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秋日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全集阅读

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全集阅读

冷香忆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看过很多穿越重生,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这是“冷香忆”写的,人物李如意李健安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娘,妹妹今个又要弄出泡菜,说是放到冬天卖大银钱。我们家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四个少年轮流劝赵氏。“你们啊。”赵氏轻叹一声,丈夫这才走了几天,这个家就变化这么大了,竟是奢侈到一天吃三顿。李如意接着道:“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我已经在想着咱们家冬天的买卖。娘,你就放心吧。”赵氏已经亲眼目睹儿女赚到银钱,不然不会妥协,就这样轻轻......

主角:李如意李健安   更新:2024-03-24 09:2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如意李健安的现代都市小说《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全集阅读》,由网络作家“冷香忆”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看过很多穿越重生,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这是“冷香忆”写的,人物李如意李健安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娘,妹妹今个又要弄出泡菜,说是放到冬天卖大银钱。我们家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四个少年轮流劝赵氏。“你们啊。”赵氏轻叹一声,丈夫这才走了几天,这个家就变化这么大了,竟是奢侈到一天吃三顿。李如意接着道:“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我已经在想着咱们家冬天的买卖。娘,你就放心吧。”赵氏已经亲眼目睹儿女赚到银钱,不然不会妥协,就这样轻轻......

《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全集阅读》精彩片段


“我是这样想的,今个下午大哥与三哥去县城,明个早晨二哥与四哥去镇里。”李如意见四人均是一脸惊诧,心里暗笑,接着道:“昨个与今早,县里镇里的主顾已经见过大哥与二哥,并没有见过三哥与四哥。我是想让大哥二哥带着三哥四哥认认主顾。”

李英华、李敏寒面面相觑。两人打从娘胎里面就同吃同睡,现在做买卖,自是喜欢能在一起。

李福康跟两个弟弟的想法一样。

李健安瞟了李英华一眼,这几天李英华总想越过他这个大哥找妹妹要活干,让他莫名的生气,问道:“那以后呢?”

李如意柔声道:“从后日起,单日大哥、二哥去县城镇里,双日三哥、四哥去县城镇里。这样每天你们有两人去卖吃食,有两人留在家里守护我跟娘。”

李健安面带微笑,“甚好。”

另外三个少年一听不用与孪生兄弟分开,心里一喜,均是立刻点头应下。

赵氏见宝贝女儿竟能把四个儿子指挥的团团转,心里又惊又喜。

李如意去厨房给李健安、李福康倒了凉开水端过来让他们喝,朝家人微笑道:“我刚才蒸了黑面馒头,这就去弄菜,咱们吃了去睡午觉歇息。”

赵氏刚才以为宝贝女儿蒸馒头是晚上吃,谁知是中午吃,不年不节的吃三顿干什么,忙道:“早饭吃的那么好,到了晚上都不会饿,哪用得着吃午饭。”

“你怀着我的小弟弟,几个哥哥早上一直忙到现在,下午还要出门走三十里,我也是长身体的时候,都得吃中饭。”李如意见赵氏还要说话,挥挥手笑道:“娘,我把借你的十斤白面都还上了还赚到了银钱,你就好好养身子,家里的事都交给我与四个哥哥。”

“妹妹说的对。娘,你就好好养小弟弟吧。”

“娘,妹妹今个又要弄出泡菜,说是放到冬天卖大银钱。我们家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

四个少年轮流劝赵氏。

“你们啊。”赵氏轻叹一声,丈夫这才走了几天,这个家就变化这么大了,竟是奢侈到一天吃三顿。

李如意接着道:“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我已经在想着咱们家冬天的买卖。娘,你就放心吧。”

赵氏已经亲眼目睹儿女赚到银钱,不然不会妥协,就这样轻轻点了点头,不过心里仍是担忧,特意道:“你们向我保证不把银钱借出去,也不许做任何危险的事。”

李英华笑道:“谁向我借钱,我肯定向谁诉苦,让他再也开不了这个口。”

李福康、李敏寒压根没想到有一天也能成为被人借钱的对象,乐得呵呵憨笑。

李健安干咳一声,等三个弟弟都收了笑容,方道:“娘,你放心,我们不会乱用银钱,也不会做危险的事。”

