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秋日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精品全篇

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精品全篇

喝口茶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现已上架,主角是陈元朱元璋,作者“喝口茶”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洪武大臣们更不用说,看自己家陛下简直跟看亲爹一样,看的朱元璋背后汗毛都竖起了不少。……天幕视频并没有因为王振大快人心的死亡而结束。显然,属于朱祁镇的“史诗”还远远没到头呢。随着樊忠渐渐倒下,画面也如水波纹一样缓慢的消散。背景音乐也慢慢走到了尾声,不再慷慨激昂,而是宛如流水一样缓缓的叙述者哀伤。......

主角:陈元朱元璋   更新:2024-07-12 21:0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陈元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精品全篇》,由网络作家“喝口茶”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现已上架,主角是陈元朱元璋,作者“喝口茶”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洪武大臣们更不用说,看自己家陛下简直跟看亲爹一样,看的朱元璋背后汗毛都竖起了不少。……天幕视频并没有因为王振大快人心的死亡而结束。显然,属于朱祁镇的“史诗”还远远没到头呢。随着樊忠渐渐倒下,画面也如水波纹一样缓慢的消散。背景音乐也慢慢走到了尾声,不再慷慨激昂,而是宛如流水一样缓缓的叙述者哀伤。......

《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精品全篇》精彩片段


“好样的!樊将军实乃我等大恩人,替我等解了心头之恨啊!”

张辅等人更是狠狠出了口气,亲眼目睹自己战死沙场的冲击都淡了不少。

宣德皇帝朱瞻基更是拍案叫好,甚至拿出了玉玺开始拟制。

“樊将军乃我大明护国大将,为国尽忠而死,可敬可叹,朕必要大大嘉奖!樊将军可有什么想要的,只管对朕说!!”

樊忠大惊失色,连忙无奈的摇头。

“承蒙陛下厚爱,臣实在是不敢受啊,那是未来的我所作的功绩,现在的我还什么都没做,怎么敢腆颜接受陛下赏赐呢!陛下万万不可啊!”

朱瞻基拗不过樊忠,只得作罢。

不过宣德皇帝还是留了个心眼,悄咪咪的把天幕上出现过的那些忠臣全都牢牢的记住,决定日后找机会大大的重用!

洪武王朝和永乐王朝也是狠狠的出了口憋屈气。

两位皇帝的精神都因此肉眼可见的都矍铄了不少,让太医和大臣们也是松了一大口气。

经过朱祁镇的刺激,让大臣们对自己家皇帝的不满直线下降,就连平常要求最为严苛的文臣都看自己皇帝顺眼了不少,只觉得哪里看着的舒心!

永乐大臣们心道自己家皇帝不就是爱打仗了点吗,让他打!使劲打!朝廷没钱了他们做大臣的就是得努力点替自己家陛下多赚钱啊!怎么能让陛下为这点小事儿发愁呢,做大臣要学会主动替陛下分忧才是啊!

洪武大臣们更不用说,看自己家陛下简直跟看亲爹一样,看的朱元璋背后汗毛都竖起了不少。

……

天幕视频并没有因为王振大快人心的死亡而结束。

显然,属于朱祁镇的“史诗”还远远没到头呢。

随着樊忠渐渐倒下,画面也如水波纹一样缓慢的消散。

背景音乐也慢慢走到了尾声,不再慷慨激昂,而是宛如流水一样缓缓的叙述者哀伤。

在虚化般的背景里,身着明军铠甲的大将迎着大雨满脸悲怆自嘲,然而苦楚和悲痛却像是从他的骨头缝里透出来的一样。

“二十万人啊……二十万人啊!!这叫什么事儿啊!!!”

就在此时,熟悉的震动响起,天幕四周的血红小龙发出凄厉的叫声,飞快的盘旋了起来。

天幕上的画面也黑了下去,几行大字紧跟着浮现出来。

检测到后世诉求波动,触发隐藏题目!

问:关于土木堡之变中,明朝大军究竟有多少人后世始终存在争议,那么,以下哪个选项是后世流传最广的说法呢?

