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杨爱贞秦寒舒的现代都市小说《全集小说推荐七零军宠:我老婆是个芝麻馅汤圆》,由网络作家“空山灵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杨爱贞秦寒舒是《七零军宠:我老婆是个芝麻馅汤圆》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空山灵雨”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久,齐大娘就开始诉苦了,说廖知青又懒又馋,住在她家还使唤她干活,跟请进了一位公主娘娘似的。”“只是请进去容易,要送走就难了。最后折腾了一年,廖知青才从齐家离开。离开过后,才死活赖到了我家来。”名声虽然烂透了,但廖雨洁却成了老知青里最白胖的一个。太阳一跃而出,金光遍撒大地。今天从大田里收割的第一批谷子,已经运送到晒坝了。翻晒谷子的几人也......
《全集小说推荐七零军宠:我老婆是个芝麻馅汤圆》精彩片段
齐大娘又打量着秦寒舒。
穿着体面,面皮子白里透粉,头发又黑又亮,不知道吃了多少好东西才养得这样油光水滑嘞!
齐大娘越看眼越热,这小秦知青是个有钱人呐!
“小秦知青,你有对象了没?”
周瑞兰警铃大作,皱眉瞪着齐大娘道:“齐大娘你什么意思?你管人家小秦知青有对象没!”
齐大娘:“我就随口问问......”
“你那是随口问问吗?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什么主意!”周瑞兰哼道:“你儿子都快三十的老光棍了,还敢肖想人家小秦知青?你那张老脸咋好意思的?”
齐大娘面皮一红,“我儿子才二十七......而且我儿子除了年岁大点,其他样样都好,哪配不上小秦了?”
“样样都好?”周瑞兰哈哈冷笑两声,“二十七的汉子,连大田都不下,成天跟妇女在一堆混工分,怕是连自己都养不活吧?!你说他样样都好,那咋二十七了还娶不上婆姨嘞?”
齐大娘被戳中心窝子,有些恼羞成怒,“你一个没出阁的女子,张口闭口就是汉子,你要脸不要?”
周瑞兰怒啐了一口,叉腰骂道:
“你才是老脸都不要!一双眼珠子尽往人家女知青身上盯,以为人家是外来的不知道底细,就能被你哄骗住对吧?”
“呸!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儿子的那德行,好吃懒做!脸厚无耻!随便抓一个队上的人问问,哪个不嫌?路过的狗都得朝他翻两个白眼!”
齐大娘被骂得又气又尴尬,想还嘴吧,还不敢。不说周家老二是县里的大官,就是周长安,也足以让她害怕了。
最后,齐大娘只能讪讪地离开。
秦寒舒则看着周瑞兰,有些咂舌,这姑娘看着一副天真明媚的样子,没想到这么会骂人。
察觉到秦寒舒的眼神,周瑞兰回过神来,忙放下叉在腰上的左手,甜甜一笑。
“其实我平常不这样的,主要是得骂得齐大娘打消对你的心思,否则她以后会跟狗皮膏药一样贴着你的。”
秦寒舒笑着摇摇头,“没什么,你这样挺好的。”
周瑞兰放了心,接着又道:“你知道吗,齐大娘最开始打的是廖知青的主意。”
秦寒舒露出诧异的表情,“这齐大娘的口味......挺特殊啊......”
周瑞兰想起廖雨洁的为人,也乐了。
“刚开始谁也不知道啊。”
“廖知青长得秀秀气气的,刚来那会穿戴也不错。给老知青安排住家人户时,齐大娘可是抢着让廖知青住她家的嘞。”
“谁知道住进去没过多久,齐大娘就开始诉苦了,说廖知青又懒又馋,住在她家还使唤她干活,跟请进了一位公主娘娘似的。”
“只是请进去容易,要送走就难了。最后折腾了一年,廖知青才从齐家离开。离开过后,才死活赖到了我家来。”
名声虽然烂透了,但廖雨洁却成了老知青里最白胖的一个。
太阳一跃而出,金光遍撒大地。今天从大田里收割的第一批谷子,已经运送到晒坝了。
翻晒谷子的几人也开始忙起来。
到了中午,公社的一个干事给秦寒舒送来了一封信,说是从红星农场捎回来的。
听到红星农场,秦寒舒便知道是胡文文了。
红星农场所在的四平公社,距离好湾村大约六十里地。
这距离在平原上不算多远,但在这黄土高原,骑车子都不一定能当天来回。
公社的干事说,他是去红星农场办点事,刚好被胡文文撞见,得知他是好湾村来的后,极度惊喜,然后让他帮着捎封信来。
去县城这天,知青们起得比平时上工还早,都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齐齐,体体面面。
林之恒和张抗美没有去,只列了一点东西,让帮着带回去。
县城不大不小,只有一条有轨电车的线路,城里的人们出行大多都靠 步行,少数人会骑自行车。农村进城的,则都是马车、骡车,偶尔会看到一辆拖拉机。
牛二蛋开着拖拉机将知青们直接拉到了供销社门口。
供销社的规模看着倒是不小,有两层楼,不过商品的种类与供应的数量都挺匮乏。
不说别的,就连秦寒舒想买醋,都被售货员告知卖光了,要下月初才会进货,只剩一种叫醋精的东西。
这是一种纯工业食品,很难吃。
秦寒舒没有买。
她空间里的油盐酱醋都是备齐了的,只是想买点打掩护,既然没有,就暂时先放弃。
看来看去,供销社里的东西也没多少东西可买的。
在县城知青办的时候,知青们都领到了补贴——工业券五张,还有一些副食品券。
最后,秦寒舒买了一斤细盐、一瓶酱油、一斤鸡蛋糕,两个厨上用的铝盆,三个搪瓷大碗。
铁锅不用买,来时支书专门交待过,需要铁锅的由队上统一去公社铁匠铺打,只需交两张工业券和三块钱,秦寒舒已经交了钱和票了。
其他人分散在供销社各处采购,秦寒舒看了看,先提着东西出去了。
“二蛋同志,买粮食要上哪里去?”秦寒舒问。
牛二蛋笑道:“买粮去粮站。等他们出来,我拉着你们一起去。”
每次新来的知青身上都揣着粮票,然后会上县城买细粮吃,牛二蛋都习惯了。
他还知道,等过不了多久,粮票就会花光,这些知青就只能老老实实挣工分了。
眼瞅着另几个知青还没有出来的迹象,秦寒舒百无聊赖地四处张望着。
忽然,她想起刚刚在拖拉机上看到了一个废品回收站,就在这条街上。
秦寒舒跟牛二蛋说了声,便朝着废品站走去。
回收站的门前排着长长的队伍,手上都没空着。
这时候人的收入都是死的,要想多得俩钱,除了省,就是找出家里的“破烂”送去回收站。
一般家庭,哪那么多能卖钱的“破烂”?排队的人大多都拿的是些稀奇古怪的,秦寒舒还看到个手里拿着双烂拖鞋想卖的,被工作人员呵斥走了。
秦寒舒径直绕过队伍,问窗口里的老大爷:“大爷,卖物件的地儿在哪?”