李如意是观察了三个月,认为四个哥哥都是勤快踏实干活的主,这才放心让他们做买卖,不然压根不让他们参与。

“你们都大了懂事了,能给家里赚银钱还很本分。好。我很高兴。”赵氏说着有些热泪盈眶。如果丈夫在家就好了,能跟她们一起一日吃三餐。

李如意厨房做菜,李英华跟着去生火,李敏寒把热水倒到木盆端到前院地上,让两个哥哥擦洗。

很快,香喷喷的饭菜端上了八仙桌,一家人坐下开吃。

菜是一凉一热,蒜泥茄子、炒小油菜,主食是黑面馒头,还有一个黄瓜丝汤。

蒜泥茄子的茄子蒸的很软,蒜泥糜烂。紫茄子营养高。吃生蒜杀菌。

小油菜用昨天从肥肠里面炕出的猪油炒的,比以前什么油都不放好吃多了。

黑面一斤一个铜板,价钱比白面便宜多了。

李如意蒸的黑面馒头由于面发的很好,一个有成人的拳头那么大,个个都绽开了花,看着就喜庆。

黄瓜汤是用两根黄瓜片做的。夏天人出人汗多,要多吃点放盐的汤水。

下午,李如意睡觉起来后就去厨房,见李英华、李敏寒已经把面揉好把葱花切好,便挽起袖子准备做葱花饼。

葱花饼要放盐,这个盐不是放在面粉里,而是放在葱花里面。

烙葱花饼废的油极少,但是没有油不香,多少要放点。

油分素油、荤油。

素油是用植物榨出的油,有菜籽、芝麻、茶、胡麻等。荤油是用动物脂肪炸出的油,有猪、羊、牛油等。

素油、荤油都很贵。

之前李家只有一两菜籽油,被李如意烙饼用了些,今个特意让李健安兄弟花了十八文买回六两菜籽油。

菜籽油一倒进烧红的铁锅就发出滋的声音,油香四溢,铺好细细葱花的白面饼放入锅里,很快浓郁的葱香饼香味就飘漫厨房。

李如意再飞快的把葱花饼翻个边,让另一面受热,使得两面都烙出金黄色。

她擀的葱花饼饼薄,每张圆圆的,直径七寸左右,无论多少张饼,大小都一样。一分钟烙一张饼,一个多时辰就能烙出许多的饼。

李福康过来帮忙,瞅了簸箕里的饼好几眼,忍不住问道:“妹妹,这饼可比早晨卖到镇里的饼小。”

李如意解释道:“县里的物价比镇里高。我把饼烙的小点,也有人买的。”

大夏天的站在高温的灶前非常热,烧火的李敏寒与李如意额头都是细密的汗珠。

李福康就拿湿帕子给弟弟妹妹擦汗,毛遂自荐道:“妹妹,我来烙饼,你休息去。”

“这活还是我来吧。以后会让你们练手。”李如意的厨艺是前世在孤儿院、大学勤工俭学在大厨房、酒楼练出来的。

如今家里非常穷,白面粉非常精贵,每次烙饼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容不得出错。

等以后银钱赚的多了,她再让四个哥哥学烙好吃还省油的葱花饼。

大功告成,十五斤白面粉一共烙了二百张。

李如意才九岁,力气不够,一下子烙这么多的饼,就是凭着一股子狠劲,现在累得不想说话,回卧房擦洗换衣服。

李健安、李英华带着二百张刚出炉的葱花饼出发去县城。

今个他们出门早,到了长平县城城门外时小集市刚开始,人没有昨天那么多。

李健安经过两次售卖吃食,已经不害羞,扯着嗓子开始吆喝,头一嗓子还把李英华吓一跳。

李健安有些得意的瞟了这个最近想夺权的弟弟一眼,吆喝的声音更大了,“葱花饼,用菜籽油烙出的白面葱花饼,一个铜钱一张,买九张赠一张,好吃不要错过。”

李英华试着喊了一句,见许多人的目光望过来,脸颊羞的通红。

昨天第一个买炒肥肠的胖妇人又来了,看到大篮子里面露出来的饼,很是失望的问道:“你们今个怎么不卖炒肥肠了?我今个还特意带了碗装肥肠呢。”


大周国。燕城县礼村。

麦收后的一天,天刚蒙蒙亮,李家的一家之主李山就醒了,扭头看看睡得正香的妻子赵氏,想到她肚子里未出世的孩子,心里一软,再想想就要离家,团圆要等到腊月,依依不舍的隔着薄被抚摸她隆起的肚子。