选项一:明军二十万,瓦剌十万。

选项二:明军三十万,瓦剌五万。

选项三:明军二十万,瓦剌两万。

选项四:明军五十万,瓦剌两万。

天幕前的众人见状,立刻纷纷坐直了身体。

再次出现这种有机会能窥见后世一二的题目,众人自然大喜过望,但是喜悦过后仔细的定睛一看,不由得又是此起彼伏倒抽冷气声。

汉武帝刘彻匪夷所思的瞪圆眼睛,指着天幕的第四个选项道。

“不是,其他的朕就不说什么了,这第四个选项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五十万打两万还特么打输了,这可能么?!真有人相信啊!!”

霍去病脸色黑的跟锅底一样,几乎稍稍设想一下那个选项,就眼前一黑。

“五十万打两万人,已经不是任何军事天赋能弥补的数量差距了,根本就不可能出现这种事!真要有这种主将不如还是丢娘胎里回炉重造吧!”


秦始皇年间。

嬴政冷哼一声,森然的盯着天幕。

“罔顾先帝政令,自作妄为的废黜叔叔,逼死先帝爱子,真是个小畜生!”

嬴政一甩袖子,怒声斥责。

“还好不是我大秦的后代,否则朕定要把他大卸八块!!”

蒙恬在一旁拱手跪地,恭敬道。

“陛下龙威深重,子嗣们也互相友爱,扶苏公子更是罕有的仁德,自然绝不会出现这等事端,臣恭贺陛下。”

扶苏连忙紧跟着行礼。

“父皇,儿臣对弟弟妹妹们爱重还来不及,绝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的,还请父皇宽心!”

嬴政嗯了一声,皱眉瞥了扶苏一眼,抚了抚袖子没再说什么。

他当然相信扶苏绝不会做出这种事,毕竟他的性子与其说是仁德,在他眼里更不如说是优柔寡断甚至有些软弱!

这样的品德其实是不适合做一国之君的,仁德可以是国君治下的手段,却决不能是国君的品格。

嬴政心道,若是把扶苏放在自己儿时群狼环伺的处境,只怕他早就被吃的连骨头都不剩了!

但矮子里头拔高个,对比他其他的那些儿子们,扶苏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有他留给扶苏的那些班底,至少够他做一个老实本分的守成之君了。

……

天幕之上,视频继续播放。

画面转回到朱棣和众臣子处。

那位雄武的帝王闭着眼睛深深的吸了口气,从牙齿缝里一字一句的吐出话来。

“老子当年装疯卖傻,硬生生在猪圈里吃了几年的猪屎!才把这天下给拿了下来!!”

画面再次一转。

一个眼熟的男子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跌跌撞撞的走着,分明穿着王爷制服,但却破烂的四处沾染着腥臭万分的猪屎,周围人等无不嫌恶的让开道路。

偏偏那男子恍若未察觉一般,满脸癫狂痴呆的大喊大叫,口中说着无人能懂得话。

走着走着,他便像是走累了一般一头扎倒在地上,全然不顾满地都是脏污烂菜叶子,发出呼噜呼噜震天响的打呼声。

天幕下的众人仔细定睛一看,此人不是旁人,正是那位上一秒还眼如鹰隼,壮如雄狮一般的永乐大帝朱棣!

这是怎么回事?朱棣就算再不济时也是一位王爷,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沦落到这般田地啊。

同样的不解萦绕在天幕下的无数人心中。

但也有不少聪明人,如李世民刘彻这等帝王,眼睛一眯便明白了朱棣为何如此。

大秦。

嬴政厌恶的皱起了眉头,满脸不快。

“哼,难怪此人要造反,若胆敢有人把朕逼到此种境地,不株了他的九族朕不能泄愤!!”

这副狼狈的场景让嬴政不可避免的想到了些许自己儿时的经历,虽说不至于这般凄惨,但寄人篱下的日子哪里会好过?

就连路边的狗经过了都敢对他叫两声!

自然,嬴政手握权力之后那些曾经欺辱过他的家伙他一个都没放过,全都给活埋了!!

天幕继续播放。

画面一转,有二人隐藏在暗中冷眼看着朱棣,似乎在琢磨犹豫着什么。

甚至有人经过时踩到了他的手掌和头发,而那正呼呼大睡的乞丐般的男人仿若未觉,就这样直直的睡了足足一天一夜没有睁眼。

画面再次一转。

炎炎夏日,毒辣的太阳把地面烤的滚烫。

而有燕王府中却升腾着火苗。

朱棣嘴角流淌着口水,仍旧是那副痴呆的做派,在他面前摆放着一个燃烧着火苗的炭盆,而他自己裹着厚厚的被子颤颤发抖的凑在火苗面前,口中嘟囔。

“冻死我了!”

