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优秀文集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
现代都市连载
《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是由作者“步千里”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总算有点用处了。”老孙氏急忙找媒婆去了。传出顾春立要定亲的风声后,顾梅朵就一直密切关注老孙氏的动静,就怕她对四房不利。她提醒一家人要小心老孙氏,重点请母亲看顾好两个弟弟,而她自己,在顾春立的事情没有尘埃落定之前,会一直呆在家里。顾梅朵正要去正房看看情况,她二伯母关氏着急忙慌,遮遮掩掩地来了。一进屋,关氏就给顾梅朵跪下了:“朵朵,求求你......
主角:陶非顾梅朵 更新:2024-07-16 23:04: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陶非顾梅朵的现代都市小说《优秀文集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由网络作家“步千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是由作者“步千里”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总算有点用处了。”老孙氏急忙找媒婆去了。传出顾春立要定亲的风声后,顾梅朵就一直密切关注老孙氏的动静,就怕她对四房不利。她提醒一家人要小心老孙氏,重点请母亲看顾好两个弟弟,而她自己,在顾春立的事情没有尘埃落定之前,会一直呆在家里。顾梅朵正要去正房看看情况,她二伯母关氏着急忙慌,遮遮掩掩地来了。一进屋,关氏就给顾梅朵跪下了:“朵朵,求求你......
“二哥,人参这东西,不好挖。这玩意它须子又多又长,如果挖断了,药效就会打折扣,所以,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哦哦,这么多说法。采药也不容易。”
陶非拿出砍刀,找了块木头做了把木头刀,然后用这把木头刀来挖人参。
“哥,我挖参,你继续采药材吧。”
兄妹二人各干各的。
陶非心里想,怎么就遇不到小人参苗呢,好往空间栽呀。她空间还留了一小块耕地,准备种些珍贵的东西呢。
等陶非挖好了人参,却找不到顾春远了。
“二哥,二哥!”附近找了好久,没找到。
陶非以这个人参坑为中心,五百米为半径,顺时针开始寻找。
走个二三十米,陶非就喊一两声。
正走着,陶非猛地停住脚步,怎么好像听到有声音呢。再细听听,又听不见了。
“二哥……二哥!”
喊完就仔细听,有声音,好像从地底传来的。
地-底?坑里?
陶非运用透视能力,重点勘察地表,看看是否有坑。
终于发现在一棵大树旁边,有一片茂密的灌木丛,在这片灌木丛中间,有个很深很大的坑。
坑里长满灌木,已经枯黄。灌木上边爬满了藤类植物,把坑顶盖住了,不特别注意真的发现不了。
陶非看了看四周,总感觉哪里怪怪的,也顾不得了,先救二哥要紧。
陶非艰难地扒开灌木丛,慢慢挤到坑边,试探着喊了一声:“二哥?”
“在……在的。”顾春远带着哭腔的声音从坑里传来。
陶非并没有马上过去,因为二哥的声音明显不对劲。如果不是受伤了,那么就是遇到什么情况了。
正常情况下,有人来找,肯定是大声呼救,而不是这蚊子一般的哼唧声,不细听根本听不到。
很快地,陶非就搞清楚坑里的状况了。看向坑里的第一眼,她就觉得这世界太玄幻了。
这是一个天然的坑,目测怎么也有三米半深,直径得有四五米。坑里灌木丛生,灌木很高,虽然这藤蔓覆盖下的灌木早就没了生机,可还是很坚挺的。
顾春远就掉落在坑边上,卡在灌木丛的缝隙中,灌木高大多刺,还有藤蔓植物缠住,周围又没有着力点,他根本动不了。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在顾春远的对面,和他同样处境的,还特么有一只熊!
