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纪书瑶沈振的现代都市小说《从此卿卿在心头全文阅读》,由网络作家“糖炒小鹿”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纪书瑶沈振是穿越重生《从此卿卿在心头》中出场的关键人物,“糖炒小鹿”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别人先下手才行。......
《从此卿卿在心头全文阅读》精彩片段
“燕子好可怜哦!”
“可是牛乳燕窝也很好吃怎么办?”
纪欣怡听了沈云舒的话,皱着眉头看着碗里的牛乳燕窝,陷入了纠结。
“呵,有意思!”
另一边一道略带痞气的轻笑声响起,怡安郡王起身,向女眷的方向拱了拱手,声音透过屏风传了过来。
“敢问刚才作诗的娘子是?”
沈云舒起身行了个半礼,“镇北王府沈家,沈云舒。”
“原来是云舒县主,久闻县主才貌双全。只是坊间传言,皆说云舒县主是个冰山美人,今日一见倒是觉得比传闻中有趣得多!”
沈云舒扫了一眼席间贵女们看向她的眼神,心里叹气,这怡安郡王可真会找事儿!
“郡王抬举了,云舒于作诗一道并不精通,不敢当才貌双全四个字,一句打油诗而已,大抵也只能够得上有趣二字了。”
怡安郡王眼中兴趣不减,“县主谦虚,若有机会,本郡王愿找县主讨教诗文,还望县主指点一二。”
“郡王客气,云舒愧不敢当。”
沈云舒和怡安郡王客套了两句便给乐安使眼色,让她赶紧开始新的一轮,把大家的注意力都转移走。
“我可看见刚才好几个贵女脸上都不太高兴了呢。”纪欣怡兴致勃勃的凑过来给小姐妹八卦。
“若非你年岁还小,还是个县主,只怕她们还会表现得更明显些。想不到这怡安郡王年纪不大,倒是挺能招蜂引蝶的!”
沈云舒无奈的摇摇头,她才几岁啊!
唉,古人可真早熟!
不过再早熟也是十几岁的少女,年纪轻轻的就是容易被这种浪荡公子吸引。
看来古人再聪明,也逃不过年少时期爱上一个渣男的定律。
这怡安郡王,分明就差把渣男两个大字写在脸上了!
沈云舒和纪欣怡说话的功夫,琉璃盏停在了文沛菡的面前。
“春风寒,花叶落,不知凝冬已过。”
文沛菡淡定的接过酒杯,随意作诗一首,饮尽之后向众人礼貌的点头致意。
“文国公府文沛菡~”
小太监的声音突然拔高,好像在念花名册一样直接用全场都能听见的声音,高声报出了文沛菡的名字。
男眷那边隔着屏风看不到对诗之人的样貌,但其实也有一个和乐安公主身旁一样的小太监。
若是有人对作诗之人感兴趣,只要招招手,那位小太监便会在人作完诗句之后,轻声提一句作诗之人的身份。
所以沈云舒才会觉得,怡安郡王之前的行为就是在没事儿找事儿!
刚才乐安在怡安郡王搭讪沈云舒之后,便跟旁边的小太监耳语了几句,让小太监们在下一次酒杯漂到哪位公子贵女的时候,在把酒杯呈过去的时候高声报一下作诗之人的名字。
这样一来便杜绝了像是怡安郡王这样,借着不知道人故意搭讪女眷的行为。
“太常卿江家江暄妍~”
“落花随风飘,流水送佳肴。”
江暄妍以为是男眷那边有人想要知道她,有些羞怯的接过酒杯,附了一句。
不过那边的太子并没有领会乐安的意思,只是觉得乐安的法子不错,给自己身边的小太监也使了个眼色叫他跟着学。
“御史中丞曹家曹海平~”
男眷那边的小太监收到了太子的颜色也跟着有样学样。
“桃花落发梢,佳人多带笑。”
曹海平坐下之后江暄妍脸色尴尬一瞬,也察觉到了是每一个人从现在开始都有小太监报名字了。
“大理寺卿郑家郑宏文~”
“花落琉璃盏,杯酒醉红颜。”
“鸿胪寺卿冯家冯嘉文~”
“曲水流觞,春风斜阳。花间玉液,红袖添香。”
“太尉府陈家陈世如~”
“昔酒顺水漂,红杏枝头闹。”
“都察院御史孙家孙晋辉~”
“夭夭桃花,落入谁家?”
眼见着男眷那边做的诗越来越露骨,女眷这边不少贵女都面色微红,沈云舒眼里看戏的兴致越来越浓。
啧,这简直就是大型非诚勿扰啊!尤其是那些年岁不小的,上来就好像孔雀开屏一样,目的性太明显了。
这哪是来参加宴会的,这就是来相亲的!