这是个真正的傻子!

暗中盯着他的人于是都惊呆了,得出这个结论后这才彻底放下心来,转而离开。

永乐年间。

朱高炽咽了咽口水没敢说话,一旁的臣子们纷纷对朱棣投去了敬佩不已的目光。

难怪当年朱棣能单枪匹马带着八百府兵就打出天下,实乃狠人也!

朱棣脸皮抽了抽,脚指头抠进了地面,心里头几百句脏话憋的难受。

尼玛的这天幕也不知给人留点面子,当年的黑历史当着全天下人的面这么掀出来,他朱棣不要脸面的么?!

纵然厚脸皮如朱棣,也不由得感到了几分挥之不去的尴尬。

洪武年间。

朱标此时脸色羞愧的恨不能钻进地缝里去了,他愧疚不已的走到了朱棣的面前抓住他的手道。

“老四,是我对不住你……”

朱棣张张嘴,刚想说什么,一道暗藏着风暴的声音便淡淡响起。

“允炆……老大,这是你的孩子。”

朱标闻言脸色刷白一片,扑通一声便跪了下去,狠狠的磕头。

“是,父皇,允炆是孩儿的孩子,是孩儿教子无方,还请父皇责罚!”

朱元璋语气莫测。

“哦,既然教不好,不如直接掐死了事,左右老朱家也不缺这一个孩子。”

群臣惊恐不已,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他们都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老臣,对朱元璋自然是了解的,听出朱元璋此时怕是真的动了杀意。

他是真的打算宰了朱允炆!


而能看懂的人则是心头大震,连连叫好!这个决策恰到好处,那个决策就该如此!原来这里还能这么做!

细化的暂且不论,于谦此时的所作所为归根结底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多方运筹解决了两大难题。

一个是军队,一个是粮食。

在主力部队全都埋在了土木堡的当下,于谦软硬兼施,多方周转,最终竟然在这般困难的情况下重新拉起了十万大军!

虽然这些军队大多都是预备役和后勤人员,但此时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另一方面,于谦显然不是王振那种会眼睁睁看着军队饿死的蠢材,但主力部队出发时已然带走了北京的大部分储备粮,粮食从哪里来呢?

这就不得不说于谦的睿智和聪明了,他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

“受召进京的军队从通州入京,士卒各取粮,运送至京城。”

通州是当时离京城最近也最大的粮仓,粮食虽多,但人手不足也很难短时间内运入京城,人数众多的军队恰在此时解决了这个问题。

就这样两个看似简单的举动,却把北京城的一盘死局硬生生的盘活了,不仅如此,他还反过来利用了劣势转化为了相对条件下的绝对优势!

多么聪明的于谦,多么勇敢的于谦啊!

国之将倾,力挽狂澜,此乃国士无双!

天幕之前。

洪武王朝和永乐王朝从君王到臣子无不热泪盈眶,激动万分的不断抹眼泪。

“好啊!好啊!好啊!”

朱棣颤抖着双手,连着说了三声好,如此也难以平复心头的激荡。

“于先生挽大厦于将倾,对我大明王朝有救国之恩,堪为国公之位啊!!”

朱棣鲜少对人用如此之高的评价,但是此时臣子们却无一反驳,因为于谦值得!

洪武王朝。

李善长激动的胡须都在哆嗦。

“于先生这几番举动,实乃妙中之妙,若将吾放在那般境地之中,绝不可能再想出比这更加绝妙的办法了!吾自愧不如也!”

朱元璋舒畅的大笑了起来,欣赏无比的看着天幕中的于谦。

“能让朕的李丞相都说出自愧不如的话,于先生实乃大才中的大才!不过朕认为于先生再高的评价也值得!我大明后世子孙都应该牢牢记得当时当日于先生的救国之恩!!”

宣德王朝。

比起洪武和永乐二朝,宣德王朝显得更为激动万分。

因为他们真的拥有一个于谦啊!

宣德皇帝朱瞻基更是高兴的挥舞着手臂,一点也顾不上皇帝的威严形象了。

“于先生大才啊!竟然能在如此困境之中妙手回春打破僵局,这是国家的支柱啊!千百年来也难以出一位于先生这样的臣子,没想到竟然是出在我宣德年间的!朕高兴啊,朕实在是太高兴了!”