一只壮硕的大黑熊。
顾春远和大黑熊面对面,他们之间的距离不到三米,顾春远能透过灌木的缝隙看到对面的大黑熊,因为这大黑熊实在太大,想看不见都难。
以大黑熊的力气应该能弄断这些灌木和藤蔓,但显然它的力量不够,可以断定,它不是受了重伤就是饿得没力气了。
顾春远和大黑熊对视着,估计他们心里都怕得要死,只是谁也动不了。
顾春远甚至都不敢大声呼救,就怕惹急了大黑熊,对自己不利。
那些灌木和藤蔓,不但密实而且有很多很大的刺在上边,顾春远身上都血淋淋的。
黑熊应该也差不多,只是,黑毛遮盖,看不出来而已。
陶非急忙从腰上解下绳子,这是上山必备的。
“二哥,你伤得重不重?别怕,黑熊应该不能动了。你抓住绳子,缠腰上,打个死结,我拉你上来。”
“好……好的。”看到妹妹来了,顾春远总算有精神说话了。接住绳子,快速缠腰上。
“好了。”
陶非开始慢慢向上拉绳子。因为藤蔓实在太多,顾春远双手还不断地扒拉缠住自己的藤蔓,把自己解放出来,好减少妹妹向上拉的阻力。
小说《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村民们看看里长,又看看族长,不知如何是好。
里长怒了,“顾大生,你是宁可让老四一家烧死,也不分家是吧?”
族长说:“好,没想到你这么心狠。既然你不要这个儿子了,村里要!
大家快救火!快点,晚了再烧了别的房子。”众人一齐救火。
顾老头也不是不想要这个儿子,就像陶非说的,四房真的是干活的主力,没了四房,还有几个人干活?
只是,死丫头已经把话说得那么绝了,就是救了他们,也离了心了,就当没生这个儿子罢。
里长和族长刚刚说话的时候,陶非就快速地拿掉蒙在家人头脸上的湿布,揉成一团扔背篓。
指挥家人:
“别站旮旯里了,快往脸上头上抹些黑灰,鼻孔多抹两下。”
大家马上行动起来。陶氏帮两个小儿子也弄好了。
等村民把顾家四房的人从火海中扒拉出来的时候,瞧这可怜的一家子哟。
顾老四整个人黑头黑脸,他抱着咳得直不起腰的二儿子,二儿子头发都烧没了,眼睛也睁不开了,一直咳个不停。
陶氏和陶非一人抱个孩子,把孩子脸朝下,放在腿上拍打着顺气,孩子哇哇大哭,陶氏也跟着哭。
陶非大哥不顾烧伤的手和胳膊,在边上帮忙。
顾家四房的人出来以后不久,房子就烧落架了,只有几根粗大的烧得漆黑的梁柁,架在泥墙上。
陶非猛咳了两声,顺手抹了一把乌黑的脸,走到顾老头面前,定定看着这个老头,“爷爷,你还是不同意分家吗?”
“妄想!”
“好。既然爷爷你不同意分家,里长爷爷,族长爷爷,我要断亲!
我们一家人已经坐在火堆里等死了,他们都没说搭把手把我们救出来,这是盼着我们死呢。我不要这样的家人。”
老孙氏不管不顾地冲过来,对着陶非就是一顿挠,可惜,陶非没让她近身。
老孙氏破口大骂,“该死的小贱种,遭雷劈的玩意,我还没死呢,就想分家,没……”
顾老头大喝一声:“闭嘴!”
老孙氏嘴巴一直动,气得够呛,却发不出声音。
清静了。
族长也是气急了,没见过这么狠心的人。
“开祠堂。”
顾家在下泰村算是大族,祠堂也很大。进了祠堂,拜了祖先。族长拿起笔墨,一挥而就。他是童生出身,写得一笔好字。
写好了断亲文书,一式四份,断亲双方各一份,族里一份,还有一份要去官府备案。
族长看了顾老头一眼,“这断亲书签了以后,你们就是两家人,以后互不相干,各自过日子吧。
签了吧,再摁个手印。”
陶非走了过来,给里长族长各鞠了一躬,“谢谢里长爷爷族长爷爷,辛苦了。”
又拉着父母和兄弟,来到顾老头跟前,跪下:“爷爷,最后再叫你一声爷爷,这声爷爷过后,我们两家再无干系。感谢爷爷养育之恩。咱们磕头。”
一家人都磕了三个头,站起身。
顾家四房终于自由了!
