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秋日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大明之穿成秀才定江山

大明之穿成秀才定江山

天使之翼飞扬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大明之穿成秀才定江山》,是作者“天使之翼飞扬”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赵无忌赵宁,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放过,统统换成粮食,又把每日的三餐干饭,改成早饭和晚饭喝粥,中午吃干饭。这一波猛如虎的操作下来,居然让他把收支给摆平了,暂时有入有出,账面上的银子数目稳定在了三十两。对于三餐干饭改成一顿干饭,手下们虽然有点失落,但是以前连吃的都没有,随时都有可能饿死的日子犹在眼前,倒也没有人说什么。更何况如今顿顿有鱼吃,红烧油炸清蒸顿顿不重复,这日子已经比一般的百姓......

主角:赵无忌赵宁   更新:2024-01-20 04:4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无忌赵宁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之穿成秀才定江山》,由网络作家“天使之翼飞扬”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大明之穿成秀才定江山》,是作者“天使之翼飞扬”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赵无忌赵宁,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放过,统统换成粮食,又把每日的三餐干饭,改成早饭和晚饭喝粥,中午吃干饭。这一波猛如虎的操作下来,居然让他把收支给摆平了,暂时有入有出,账面上的银子数目稳定在了三十两。对于三餐干饭改成一顿干饭,手下们虽然有点失落,但是以前连吃的都没有,随时都有可能饿死的日子犹在眼前,倒也没有人说什么。更何况如今顿顿有鱼吃,红烧油炸清蒸顿顿不重复,这日子已经比一般的百姓......

《大明之穿成秀才定江山》精彩片段


无忌现在确实有点慌,他现在已经不敢面对赵宁幽怨的目光了,也不敢看赵宁的账本了,用脚指头都能想到自己剩下不多的银子正在快速消失,情急之下,更是想不出来什么赚钱的法子了。

赵无忌这几天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养活这四百多人,种粮食吧,自己带的这几个土豆和红薯,数量太少,只能做种子,今年收获一波后,明年才是真正丰收食用的时候。

打猎吧,山中的野兽估计还没赵无忌手头的人多呢,不够吃。

南京靠着长江,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然靠不住山,那只能吃水了。赵无忌冥思苦想后世有哪些先进的捕鱼之法,什么机动轮船,大网捕捞啊,那都没有条件,没有器材,用不了。

想来想去,还真让他想起了一套不需要先进器材的捕鱼之法,唤做弯沟法。

具体做法就是沿着河岸的沙滩,挖一条弯沟,沟的两头都通入到河里。

如果把河水看成大写字母D的那一竖,挖的沟就是字母D右边的那个半圆,沟不能挖太深,然后使人用水车在沟的一头往沟里车河水,这样河水就会从沟的另一头流入河中,形成一股流动的水。

鱼儿性喜活水,会成群结队顺着水流抢水而上,游进沟中,等鱼儿铺满小沟,就停下水车,把水排干后直接就可以捡拾活鱼了。

这个法子只需要一点点的人力,和一部水车,可谓耗费极少,收获却是甚多,

长江里的鱼儿何止千千万万,用这个法子,每天都能捕捉到很多鱼,多捕的活鱼还能卖钱,或者晒成鱼干储藏起来。

赵无忌如今缺钱缺的眼睛都快绿了,卖鱼得到的一点点钱也不放过,统统换成粮食,又把每日的三餐干饭,改成早饭和晚饭喝粥,中午吃干饭。

这一波猛如虎的操作下来,居然让他把收支给摆平了,暂时有入有出,账面上的银子数目稳定在了三十两。

对于三餐干饭改成一顿干饭,手下们虽然有点失落,但是以前连吃的都没有,随时都有可能饿死的日子犹在眼前,倒也没有人说什么。

更何况如今顿顿有鱼吃,红烧油炸清蒸顿顿不重复,这日子已经比一般的百姓强多了,手下们对赵无忌的忠诚度还是在提高中。

叶婉儿心思细腻,看出了赵无忌的窘迫,她私下找赵宁打听,赵宁一开始不想说,叶婉儿死缠烂打之下,赵宁只好把赵无忌目前面临的处境和盘托出。

第二天,叶婉儿提着一个沉重的包袱,找到赵无忌,把包袱塞到他手里:“给,这里是一百两银子,你先拿去用吧。

赵无忌诧异地看着叶婉儿,“你这是做什么?我这里还有钱,你把钱快拿回去。”