杨士奇和杨荣邝埜等人也感叹不已的看着天幕,心中欣慰不已。

于谦是他们一力举荐提拔上来的,素日里他们虽说一直对于谦赞不绝口,笃定他的未来必然位极人臣。

但无论如何他们也很难想象于谦能在遇到这样艰难的困境时居然还能临危不乱力挽狂澜!他成长的比他们想象的还要优秀!

朱瞻基正发愁杨士奇等人年纪也大了,日后朝中恐没有能接班之人,没想到老天爷这就送来了这样一位治世能臣!朱瞻基如何能不双眼放光呢!


朱棣冷笑了一声。

“好一个幸运的小子,可惜朕不能亲手宰了他了,真是遗憾!”

“传朕的旨意!把天幕上这太监的面貌给我画下来挂在朕的藏宝阁里,后世若他还有胆子敢出现在宫中,便抓起来千刀万剐,诛其十族!!”

朱棣面色森然,狠辣无比!

宣德年间。

素来仁慈的明宣宗朱瞻基眼中都闪过怒火,骤然拍桌而起。

“好胆!王振……王振,朕怎么有些耳熟呢?”

杨士奇皱眉思索道。

“陛下,臣对此人有些印象,似乎是祁镇殿下身边伺候的太监,与殿下很是亲厚。”

朱瞻基面色冷了下来,森森道。

“把人给朕抓来!别让他跑了!”

始皇帝年间。

嬴政眉头一皱,不屑的冷哼一声。

“真是废物皇帝!堂堂天子,竟然让这么个没根的畜生在皇宫里作威作福!能让区区一个太监祸乱王朝,皇帝臣子从上到下都是废物!”

赵高在一旁脸色微微僵硬,默默不语。

嬴政傲然道。

“哼!我大秦王朝就绝不可能出现这种蠢事!”

……

天幕之上。

血红大字如水波一样消散,紧跟着新的画面浮现出来。

面容稚嫩的帝王满脸轻浮傲慢的叉着腰仰头。

“我要像我爹我太爷爷一样,做一个有军功的皇帝!”

他得意洋洋的指着帝皇的宝座,对满朝文武高声宣扬。

“一个小小的瓦剌,竟敢伤害我朝臣民,敢伤害我大明的臣子,简直是耻辱!恐怕那些瓦剌小丑,非得等我大明朝出兵,才知道什么叫王者之师,雷霆之怒!”

“此番御驾亲征,不破瓦剌朕就不回来!”

满朝文武寂然的垂着视线,脸上满是隐忍和无可奈何的哀戚。

谁都知道这是场孩子般的玩闹,谁都知道打仗不是游戏,可皇帝意已决,无人能拦住他了。

但要说朱祁镇愚蠢,他却又为自己添了无数道保护符。

“张辅,你随大军保驾出征!”

英国公张辅走出来,这位忠诚的武将哪怕帝王昏聩,也仍旧愿意为大明出最后一分力气。

“遵命。”

朱祁镇又陆陆续续的点了不少臣子保驾出征。

成国公、兵部尚书、户部尚书还有无数的内阁成员,加起来竟有五十多个。

朱祁镇就这样,带着王朝的大半数精英出征了。

血红的大字再次浮现,那字迹仿佛是真的被人鲜血染就,幽暗深沉。

土木堡之变由此而始,悲剧的乐章已然划开了序幕。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瞪圆了眼睛,不敢置信道。

“不是,这小皇帝再怎么乳臭未干也未免太荒谬了吧?打仗带几个将军不就得了?带这么多朝臣干嘛?平常还不嫌烦啊!”

天策上将百思不得其解啊,要是他御驾亲征指定把这些朝臣有多远甩多远!

换到自己身上带入一下,他疯了才会带着魏征这货去打仗呢!平常挨骂还不够,出去撒欢还得挨骂,没病吧!

李世民搓了搓自己的胳膊,把竖起来的汗毛往下扒拉了扒拉,狐疑的看向屏幕。

“再说了,文臣大多身娇体弱的,带去战场上他们能受得了么?万一死在外边了算谁的?也不怕言官的笔杆子把他吃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忽然像是意识到了什么一样,浑身一震,一股匪夷所思慢慢涌上了心头。

“不会吧……”

汉武帝年间。

刘彻满脑袋的问号,一旁的卫青和霍去病也没好到哪里去。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畜生!畜生!畜生啊!!他怎么敢的?!他算个什么东西,堂堂帝王拨了二十万大军陪他一个阉人返乡?!滑天下之大稽!古往今来几千年都没有这样荒谬的事儿!”