李山今年三十一岁,国字脸一字眉大眼睛,身材高大魁梧,祖籍是四百里外的李家村。

十五年前爆发瘟疫,全族上下只有他与堂弟李石活着从李家村逃出来,在逃难的途中遇到了同样是被瘟疫夺去所有亲人性命的赵氏。

三人结伴而行至县,由朝廷帮扶在礼村安家落户。赵氏嫁李山为妻。

赵氏今年三十岁,家乡是离李家村不远的镇子,生父是秀才,曾教她识字算术,定了门好亲事嫁给同窗好友举人的儿子。

如果不是那场可怕的瘟疫,赵氏不会低嫁给李山。

如今赵氏已经给李山生下五个儿女,是李家的大功臣,李山对她更加爱恋。

李山穿好衣服,提了专门给赵氏准备起夜解手用的木制尿桶,蹑手蹑脚的出了屋,把门轻轻关上。

在厨房生火烧水的十三岁的李健安听见动静,走出来见是李山,连忙上前去夺尿桶。

“我的手已脏,你再莫弄脏了。”李山给长子丢下这句话,就去后院把尿桶的尿浇在了菜地里,又出了后院去百步外的小水沟刷尿桶。

等他再回到后院时,就嗅到浓郁的油、葱花、面的香味,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

李家的厨房有前后两个门,前门通前院,后门通后院,此时后门敞开,香气飘散出来。

李山把尿桶放在屋檐下,等太阳完全出来把桶里的水晒干,自有儿子拿回去放在他与赵氏的卧房。

李山的家是一排比较破旧的茅草房,一共八间,堂屋兼饭厅,厨房、杂房、粮房各一间,还有五间卧房。

李山夫妻一间,李石一间,四个儿子住两间,女儿李如意单独一间。

此时,晨曦的金光透过纸窗照耀进宽敞的厨房,李山唯一的女儿九岁的李如意梳着个丫鬟的发式穿着灰色上衣黑色裤子,正踩在小板凳上面,站在土灶前敏捷的挥动着木铲翻着铁锅里的葱花饼。

她的个子比灶台高不了多少,肥大的衣服更加显得身材矮瘦。

站在灶边的李健安有些不安的道:“爹,如意嫌我烙的饼不好吃,非要给你和二叔烙饼不可。”

“那我有口福了,能吃到如意做的饼。”李山微笑走至,看案板上放着的大盘上面已经摆着烙好的三张圆圆的葱花饼,每张直径尺长,用的是纯白面,葱花放的多,外表还有一层油,这饼闻着香气扑鼻,卖相简直能把人馋死。

赵氏的厨艺很一般,可做不了这么香这么好看的葱花饼,就是李山已经去世的在镇里卖过饼的奶奶也做不出来。

前些天,宝贝女儿提了好几次做吃食到县城售卖,他都给否了。

当时他想着家里没有一个人厨艺好,做出的吃食不会有人买,把食材都给糟践了,再者县城里面会做饼的人多了去了,看到他家的饼能赚钱,肯定马上就跟风做饼售卖,到时他家生意做不了几天还落个游商的身份,十分划不来。

李如意飞快的扭头看了李山一眼,又扭头盯着锅里的饼,声音清脆但是有点漏风,正在换门牙呢,“爹,二叔也起来了。我再烙四张饼做个汤,你们饼就着汤吃。”

“好。”李山去了堂房,见堂弟李石正端着黑色的粗瓷碗喝水,桌上还放了一碗水,知道这是给自己的,端起来抿了一口,果然是温热的,心知这是宝贝女儿准备的,心里十分欣慰。

宝贝女儿自从三个月前摔了一跤昏迷了两天之后就变得聪明懂事多了。

心里暗想,这次去燕城修城墙赚了银钱回来定要给宝贝女儿买块颜色鲜亮的花布做件新衣,不能让她再捡儿子的旧衣穿。

很快,香喷喷的八张葱花饼、两大碗黄瓜汤端上了饭桌。

李山兄弟各吃了两张,要把四张留下给家人吃。

李家与别的村民家里一样,非年非节的每日吃两顿。

李家很穷,他又是这样的情况,至今没有娶妻。

“我不出远门也不去修城墙干重活,用不着吃。”李如意把剩下的四张饼用油纸包好放在包裹里,让两人带到路上吃,还特意道:“二叔,等你回来,我给你们烙鸡蛋饼、肉饼。”

李石的俊脸笑开了花,“如意对我真好。”

李如意另外的三个哥哥都起来了,听说早饭是她做的,竟是都面带愧意。

赵氏原来在娘家就是娇养。李如意是家里唯一的女儿,赵氏就将李如意娇养,教她识字绣花,不让她下田种地,很少要她下厨房做饭。

李如意的四个哥哥都会做饭。

这之前的早饭都是四个哥哥做的。李如意今早特意早起抢了的活计把早饭做了。

李山半认真半开玩笑的跟四个儿子嘱咐道:“我不在家,你们几个都听你们娘的话,老实在家莫惹事惹她生气。谁要是不听,等我回头回家把他的屁股打成八瓣。”

“八瓣。”李石扳着手指头开始数数,以前李山夫妻教他数数,他怎么都学不会,这些天侄女用菜地的菜教他数数。

他左手的大拇指到尾指,依次茄子、萝卜、豆角、南瓜、大葱,右手的五指依次是小油菜、莴苣、大蒜、菠菜、冬瓜。

家里菜地里的菜品种很多,十个手指还不够数的呢。

他学会了十以内的加减法,只要听到数字,就忍不住要数一数。

数完了八个数,觉得很有成就感,正想找李如意夸夸他,眼前多出一个用筷子粗的枯藤编的从未见过的东西,问道:“如意,这是什么?”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