叶婉儿有些疼惜地看着他:“赵宁都和我说了,有困难不要强撑着,咱们一起面对,这是我从父亲那里要来的钱,你就当是借你的钱也罢,当做入股也罢,总之你要收下来。”

“你有什么困难跟我说,咱们一起面对,只要我能帮上忙的。”

赵无忌看着叶婉儿,眼中似有泪花闪动,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男人坚强强悍的背后,是脆弱,穿越前他不过是个公司职员,只要考虑自己的一份工作就行了。

如今自己仿佛公司老总,事业草创期,什么都要自己事必躬亲,亲力亲为,他只觉得,有这样一个全心全意支持自己的女人,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事情。

他还是把包袱推回去了:“这个真的不用,你拿回去吧。”

他心里想着,万一自己创业失败,也无非是恢复到自己刚穿越时而已,大不了自己从头再来,可不能拖累了这么爱自己的女人。

叶婉儿见他坚决不收,不禁心里有气,两人在这里把包袱推来推去,叶婉儿便看到赵无忌袖子上的一大片油迹:“多大的人了,吃东西还沾到袖子上了,这么一大块油迹可不好洗掉。”

赵无忌看了一眼,不好意思地笑了:“早上吃饭,光想着庄子的事儿了,一时没注意,这也不算什么吧?拿肥皂洗两下就干净了。”

叶婉儿诧异地说道:“什么肥皂?”

赵无忌看了叶婉儿一眼,难道她不知道肥皂?那这个年代肥皂还没出现啊,制作肥皂的知识,赵无忌有啊,苦思冥想的赚钱机会,原来在这里啊。

困扰多日的难题解决,赵无忌高兴地一拍大腿:“婉儿,你真是我的幸运星,行,这钱我收了,算叶家庄入股,我这庄子算你一成股份罢。”说着抱住了叶婉儿。

叶婉儿满脸通红地推开他:“别,旁边有人看着呢。”

赵无忌去了心结,心里欢畅,哈哈大笑,跑去找赵宁去了,让他找点草木灰和油脂来。

后世那种精致的肥皂,赵无忌也做不出来,因为没有后世那么多的化工原料,但是最基础,最简单的肥皂还是没问题的。

无非就是用草木灰和油脂,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工艺,最后就能制造出肥皂。

赵宁把材料拿回来之后,两人就开始制作。

第一步需要先把草木灰泡水,这样来获得碱水,然后把碱水和油脂分开加热,大约都达到四十度左右时,把碱水慢慢倒入油脂中,同时用棍子迅速搅拌油脂,搅拌四十分钟以后,油脂和碱水基本上已经充分的混合了。

之后每隔几小时再搅拌一次,让分离的油和水再次融合,如此反复,最后液体会越来越粘稠,就可以倒入到模具中了。

一天以后,打开模具,肥皂就制作成功了。不过做好的肥皂,还要在避光通风处摆放一个月后才能用,否则没有完全完成皂化反应的肥皂,会烧灼皮肤的。

赵无忌为了验证自己是否制作成功,忍着烧灼的手感,用刚制作好的肥皂洗了洗手,效果很不错,去污能力强,就是外观丑点,毕竟第一次做嘛。

到这里,肥皂的制作就算成功了,赵无忌长长出了一口气,总算是创业成功了。

于是赵无忌让赵宁大量收购油脂,制作草木灰,然后把手头的一百多人,拨出来三十人,教授工艺,专门生产肥皂。

这么多手下也不能闲着,去掉捕鱼和做肥皂的,还剩六十多人,赵无忌把他们编为家丁,以后纵横天下,这些人就是他最初的底子。


温体仁知道崇祯皇帝最恨有人造反,这一块是他的逆鳞,触之即死,是以便唆使手下,一顶造反的大帽子扣了下去,只盼通过打击孙元化,来实现打击周延儒的目的。

这时只见御史余应桂挺身而出,说道:“臣余应桂,弹劾登莱巡抚孙元化,山东巡抚余大成,有负天恩,枉顾职守,致使孔有德叛乱,祸乱山东,危害社稷,首辅周延儒收受孙元化人参,貂皮贿赂,举荐孙元化,也负有失察之责,也应一并处分。”