朱元璋几乎咬碎了后槽牙,气的眼前一阵一阵的发黑。

“朕便是把他活剐了丢进油锅里烹饪也难消心头之恨!!”

“陛下息怒,万万以龙体为重啊!”

太医急匆匆的候在一旁,虽说此时该以陛下龙体为重,但哪怕是他们也被视频内容气的龇牙咧嘴的。

永乐年间。

朱高炽哪怕不会带兵打仗,也被王振这阉人的胆大妄为给惊呆了,就连他看到这一幕都有点血气上涌。

“爹!”

紧跟着朱高炽猛地意识到了什么,连忙回头去找朱棣的踪迹。

“混账啊!!给朕杀、杀……”

此时的朱棣已经气的眼冒金星骂都骂不出来了,哆嗦的一只手扶着柱子,一只手指着天幕上的王振和朱祁镇二人。

朱高炽吓得面无血色,连忙高喊。

“爹!你没事吧!太医,快传太医啊!!”

宣德年间。

身为唯一有出气筒的王朝,宣德君臣恨得眼眶冒血,从君王朱瞻基到武将文臣纷纷上前去狠狠给了王振两脚。

“小人!”

“该死的奸佞!”

“胆敢蛊惑君王,你怎么不去死!”

王振不断的惨叫,口中还不甘心的狡辩。

“陛下明鉴!我什么都没做啊!您不能这么对我,祁镇殿下不是您最宠爱的孩子么?您这么对我,祁镇殿下肯定会难过的啊!!”

张辅狠狠给了他一耳刮子,咬着后槽牙怒吼。

“放肆!陛下面前有你一个卑贱的阉人说话的份么?!”

“取朕的佩刀!!”

朱瞻基深吸了口气,眼睛通红的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字。

在王振惊恐万分的眼神中,朱瞻基淡淡的抽出了雪亮的长刀,在眼前慢悠悠的比划了两下。

“你说,朱祁镇是朕最宠爱的孩子?”

朱瞻基眼中冷光闪烁,手起刀落从王振的身上狠狠片下了一块肉。

“啊啊啊啊啊!好疼,好疼!疼死我了啊!”

“那朕说,他现在不是了。”

朱瞻基脸色森寒,看向王振的眼神与看向一摊死肉没什么区别。

“这一刀,是朕替爷爷砍得,永乐一朝还没有你这个废物,算你幸运,否则,爷爷的手段只会比我更加狠辣。”

“这一刀,是替太爷爷砍得,太祖伟业是你一个阉人有资格动的么?”

“这一刀……”

一刀接着一刀,惨叫声也一道高过一道。

然而宣德君臣都堪称冷酷的盯着王振被刀刀片肉,只觉得哪怕是这样都不算解气!

“来人,给他用上最好的金疮药,别让他死了。”

直面了朱瞻基那居高临下仿若看死人一样的眼神,王振才终于在无边的疼痛中后知后觉的哆嗦恐惧起来。

原来,面对贵妃时温情脉脉的不是皇帝,面对朱祁镇时父爱无疆的也不是皇帝,面对宫人时宽和仁慈的仍不是皇帝。

眼前这个为维护江山社稷,祖宗基业,黎民百姓而可以舍弃一切变得冷酷无情的,才是皇帝。

这是他迟来的,对翻云覆雨便可掌握他生杀大权之人的敬畏。

……

天幕之上,视频继续播放。

“你说什么?!”

大明将领樊钟不敢置信而又怒火朝天的怒视着王振。

那得意洋洋而又面白无须的太监此时在他眼里何等的面目可憎!

“咱家说,让你带兵改道,去我王振的家乡蔚县!陛下说了,要去那儿体察民情!”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天幕之下。

汉武帝年间。

刘彻跟着视频代入感极强的跳着脚嗷嗷叫。

“这太子行不行啊?他知道个屁!听听他说的那什么混账话,什么叫挑个软柿子捏捏得了?身为武将要是就这点出息趁早完蛋得了!”

卫青和霍去病也义愤填膺的附和。

“就是!要打就要挑最强的去打!把强的打服气了,弱的自然就不敢放肆了,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刘彻紧跟着下定论。

“这太子不行!误国啊!”