“御史中丞曹家曹海月~”
“飒飒春风,初逢子宁。”
“诶?这句没带花草吧?”托腮看热闹的纪欣怡突然插了一嘴。
沈云舒手伸到桌子下,拉了没心没肺的纪欣怡一下。
现在眼看着众人的诗句越来越露骨,相亲大会正是进行到白热化的时候,她们这些小的凑什么热闹!没看这年长一些的都已经心急火燎的对上情诗了么!
这时候谁还在乎诗作的对不对啊,情意到了才是最重要的!
曹海月听到纪欣怡的话,尴尬的笑了笑,“是我疏忽了,抱歉。”
刚才酒杯到她这里停下,让她正好在孙家公子后面,一时兴奋就忘了作诗是命题的事情。
其中一位贵女不满曹海月作诗的时候故意与孙晋辉的上一句对上,便出声嘲讽:“只怕是急着抒发情意,哪儿还顾得上命题!”
被直接点破,曹海月面色更加尴尬了些。
毕竟之前酒杯一直在男眷那边,一群世家公子哥儿,所作诗句即使风流些也没什么。倒是她刚才,大概是那杯甜酒有些上头,她如此明显的接了孙公子的诗句,着实有些不太矜持。
但是曹海月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谁不知道这种赏花宴是为了什么,难道还真是为了喝个酒看个花?
能进宫参加公主的赏花宴的,都是世家嫡子嫡女。她家世在这里不算多高,遇到家世相貌都不错的,自然要比别人先下手才行。
就说烿都城里,随便扔个板砖都能砸到个富商贵族,哪个没有些钱财?若是他们当真有捐款救人的心思,也不必这么点子事儿讨论到现在。
这个时候谁若是提了捐款的话,那就相当于把大家都架起来了,愿不愿意的都要跟着拿点儿。
这就相当于拿别人的利益赚自己的名声,以一人之力硬抗整个烿都城的富商贵族!
沈云舒觉得,自己还没有那么硬的脑袋。
沈云舒思考了片刻,“灾后重建还是要的,只不过需要银子,也需要时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不过怡安郡王说的有道理,附近城镇如果有空出来的需要有人做的活计,确实可以先招收一部分受灾的民众,毕竟他们的价格也不会太高。
而且朝廷可以派人在受灾的百姓中调查一下,那些有特殊手艺的,比如说雕刻、刺绣、以及各种技术工匠,哪里有需要可以由官府推荐,让他们自己凭借一技之长生活,朝廷若是有需要,也可以吸纳一部分人才为朝廷所用。
再有,路途遥远,朝廷的资源运送毕竟不方便且耗时长,可以鼓励附近的富商豪绅们做些善事,无论是给流民百姓施粥还是支援灾后重建,朝廷都可以根据功绩进行嘉奖,比如说金字招牌之类的。能得到朝廷的肯定,于他们日后行商也多有方便,想必他们应该会愿意的。
而且我们这些生活在皇城脚下富贵窝里的,平日里少喝一口茶、少带一朵绢花也能节省一些生活所需。贵人们那些平日里用不上的物件儿,也都可以拿去换成粗茶淡饭、蔽体衣衫,想必流民们也不会嫌弃。”
这些话也是沈云舒反复斟酌之后才说的,毕竟按照齐修远是皇帝近臣,今日堂上众人的话大概率会被传到皇上耳朵里,有些话她可以委婉的提醒一下。
让商人们出银子,在朝廷面前卖个好,有需要的时候朝廷可以提供个方便,再给个有名无实的褒奖,对外还能落个好名声,对日后的生意也有利无害。
不同于往年各地受灾严重的时候朝廷强加赋税,导致怨声载道,这样便成了互惠互利。眼光长远的自然愿意去做,不愿意的也无人逼迫,大家都不会有什么怨言。
而且主要是从古至今的赈灾款,从来没有真正能够一分不差的到达灾民手里的时候。只要是真金白银,这一路总有泯灭了良心去惦记的。
所以真的用钱财赈灾,也不能从都城这么远的地方出发,在附近筹集,能真正用到百姓身上的才更多。
至于都城的王公贵族们可以用自己不喜欢的、眼下不时兴的衣衫首饰、平日里赏给下人的东西等等,拿去捐给灾民,这样到灾民手里的概率更大。
毕竟有一部分人不愿意捐献钱财,也有自己的钱财捐出去还不知道落在谁的手里,没有留个真正的好的原因。
齐修远初听沈云舒的话,觉得打官腔的地方颇多,可是听到后半段,越琢磨越觉得有意思。
这话说得随意,却解决了不少问题。
比如百姓的安置,赈灾款的来源、筹集、运送,连贪官污吏的层层剥削都想到了。
齐修远看着沈云舒的眼神带着些赞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