兵科给事中李梦辰也站出附议,说道:“孔有德造反,一路杀官破县,何以对孙元化另眼相看,轻轻放回,此必是孙元化与孔有德早有勾结,图谋造反,皇上不可不察。”

又有御史路振飞出列,禀道:“皇上,山东如今糜烂一片,山东巡抚余大成,登莱巡抚孙元化两人乃是罪魁祸首,其罪当诛,又有首辅周延儒,包庇二人,意图开脱,也应一并获罪,严加责罚。”

周延儒气得浑身发抖,但是他一向涵养甚好,过了片刻,平息了一下心情,这才出列说道:“皇上,臣从未接受过孙元化任何贿赂,臣之所以力保孙元化,也非想要包庇于他,实在是孙元化人才难得,当初宁远一战,轰死老奴努尔哈赤的火炮,就是元化带人建造,其人精通火炮,擅长铸炮,火炮技术,在我大明无人能出其右。”

停了停,他又继续说道:“孙元化从师于徐光启徐大人,孙元化为人如何,徐大人想必是最清楚不过的。”

礼部尚书徐光启此时也在场,此时他年岁已老,今年刚好七十岁,德高望重,深受崇祯皇帝信赖,听闻周延儒提到自己的爱徒孙元化,心忖这次是躲不过去了,当即也颤巍巍地出列说道:“皇上,老臣有话要说。”

徐光启历经万历,天启,崇祯三任皇帝,堪称三朝元老,便是崇祯也不能不给他个面子,当即便温言说道:“老大人有话请讲。”

徐光启定了定神,方才说道:“孙元化乃是老臣门生,登州兵变,他御下不严,用人失察,其罪当诛!”

“然而诚如周首辅所言,孙元化天资聪明,勤勤恳恳,自从上任辽东以来,直至登莱,一路裁减兵源,节省辽饷,为国家节省了大批银钱,又安抚难民,研究西学,于火炮一道,颇有建树,乃是难得的人才,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虽然有罪在身,诛杀此人,一了百了,但是何不使他将功折罪,利用其擅长火炮的长处,为我大明继续效力。”

说完这一席话,已经是气喘吁吁,崇祯连忙使人看座。

这时次辅温体仁也站了出来:“皇上,徐大人言之有理,周大人身为首辅,怎会收受贿赂,此必空穴来风,信口雌黄,孙元化人才难得,皇上还是使他戴罪立功吧。”

崇祯原本深恨孙元化,原本山东一片太平,只因余大成,孙元化两人无能,本来还想使二人派人增援祖大寿,结果按下葫芦起了瓢,不但没有救出来祖大寿,反而把原本平稳的山东也弄得一片战火,糜烂千里。

孔有德起兵反叛至今已有半年之久,至今官军仍然束手无策,这让朝廷的面子往哪放?孔有德反叛闹得越久,崇祯心里就越是生气,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当属用人不察的余大成,孙元化两人。

本来崇祯早已下定决心,若是孙元化两人死在乱军之中,倒也罢了,如今被乱军放回,岂能轻饶他们,所以孙元化刚进京城,便被抓到京城镇抚司,严刑拷打,奈何孙元化坚称没有造反,拒不认罪。

周延儒一向深获崇祯信赖,徐光启又是三朝元老,两人双双力保孙元化,崇祯一时也有些动摇,尤其是徐光启所言,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孙元化虽然有罪在身,但是这样的能臣,也许让他戴罪立功,才是明智的选择。

然而一向与周延儒不对付的次辅温体仁也赞同释放孙元化,周延儒,温体仁两人几乎就是代表了朝廷上大部分朝臣的声音,自己若是轻轻放过孙元化,岂不是说明自己这个皇帝,就任由群臣摆布,虽然自己满腔怒火,但是也不能不遵循群臣的意见,如此一来,自己天子的威严往哪放?

