,这是减贝勒一等的高贵爵位。竟然在自己的大营不远处被一支明军小部队割取了首级,对方还全身而退了。思来想去,他竟然把前去追击的绿营兵骑兵队长给杀了。他的逻辑是,如果绿营不去追击,那么这支步兵小队的刺客就没有办法抢夺马匹,也就没有逃走的可能。从客观上说,是绿营兵给他们提供了逃脱的条件。这个逻辑有点类似于二十......

《全集小说大明特战队》精彩片段


这样做之前,刘鸿其实是思虑了很久的,他考虑把敌人公爵的首级悬挂出去的话,当然对挫伤敌人的士气是有效的。但这样同时还有一个另外的效果,那就是会引起后金部队的疯狂报复。

然而思虑再三,他还是这么做了,作为一个文官出身的统帅,这是需要勇气的,他没有想过向袁崇焕一样能够把来犯之敌定点杀死,却知道,只要辽东镇的官兵哪怕只剩下一个人,就不能让后金部队前进一步。

勇气,有时候比能力更加重要。这句话用在刘总兵的身上,一点都没有毛病。

再说凌云,他被贬为了百户之后,心情看似平静。实际有点沮丧是真的,这当然并不是因为官位的降低使然,他并不是很在意那些,只是他一心就想做一个好的突击队队员,用偷袭和闪电战的模式来倾斜战争的天平。

然而这样是有违军令的行为,而自己又只是一个人微言轻的百户,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战争逻辑付诸实施。

不过凌云的优势就在于,无论在怎么样的情况下,他永远都是乐观的。既然只是一个百户,那就做百户应该做的事情吧。想到这里以后,他找到了自己的老上司赵峥。

赵峥这边也是够累的,和刘鸿总兵聊完以后基本上都快凌晨一点多了,刘总兵刚走,凌云就来了。

不过赵峥误会凌云的来意,以为他是来发牢骚的,还准备安慰他一番,真到聊上才知道,原来是猴子吃麻花,满拧了。凌云不是来和他要官的,而是来和他要兵的。

还没等他开口说什么,凌云先抓起他桌案上的一杯茶一饮而尽,说了句:“请恕我无礼了,我怎么说也做过您的亲兵。实在是口渴,别介意。”

接下来就是一句比较直接的话了,:“我现在职务降为百户了,这没啥,不过我可不能做个光杆的百户。既然总兵大人的军令让我仍然归您节制,那么您得管我。眼看金兵就要发动攻击了,我手下的士兵还没有到位,那让我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赵峥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这位部下,根本就不在意什么官位高低,如果换别人,有可能被降级后会想不开,发牢骚甚至撂挑子。但是这位凌云不同,让他当亲兵就做亲兵的事,当总旗就做总旗的事。现在从副千户降为百户,考虑的还是城防问题。

孺子可教,孺子可以托付大事。这个年轻人和这群年轻人,终将会让自己也望尘莫及。他们身上不仅也蓬勃的朝气,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还有责任感。

赵峥连忙带着凌云到了新分给他的兵营,在这里,有新划分给他的一百一十名士兵。

对于坚固的城防体系来说,只靠城池的坚固还是并不够的,还需要更多辅助的守城器械。确切的说,据城防守的时候,最好使的应该还得说是大炮。这东西威力巨大,一炮下去血肉横飞,那就是定点爆破。

袁崇焕能够取得宁远的大捷,和宁远当时拥有的几门红衣大炮是分不开的。但自从孙承宗黯然退场,高第接任了辽东经略以后,收缩兵力,放弃武备和工事,大炮就成了弃物。现在作为九边之一的辽东地区,红衣大炮只有两门,而且都生锈了的。不知道还能不能用。

至于能不能用,应该也不在凌云的考虑范围之内,原因很简单,因为如果一个军区只有两尊火炮的话,肯定不会把其中一门的试用权交给一个普通的连长。

凌云面临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尴尬的处境,他不能够要求更多,因为他只是一个百户,也就是一个连长。既然红衣大炮是无缘了,那么要点别的总是合适的吧。

想来想去,自己最拿手的绝活就是弓箭。那就要点弓箭,这个时代你要说来点手雷手榴弹的也不现实,估计这个赵游击能想看看你脑子有没有烧糊涂。

滚木雷石如果一百个人来搬,效果也不大。只有弓箭是适当距离攻击的利器,虽然后金部队有藤牌手部队。但狡猾的狐狸未必斗的过好的猎手。

就像两天前,凌云用五支袖箭结果了五个全副武装的后金士兵,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天方夜谭,但的的确确发生了。

所以凌云告诉赵峥,他希望能够给自己的这支小部队,配备五千支弓箭。

虽然赵峥是四品的游击,差不多相当于正师级的大校军衔。不过他并不是后勤军官,没办法立刻就给出一个确切的承诺。但是他告诉凌云,可以先在他所属的其他部队支取两千支,其他的再想办法。

这已经是一个让凌云很是兴奋的承诺了,在战争期间,什么才是根本,士兵和武器。这比什么都重要,没有这两样中的任何一样,你靠什么去打仗和玩命。

虽然距离自己的要求还差一半多,但凌云知道,能够做到这些,赵峥已经很不容易了。对于这一点,凌云心里还是相当值这个情的。

再说后金这边,阿敏已经怒不可遏了,因为福猛不仅仅是他的儿子,还是爱新觉罗氏的子孙,是后金王朝的公爵,这是减贝勒一等的高贵爵位。

竟然在自己的大营不远处被一支明军小部队割取了首级,对方还全身而退了。

思来想去,他竟然把前去追击的绿营兵骑兵队长给杀了。他的逻辑是,如果绿营不去追击,那么这支步兵小队的刺客就没有办法抢夺马匹,也就没有逃走的可能。从客观上说,是绿营兵给他们提供了逃脱的条件。