桑宏羊等文臣在一旁跟着头大,劝谏道。

“陛下息怒,各朝代国情不同,亦不可同日而语啊。”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嘴撅的差点能挂油壶,一边还骂骂咧咧的。

“这小子怎么回事?还太子呢!他以为谁封他做的太子?居然跟群臣站在一边也不跟他亲爹一边!不孝子,不孝子!”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见状立马见缝插针。

“没错啊陛下,如此看来,太子监国一事实在不可取啊!”

李世民眉头蹙了蹙,不情不愿的勉强放下了这个念头。

“行吧。虽说如此,承亁确实是还有许多不足,给他再多找一个太傅,每日的课程再多加两个时辰!”

魏征点头应是。

“敦促太子于国乃是好事,陛下能想通最好了。”

东宫,李承乾又连着打了几个喷嚏,心中莫名的涌上了一股不祥的预感。

秦始皇年间。

嬴政不耐的皱着脸,冷森森道。

“他这皇帝当的什么?太子臣子居然都敢对皇帝的决定有意见?简直不知死活!皇帝的权柄莫非是笑话不成?!”

赵高笑眯眯的奉承。

“陛下,不是所有的帝王都像您一样的,想必这些后世的帝王早就不可与您现在同日而语了吧!”

嬴政冷冷的哼了一声。

“群臣暂且不论,看来立太子的事情暂时可以不用考虑了,人只要手里握了一点权柄,怕是就开始痴心妄想了。”

他绝不会允许有人分走他的权柄,哪怕只是那么一点点机会。

……

天幕悠悠然继续播放。

属于战场的雄浑歌曲终于缓缓落幕了。

换句话说,这部属于朱棣的史诗赞歌也要落幕了,因为朱棣的一生是属于战场的,生于战场,亦死于战场。

运河湍湍流淌,永乐大帝华府龙袍站在船只的甲板上含笑看着四面八方,在他身前,是恭敬的携众多海船归来的郑和,在向他禀报着这一路的见闻和所得。

百姓的渔船间或也能在运河的岸边三三两两的停靠着,人人眉目舒展,安居乐业。

金色的光芒慢慢的环绕于画面四周,隐约有龙腾虎啸之声。

裹着金边的水墨画大字慢慢浮现。

疏通运河,六下西洋,促使国内南北通商,经济发展,大明由此国运愈加昌隆。

画面如百叶窗一般慢慢划过。

堆积成山的书籍摆放在四面八方的桌子上,身着璀璨龙袍的帝王低头翻看着其中一部,一旁跟随着的是负责修书的一众文臣,无不拜服。

《永乐大典》这部名留青史的百科全书由此修筑。

这一页于是再次翻过。

威武雄浑的皇城俯瞰图如画卷一般慢慢铺展开来,帝王携带无数臣子站立在宫门前方不远处,目光悠悠,仿佛昭示着一个新篇章的展开。

迁都北京,太子朱高炽留守南京,天子朱棣亲自镇守北方,设王都于此,震慑北方蛮蒙,此乃天子守国门!

古道黄沙,西风瘦马。

雄武帝王终于走不动了,发出了老牛拉风箱一般的喘息,终于在马背上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在他面前是还未抵达的王都,在他身后是瑟瑟发抖的蛮夷,北风哀嚎,仿佛在为这位传奇一生的帝王送葬。

病逝征途,享年六十五岁,庙号太宗(后嘉靖年间改为成祖),谥号——文皇帝。

洪武年间。

伴随着天幕一帧一帧的闪过,洪武君臣几乎看花了眼睛。

不少殚精竭虑的老臣都没忍住用袖子小心翼翼的抹掉掉下来的泪水,有些哽咽。

身为创造王朝的老臣,他们亲眼看到了后辈带领着王朝走向兴盛,如何能不激动,又如何能不高兴!

臣子高兴,身为帝王的朱元璋只会更高兴!

亲眼看着自己的王朝强盛,他怎么可能会不高兴!

“好孩子,快过来爹爹这里!”

他难得不再绷着脸,堪称和颜悦色的朝着朱棣挥了挥手,让他来自己的身边。

朱棣下意识恍恍惚惚的朝着从来没对他这般温柔过的爹爹小跑过去,像是做梦一样。

“老四,爹今天真高兴!此前爹总是太关注你哥哥,把你忽视了,你不会怪爹吧?”