想到这里,他一时又改变了对孙元化轻轻放过的心思,开口说道:“孙元化虽然人才难得,但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毕竟大错已经铸成,若是放过此人,此后再有人犯下滔天大罪,岂不是也可以以人才难得而脱罪?”

周延儒一听,心里一沉,看来皇上是不打算放过孙元化了,他偷偷瞥了温体仁一眼,暗骂温体仁老奸巨猾,明明是想处置孙元化,却装作赞同自己的意见,出列力保孙元化,结果造成皇上的逆反心理。

原本上朝之前,他已暗中与徐光启通气,希望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徐光启三朝元老的地位,保住孙元化一命,如今看来,皇上心意已定,自己却是无力回天。

崇祯皇帝正想宣布对孙元化的处理,此时又有一人出列,禀曰:“臣听闻,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如今头等大事,并非处置孙元化,而是应该如何应对孔有德这贼子。”

崇祯一看,正是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张凤翼,此人擅长兵事,又有识人之能,陈奇瑜,洪承畴,卢象升等名将都是他一手发掘出来的。

张凤翼也知孙元化是个人才,又善于揣摩上意,知道崇祯深恨孙元化,倒是大部分因孔有德而起,所谓处置孙元化,只是皇上无力应对孔有德,而把怨气发泄在孙元化身上罢了。

他擅长兵事,当即出列,想要为崇祯皇帝解忧,只见他继续说道:“此前连续围剿孔有德失利,只因所用非人,臣保举右佥都御史朱大典为山东巡抚,朱大典深谙兵事,才略过人,定然能不负陛下所托,剿灭叛贼孔有德。”

朱大典闻言,当即出列:“臣朱大典,愿为皇上,披坚持锐,讨伐逆贼!”

小说《大明之穿成秀才定江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崇祯听闻朱大典主动请缨,心内欢喜,于是便说道:“既然如此,任命朱大典为山东巡抚,征讨叛贼孔有德!”朱大典连忙下跪谢恩。

安排完征讨孔有德之事,崇祯皇帝感觉有些疲惫,于是便宣布退朝了。

深夜,御书房中,崇祯批阅完了一天的奏折,轻轻地叹了口气,这才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有些麻木的手臂和腿。

王承恩急忙上前,给崇祯在后面用力按摩着肩膀,崇祯眯着眼睛,昏昏欲睡,说道:“大伴,朕为了这个天下,感觉真是操碎了心,但是为什么这天下大局,就不能让朕轻松几天呢?整天不是后金入侵,就是乱民造反,又或是朕的军队反叛,朕如今真的是有些倦了。”

王承恩说道:“皇上,您的勤奋有目共睹,相信在您的治理下,天下会一天天地好起来的。”

崇祯又叹了口气:“孙元化御下不严,致使孔有德祸乱山东,朕真的是很想杀了他,但是周首辅和徐尚书的面子,又不能不给。”

王承恩一边用力地给他按摩,一边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是皇上的天下,皇上您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做就是了,不用顾虑他们怎么想。”

崇祯皇帝眯着眼睛,摇了摇头:“你以为朕真的是顾忌他们的意见吗?真正让朕犹豫的,是河南巡抚樊尚燝的奏折。”

王承恩好奇地说道:“樊大人怎么说?”

崇祯往后退了几步,又坐在了椅子上,闭上眼睛,仰头靠向了椅背,王承恩上前,轻轻给他按摩着太阳穴。

崇祯似睡非睡,嘴里喃喃说道:“樊尚燝说,黄河孟津段差点决口,幸好孙元化及时预警,于是他加派人手,严防死守孟津河道,期间河道决口多次,都被军民们奋勇上前,不惜民力物力,牺牲了几百名民壮,才终于力保堤岸不失。”

“他还说,若不是孙元化及时预警,黄河孟津段必然决口,届时影响将会极为深远,大半个河南将沦为灾区,是以他此番既是给他手下抗洪的下属请功,也是为孙元化说情。”

王承恩说道:“孙元化此人,臣知道他精通火炮,没听说他也精于水利啊?”