这个逻辑有点类似于二十二条军规,很混蛋那种,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汉奸是不能随便当的,不仅让同胞瞧不起,让敌人更瞧不起。

杀完了,火气自然不能这么就完了。阿敏下令,三军埋锅造饭。天亮之后,对辽东镇所属山海关进行全面攻击。

西风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大战一触即发。


到了晚间,差不多是掌灯时分了,也就是按现在的钟点来说六点左右。赵峥出门去老师家。

回来的时候,大致是九点左右,看来师生两人谈的挺多,喝的也不少,赵大人有点薰薰然的感觉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就是人只要喝多了酒以后,这个脑子的思维一般就不太能受控制,说话特别多,而且等酒醒了时候,基本上很少有人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

赵峥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估计是在老师哪里喝大了,现在多少在精神上还有点兴奋。所以回来以后,就一直和凌云聊天,凌云也实在是憋闷,没事干就和他聊。

人要是喝了点酒,就容易搂不住,虽然有句话说,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同志要培养,但是你要是真的喝太大,也是真受不了。回来以后,愣是拿着酸梅汤又感慨了一番才在夜半子时沉沉睡去。

其实这倒不是赵峥这个人好酒贪杯,也不是他是个酒囊饭袋,只是他有一种无处施展的憋屈感,更重要的,他对从万历年间萨尔浒战役以来,大明朝面对战争的长久积弱而很无奈。

伟大的军事家王阳明曾经说过,大明虽大,要紧处有四处,如果这四处失守,大明必亡国。是哪四处呢,宣大和蓟辽。宣府、大同、蓟门、辽东。尤其是辽东镇,是大明九边中最为重要的边镇,但就是这个辽东镇,要面对后金重兵压境的危机,还要时刻提防倭寇。

只区区的八千人兵力,可谓是捉襟见肘。就是这八千人,还是孙承宗离职之前,费了好大的劲才保留下来的。当年仅仅宁前地区袁崇焕的手里,就有一万人,中前所赵率教的手里,就有两万以上。

这些家底都是那些先辈将领们辛辛苦苦攒下来的,让阉党全给败光了。高第把这些都败光了以后,竟然只落了个勒令退休的处分就全身而退了,退休金一分钱都没少拿。

现在辽东镇面临的怎样的困难,要招兵,要养马,要铸造兵器,要搞好后勤,还有修筑坚城。就在做这一切的同时,他们还要抵御外来的侵略。

当时有句话说,宁可做白丁,也不去辽东。就说宁可踏踏实实做一辈子的老百姓,也别去辽东当官。

守辽东基本等于判死刑,去辽东和上刑场没什么区别,辽东经略和总兵基本都不是正常死亡的。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峥去的辽东做千户,然后晋升都司。

当时老师劝过他,希望他能留在北京的五城兵马司任职,但他执意要去,并在那里生存了下来。

这一次虽然是要晋升游击,但恩师的意思是,让他到兵部的武库司任职,武将转文官。

武库司是兵部四司之一,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后勤部。这个部门就不用多说了,武库武库,又闲又富。是谁都梦寐以求的好差事。但赵峥不想,他还是想回他的辽东。

这些东西,本来凌云兵部知道,他知道的只是历史书上的一些知识,但这从一个辽东军事将领的口中说出的时候,平面的就变成了立体的了。

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道道,初出茅庐的新兵凌云,在他喝醉酒的长官这里,知道了很多他从前不知的东西,他开始接触一个新奇的世界。

其实在凌云的脑子里,他想的曾经比较少,就是单纯的对后金骑兵那种虐杀无辜有种天生的敌视感。虽然此刻还不是南明状态,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也还没有发生,但是历史就在那里。

凌云是稀里糊涂的来到辽东,并且也是稀里糊涂的就成了一名明军的,想起来这个,还是比较感慨。

第二天一早,赵峥醒过来的时候,还是比较头疼的。他不胜酒力,自然喝多了撞脑子。这时候礼部来了个差官,让他预备着到礼部演礼后,等待召见。

匆匆忙忙的洗了把脸,用青盐漱了口就跟着去了。青盐是那个时代的牙膏,是不是有牙膏那么好使不知道,反正至少能够保证嘴里没有异味,牙齿不黄。

演礼这个事,说白了就是礼部的司官把见皇帝怎么行礼,君前如何奏对等规矩告诉前来见皇帝述职的外官。如果不这样,到了大殿之上,要是出了洋相,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赵都司很快就得到了见皇帝的机会,然后又把在礼部学的那些东西演示了一遍,感觉连说话都像是在背诵台词一样。出来以后,早就后背都汗透了,真紧张啊。

你说这紫禁城,哭也假笑也假。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回到客栈二话不说,告诉凌云,你收拾东西等着我。我去拜别恩师,然后咱们领了官服印信立刻返回辽东。

凌云去过北京,但没去过明代时候的北京,还真想转转玩玩,心说怎么这么着急就回去呢。哎,不过谁让人家是主官,咱只是亲兵呢,走就走呗。

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收拾的,说走就走,就是把店钱给结了就算完事。

两人打马扬鞭赶回辽东,结果在路上,还出事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