所有的回收站都是有收有卖。
大爷抬头看一眼秦寒舒,往后指了指。
秦寒舒谢过,便朝着后院去了。
后院看守的是个大妈,看秦寒舒过来直接指着院子里的东西道:“那堆每件2角,那堆每件5角,那堆每件2元,书每本5分。”
打眼一瞧,全是些破烂东西,按物件的大小分成了三堆,书单独放着。
除了秦寒舒外,只有一个中年男人在书堆里翻翻捡捡。
以前听说,有人专门上收购站淘老物件。不过秦寒舒不是来淘宝的,是来找找看有没有什么能用的工具。
她想在院坝里开辟一块菜地出来,再种点树。
空间里收的工具只有锤子和铁锹,得找个能挖地的。
不过她的视线却率先被一堆破烂木头吸引去。
大概是长时间放在院子里没有遮挡,日晒雨淋后,木头表面有些腐坏。
秦寒舒看着这堆破木头,脑子里有了个想法。
她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
后院有道门,从门出去是一条长长窄窄的小巷,出了小巷便是废品站正门朝着的大街。
小巷是条死巷,空无一人。
秦寒舒问大妈:“这堆木头多少钱?”
破木头并没包含在标了价的三堆物件里。
“你要啊?”那大妈瞅了眼秦寒舒,“5元钱,你都拉走吧。”
说完,大妈像是怕秦寒舒觉得不值,还补充道:“那木头只是外面烂,把外面推了,能做家具使的。”
秦寒舒点点头,暂时没说要不要。
她重新在废旧物品里翻找自己想要的工具,可惜的是只找到了一把断了的锯子,锯片还锈得不成样。
倒是发现了一个陶的三脚炉子,缺了一个脚,垫平了应该能用,可以烧煤块也可以烧柴和炭。
炉子还不贵,5角钱。
挑书的中年男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值班的大妈不太耐烦道:“你还要挑多久?我等着回家吃中饭呢。”
废品站员工少,后院就大妈一人,回家吃饭就得锁门。
秦寒舒忙道:“这就好了。大妈,那堆木头和这个炉子我都要了,一共5.5元钱对吗?”
大妈的脸色这才好了点,“对。”
秦寒舒递给了大妈6元钱,笑道:“能不能劳烦您帮个忙,帮我把那堆木头搬到后门的巷子口,我在那等我朋友来接。”
木头太多,秦寒舒一个人搬不了。
大妈数钱,数着数着就乐了,忙道:“行!我来帮你搬。”
大妈一个月工资才十几块,多给的5角钱接近她一天的工资了,她乐得帮秦寒舒这个忙。
大妈还很敬业,让秦寒舒歇着别动,她跑了三趟才将木头搬完。
“小同志,下个月初八,我们废品站会来新的货,不是前头那些人卖的破烂,是......”大妈凑近秦寒舒的耳朵,道:“是抄家得来的东西,到时候你可以来挑挑。”
那些东西,最好的是封在库里的,拉到废品站来的并不是什么珍宝,只不过寻常人家不差钱的,也可以来踅摸踅摸,看有没有有用的。
秦寒舒不知道那时候是不是农忙,农忙的话她应该没机会来县城。
“行,有时间我就过来看看。”
大妈忙着回家吃饭,没说几句就将后院的门锁上了。
破木头堵在巷子口,小巷便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
秦寒舒看了看天上,确定不会有人注意到她了,才进了空间,迅速将她以前用的家具拿出了两件来。
她也不敢拿多了,就一个书桌和一个柜子,都不大。
再把杨爱贞骑的那辆女式自行车拿出来,就差不多了。
收购站里还真有自行车卖,不过是自行车的部件,要么是轮子,要么是坐垫,要么是大梁。有本事的人积攒一段时间,说不定可以拼出一辆完整的车来。
将东西准备好,秦寒舒就站到了街边。
如果知青们都买完东西了她还没回去,牛二蛋肯定会来找她。
果然,没几分钟,拖拉机就朝她开过来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