崇祯说道:“据樊尚燝所言,孙元化自称是有神仙预警于他,他得了消息,才匆忙告知樊巡抚的,大伴,你说,这世上真有鬼神吗?”

王承恩想了半晌,才说道:“这个,老臣不知情,也不敢妄言。”

崇祯皇帝似乎都快睡着了,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既然有神仙预警于他,显然也是个有福的,又立下这番功劳,算了,就饶他一命罢了,贬为庶民,永不录用罢。”

两个月后,魏国公府内,忻城伯赵之龙正与魏国公徐文爵在客厅聊的正欢,忻城伯与魏国公虽然同是南京城内的顶级勋贵,平时却是往来不多,今日忻城伯前来拜访,魏国公徐文爵颇觉有些讶异,忻城伯表现的极为热情,不时回忆起小时候,他和当时还是孩子的徐文爵一起嬉笑玩闹的种种过去。

听得魏国公也是一阵唏嘘,感叹时间流逝飞快,转眼已经白云苍狗,两人一时都沉浸在那过去的少年轻狂的岁月中。

两人感叹了一阵岁月不在之后,忻城伯这才拱手告辞,说道今日多有打扰,改日欢迎魏国公前去忻城伯府一叙。

魏国公连忙说道一定一定,忻城伯走了几步,好像才想起来什么似的,转身说道:“哦,对了,你那弟妹,这几天总在我耳边说什么香水香水的,说的我都烦了,听闻徐兄乃是庆记的大股东之一,不知能否卖小弟一百瓶香水?”

徐文爵大手一挥:“你我之间的交情,谈什么钱不钱的,我就赠送弟妹一百瓶香水好了!”忻城伯急忙说道:“如此甚好,小弟就多谢徐兄了。”

徐文爵猛然想起:“不过,这个香水又是什么东西?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当下便唤过徐管家,一问究竟。

徐管家见是国公亲自过问,不敢怠慢,当即说道:“这香水,乃是赵家庄生产,由庆记商行独家销售,是这个月刚上市的新品,也难怪国公爷不知道了。”

“哦。”听闻是自己的产业销售的产品,魏国公这才明白,忻城伯能看得上咱们商行的产品,是大好事啊,这也能给自家的商品做个宣传嘛,于是便吩咐徐管家:“嗯,你一会去庆记取一百瓶香水,给忻城伯送去。”

徐管家怔了一下,然后很快就说道:“老汉知道了。”

看着忻城伯得意洋洋远去的背影,魏国公隐隐有种不妙的预感。

第二天隆平侯张拱薇也来拜访魏国公,大谈了一通两家历史上源远流长的传统友谊之后,临走时也随口说了一句,想购买庆记商行的香水一百瓶。

魏国公这次留了个心眼,没敢说免费赠送,只是唤过徐管家,让徐管家原价卖给隆平侯香水一百瓶,看着隆平侯强抑着兴奋,貌似平静的脸庞,魏国公感觉自己好像又被人占了便宜。

第三天应天府尹李诚德也来拜会老友魏国公了,天南地北一阵乱侃之后,魏国公终于忍耐不住,说道:“嗯,李府尹莫非也是为了香水而来么?”

李府尹脸色微微一红:“国公爷说笑了,你我多年交情,感情匪浅,本府今日只是特来寻国公爷聊天的,国公爷这是想哪里去了。”

徐国公连忙道歉:“不好意思,却是我莽撞了。”李府尹问道:“不知国公爷刚才所说的香水,乃是何物?”

魏国公说道:“哦,这是我家产业,庆记商行出产的商品,具体我也不太清楚。”

“哦。”李府尹听罢,正色说道:“国公爷知道,我这人最爱一些新奇之物,这香水老夫从来没有听说过,想来是个好玩的事物,既然如此,就请国公爷先给老夫拿上一百瓶罢,老夫也好仔细研究一下,这香水究竟是何事物,若真是稀罕之物,也好为国公爷做一番宣传,不知国公爷意下如何?”

小说《大明之穿成秀才定江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