朱棣连忙摇头,急急道。

“爹爹没忽视过儿子,对儿子也很好,儿子怎么敢怪爹爹!”

朱元璋面露笑容,摸了摸朱棣的脑袋,神色柔和。

“老四,你是个治国理政的好苗子,做的比爹好,爹高兴!日后你多来皇宫陪陪爹,也趁早了解了解咱大明王朝的基底!”

朱元璋这话一出,众大臣纷纷倒抽了一口凉气,心中暗道,这天恐怕是真的要变了啊!

老爷子这可是首次展露出对除朱标之外的皇子的看重!

不过众臣子又想到了天幕之上的内容,又觉得这样仿佛才是理所当然的。

那样一位文治武功样样杰出,一手带着大明走向巅峰辉煌的帝王,怎么可能会不看重呢?与之相比,哪怕他是一位被逼的造反才上位的帝王,都像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了,反正江山总还是落在他老朱家手里的。

众臣心绪复杂至极。

试问换做他们自己,若是后代儿孙里有这么出息的,他们恐怕得小心翼翼的捧在手心里,比起老爷子的喜爱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天幕之上继续播放。


随着徐珵的倒台,石亨和曹吉祥等人也陆陆续续的被朱祁镇宰了。

事实上,这二位仁兄死的都不冤。

石亨此人,许是因为曾经的战败经历,格外在乎他人的眼光,哪怕是后来的大捷也没能让他完全找回自信,这段经历根深蒂固在他的骨髓里,后来也成了他的催命符。

有一次,为了向属下证明自己很有权势在皇帝面前很说得上话,他大摇大摆的带着两个小军官进了皇宫面见皇帝,言辞间随意至极的让皇帝随便给自己的这俩属下升个官做做。

你当升官是买菜么?说封就封!况且你是皇帝还是我是皇帝,君臣的规矩都让你扔到屁股后面去了么?!

朱祁镇脸都青了,最终还是隐忍道。

“这事儿不急,下回再说吧。”

偏偏石亨不依不饶,不但瞧不出皇帝脸色,还非要朱祁镇当场下旨。

“别下回了,就现在吧!”

可想而知,朱祁镇当时是答应了他,但这样的事越堆越多,终于有一天,忍无可忍借了个引子把他给宰了。

而曹吉祥此人,就不必过多赘述了。

他被宰了的理由很简单,就两个字——造反。

他一个太监哪里来的胆子无人知晓,但显然他不会是历史上成功的那个个例。

至此,拱卫朱祁镇上台的人,也被他杀完了。

朱祁镇曾经因为他们的煽风点火杀了于谦,杀了无数与他们有仇的国之忠良,可事到如今却又自己把刀兵指向了他们。

因为王振,二十万大军死和百官死的像个笑话,因为徐珵和石亨等人,于谦和国之忠良们死的又像是个笑话!!

若无朱祁镇的纵容,这些阴沟里的臭虫本来一辈子都没资格站上那样的舞台,手握那样的权利!

天下何辜!!

宣德年间。

朱瞻基双眼猩红的掐着小朱祁镇的脖子,怒吼道。

“你睁开眼睛给老子看看!杀了于先生,就留下了这么一批国之蛀虫,臭水沟里的老鼠!!老子那么多年培养出来的忠臣良将都被这些臭虫给祸害完了!!”

“你是皇帝啊!!你是皇帝啊——!!你知道什么是皇帝么……”

朱瞻基几乎落下泪来,脸上满是哀莫大于心死的悲怆。

小朱祁镇憋气憋得满脸青红,泪水汩汩的落下。

“爹、爹……别杀我,我不想死……”

“你不想死,我大明的百姓难道就想死么?我大明的忠臣难道就想死么?!!”

天幕上。

画面渐渐消散,朱祁镇的一生轨迹如走马灯一样一帧一帧的回放,几行水墨大字像是注解一样在一旁浮现。

【大明何其不幸得了一个朱祁镇,仁宣二帝之后,文治昌盛直逼盛唐,武运昌隆不逊汉武,大明本该因此踏上迅速发展的列车!】

朱元璋和朱棣眼前一黑,只觉得跟被人掐住了脖子一样呼吸不上来。

“逼崽子!个逼崽子啊!!”