陶非看了看顾家所有人,冷冷地说:
“既然已经是两家人了,我警告你们,如果你们再来欺负我们家,我打死你们。我连死都不怕了,我还怕谁?我们现在可不是一家人了。
里长爷爷,村里哪有空屋子,我们一家人先借住几天。”
族长听到了,“咱们族里有。回头我找人帮你修修先住着。”
“谢谢族长爷爷。”
人多力量大,很快就收拾好了,一家人就搬了进去。
大家都知道他们相当于净身出户,什么也没有。于是把各家用不上的家什器具,送给他们,还有亲近些的人家,送来了一点粮食,毕竟都不富裕。
这样一对付,也能弄口吃的,不至于挨饿了。
陶非让家里人都记得,都有谁帮忙了,以后好还人情。雪中送炭的情谊,要永远记在心里。
没有被褥也不怕,好在现在刚刚入秋,也不算太冷,还熬得住。
绿意山庄
“少爷,那个凶丫头放火烧屋子,你说如果没人救,她一家人会不会烧死?”
“不会。”
“少爷,她胆子不小,和老宅断亲了,看她有事还有谁帮忙。”
“她不需要帮忙,她怕拖累。”
吃过晚饭,陶非从空间里拿出一只野鸡,装背篓里,和大哥二哥来到里长家里。她有意识地锻炼两个哥哥,条件允许,做事情就带上他们。
“里长爷爷,这只野鸡是我打的,送给你尝尝鲜,别嫌弃。我是有事请你帮忙。”
里长本来不想收,他们刚刚出来住,比较困难。听说有事要他帮忙,忙问什么事。
陶非忙说:“我们打算盖房子,想找里长爷爷买块宅地。我家兄弟多,想买块大的。不知道要多少银子。”
“你们有钱吗?”
“里长爷爷,现在我家一文钱也没有,但我会赚钱的。我就想知道得用多少钱。”
“宅地一般都是不能耕种的地,所以也不贵,二亩的话,也就一两银子。你们想在哪里盖房子?”
预谋分家很久了,宅基地也早就看好了。陶非回答说:
“里长爷爷,我想在村西南靠近河边的地方盖房子。一来那里是荒地,应该便宜些,二来那里地方大,三来,也离顾家老宅远些,不想看到他们。”
里长自动脑补,应该是想离顾家远些,看给这些孩子伤的。
顾大生个糊涂蛋,这小丫头一看就是个能人,将来恐怕是个有出息的,顾大生你将来肯定会后悔的,蠢蛋。
“行,等你要盖的时候,想要哪里,爷爷卖给你。”
“谢谢爷爷。我们走了。”
“去吧去吧。”
里长回头对老妻说,“以后这孩子有什么难处,能帮就帮一把,这孩子会有大出息。”
里长奶奶点头答应。
……
“爹,从明天开始,我们四个进山打猎,攒钱盖房子。娘就在家里照顾小四和小五。”一家人都开心地听从陶非安排。
第一次打的猎物拿到万阳镇上卖。因为离山近,这里的野物不值钱。
陶非就卖了几只野兔,买了些粗米回来,别的猎物又拿回来。准备到县城卖。
现在天不热,不怕猎物坏掉。当然陶非是偷偷放空间里了。
攒了三天的猎物,陶非准备去县城。
天一大亮,一家人就起来了,借个板车,装好猎物,带上水和干粮,陶非就和二哥赶往县城。二哥走得快。
陶非仍是作男孩装扮。
到了城门,交了两文钱的税,进城了。
陶非找了个不热闹也不偏僻的地方,让二哥等在这里,她想找找丁彭和小良子,打听一下哪里好卖。
“糖哥哥,糖哥哥!”
陶非一看,这不是小良子吗?身边还跟着四五个小乞丐,其中就有丁彭。
“你们来得正好,有事找你们。”
小说《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为您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