【朱祁镇何其有幸生在大明,前有他爹留给他的雄厚班底,才经得住他霍霍,后又有他儿子朱见深上位给他收拾烂摊子,这才没让他做了亡国之君。】

朱瞻基呕出了一口鲜血,眼睛通红的狠狠甩了朱祁镇一巴掌。

“我幸你麻痹!老子留给你的江山不是让你霍霍的!!老子做梦都没想到这样的班底都能让你差点给玩的亡国了!!你真是泼天的大本事啊!”

【就像是一个运动健儿正准备跑起步来,却摔断了两条腿一样,他的往后余生都要不断的舔舐这道沉重的伤口,哪怕愈合了也几乎再没有跑起来的可能——王朝也是如此。



于谦沉稳而富含威严的话语宛如旁白一般响起,那声音冷静沉着,仿佛一个巨大的手牢牢的撑在听者的身后,给人以无尽的力量。

【“九门为京城门户,现分配诸将守护,如有丢失者,立斩!”】

【“安定门,陶瑾!”】

“末将在!”

被点到名字的小将毫不犹豫的阔步而出,转身大声吼道!

“全军列阵!随我一起死守安定门!”

“是!!”

恢弘而又磅礴的嘶吼声坚定的给予回应!

【“东直门,刘安!”】

“末将在!”

【“朝阳门,朱瑛!”】

“末将在!”

……

镜头随着于谦的话语拉近到每一个将军的身侧,无声的记录着这一切。

于谦一个一个的将城门的坚守任务分配出去,到了第九个,也就是最后一个时,他停顿了一下,随即语气更加坚定铿锵!

【“德胜门,于谦。”】

众臣子惊了一下,愣愣的看着于谦。

谁都知道这次守城绝不是玩笑,一旦开始打仗,那就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与玩命也没什么分别了。

明明还有别的武将可以用,明明他可以坐镇城中指挥,但他仍旧是选择了最危险的前线,与将士们一同直面瓦剌这匹野兽!

何等勇气!何等忠义!

众臣彻彻底底的对于谦心悦诚服了。

此时的瓦剌还不知道,他即将面对的不是如他想象中的一盘散沙,而是一盘被于谦这瓢水牢牢联结在一起的恐怖流沙!!

屏幕前。

历朝历代都被这股破釜沉舟的磅礴气势镇住了。

所有人都惊叹无比的看着天幕,心中涌起汹涌澎湃的情绪来。

勇气,团结,坚定,无畏……

无数优秀的品质在这一支尚且稚嫩的军队身上尽皆彰显!

汉武帝年间。

刘彻不再歪歪斜斜的躺在龙椅上,而是站直了身体,无声的对屏幕中的军队示以尊重。

他神色复杂无比,慨叹一般道。

“这一支军队的许多将士也许都没来得及上过战场,但毫无疑问已经拥有了王者之师的品质!”

“于谦此人,不仅仅是一个极为卓越的谋略家,更是一个可怕的调z教者!”

汉武帝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幸而,吾不会与此人为敌,否则将必成吾心头大患也!”

唐太宗年间。

“此战,结局已定。”

李世民盯着屏幕,淡淡的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程咬金和尉迟敬德等武将也不再聒噪,而是沉默的站着,给予自己的尊重。

“可惜了啊……”

李世民有些贪婪的将视线在于谦身上上下梭巡了一遍,恋恋不舍的叹息。

“于谦此人若是生在我朝,朕必将给予他国相之位!不知道大明愿不愿意割舍啊……朕可以拿魏征跟他们换啊!”

魏征顿时火起,眼神宛如要吃人一般怒瞪了过来。

“陛下!您最好是在开玩笑!!”

李世民咳嗽了一声,面色迅速的一整,肃然道。

“当然了!朕最是离不开魏卿了,怎么舍得跟人家换呢!!别说是区区一个于谦了,就算是刘禅拿诸葛亮来朕也不换!!!”

……

天幕之上。

于谦神色肃杀,语气定定的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

“吾等出城之后,立刻关闭城门,擅自放入城者,斩!”

此战,没有退路可言!

他输不起,大明也输不起!

也先带着军队前来时,已经凭借丰富的军事经验发现了眼前这帮人气势上的不同,他们都是来玩命的。

他心里有些发怵,不想和这样一群亡命徒打,但是已经走到了这里,若是被敌人吓得不战而逃,那才是丢人丢到老家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