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沈墨陆云鬟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推荐人在南宋:开局从小捕快做起》,由网络作家“龙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精品军事历史《人在南宋:开局从小捕快做起》,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沈墨陆云鬟,是作者大神“龙渊”出品的,简介如下:那么这几天,郎君就要去查这个案子去了?”云鬟一双妙目如水般看着沈墨,只觉得这位姑爷神情淡然内敛,气质儒雅端正,真是打心眼儿里越看越爱。“这样的案子,自有县里面大人们去管,像我这样的小捕快只不过跑腿罢了。”沈墨失声笑道:“哪里用得着我去操心?”接下来,云鬟又问了沈墨几句诗词上面的事情,被他随口编了个理由给敷衍过去了。眼看着三个人谈天说地,天色渐渐晚了,......
《精品推荐人在南宋:开局从小捕快做起》精彩片段
陆云鬟错误的估计了沈墨的文化水平,等到他写出这首词来,才知道自己和这位沈郎相比是相去甚远。这件事弄得云鬟的心里面真是说不出的诧异和感佩。
其实此时此刻,沈墨心里面的感动一点儿都不比陆云鬟少。
沈墨的前生是个孤儿,他从来就没有过什么家人。
他还清楚的记得在他十二岁那年,他亲眼看着一个做父亲的把他儿子提着耳朵从网吧里面拽出来就是一顿暴打,直打得那个小子鬼哭狼嚎的叫唤。
当时沈墨就想,如果他也有父母家人,能够被自己的亲爹娘就这样打上一顿,他就是用十年的寿命来换都愿意!
所以此时此刻,在沈墨的心里面也是波澜起伏,难以平静。
等到家里面全都收拾停当了,眼看着离休息还有一段时间,三个人就围着桌边的油灯低声的闲聊。
沈墨信口就把今天的这个离奇的案子给讲了出来,他一字一句的把胡商阿普当初描绘的诡异离奇、凶残恐怖的情景娓娓道来,只吓得家中的大小两个美女花容失色。
这可不是什么鬼故事,而是就在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件。云鬟和小符哪里知道案犯是谁,她们两个的心思全在鬼神冤魂上面琢磨,真是越想越恐怖。
“那么这几天,郎君就要去查这个案子去了?”云鬟一双妙目如水般看着沈墨,只觉得这位姑爷神情淡然内敛,气质儒雅端正,真是打心眼儿里越看越爱。
“这样的案子,自有县里面大人们去管,像我这样的小捕快只不过跑腿罢了。”沈墨失声笑道:“哪里用得着我去操心?”
接下来,云鬟又问了沈墨几句诗词上面的事情,被他随口编了个理由给敷衍过去了。
眼看着三个人谈天说地,天色渐渐晚了,于是便各自就寝不提。
在里间屋的大床上,小符想到他刚才听的鬼故事,小手不由得紧紧抓着云鬟的胳膊不敢放手。过了一会儿,她就听到云鬟微微的叹了口气。
“小姐想什么呢?”
“沈郎说,那首词是他填的。但是诗词小道,他却不觉得十分喜欢……”云鬟抿着红唇说道:“那……在沈郎的心里,什么才是大道?”
“我也不知道啊?”小符听到云鬟这么问,不由得嘟起了小嘴说道:“姑爷这个人怪的很。”
“他手里拿着好多银钱,但是却依旧过着清贫日子。他写出的诗词能够让小姐惊为天人,但是却不见传扬于世。他要是心里面真有个大道,那想必是些……很厉害的事情吧?”
且不说屋子里两个小美女在颠来倒去的想着沈墨,沈墨自己在外间屋小床上,也是默默的想着心事。
沈墨的书法不但过得去,而且诗词古文上多少也有一些功底。就像是律诗粘对、填词平仄这些也都懂得一二。所以在抄袭古人诗词这方面,倒不至于露了馅。
让沈墨久久不能入眠的,是他觉得自己今天有了家人,从此之后,他又多了一份牵挂。
从今以后他不但要为自己打算,还要为自己的家人打算。这种感觉沉甸甸的压在他的心头,让他觉得心里平添了几分幸福,又多了几分担忧。
……
第二天一早,沈墨照常上班。
随着时间的渐渐推移,大食坊的那件案子,终于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在临安城里面大肆宣扬开来。一时之间胡商巨宝、死尸猫妖之类的话题,在街市上、茶馆里被讨论的沸沸扬扬。
“大老爷容禀,”掌柜穆青听到卢县令问起,只见他指着水沟说道:“只有这四具尸体,”
“为了防止小贼从水沟潜进来,我们院墙上往外流水的排水口上带着铁栅栏。如果尸体顺水漂走的话,一定会被铁栅栏拦在院子里面,是绝对出不了这个院子的。”
“这么说来,阿普你说当时看到的尸体有五具。但是实际上,尸体却只有四具?”卢县令的神色冷峻,他的双眼目光凌厉的看向了阿普。
“大人说的没错,”阿普依旧是心有余悸,他脸色苍白的说道:“我……自己的尸体没了,而且……我们五个人这次行商带来的大宗宝货,也一件不剩的全都不见了!”
“妖怪啊!准是那只古怪的花狸猫,它是猫妖!”阿普脸色灰败的在一旁喃喃自语,看来他的精神都已经显得有些不正常了。
听到这个胡商胡言乱语的把事情扯到了妖怪上面。卢县令顿时就是怒气上脸。
“住嘴!”见上官面上的神情不愉,县尉魏蛟立刻出言喝止了阿普的话头。
卢县令皱着眉头想了想,然后把目光转向了站在他旁边的县丞赵正已。看来是想征询一下他的意见。
所谓县丞,就是县衙里面的二把手,只不过县丞跟县令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在整个县衙里面只有县令一个人是官。按照大宋官制,像卢月这种赤县的县令是正七品,也是科举出身的正牌子官身。
而县丞赵正已正八品、主簿柳清从八品、县尉魏蛟从八品,他们都是“吏”。
像他们这些人就没有为官一任的说法,而是终身制的的吏员。但他们就算是工作干的再好,也很难成为正式的官员。
但是在县衙里,这些小吏往往却是根深蒂固、手掌实权的人。有的小吏甚至能够挟持县令,在县内事务里面当家做主。
所谓“任你官清如水,怎奈吏滑如油”,说的就是这帮人。
而这一次,县丞赵正已倒是没有事不关己的意思,只见他在旁边皱着眉头思虑了一下,然后答道:
“县尊大人,这件案子疑点甚多。这五个胡商带来的钱财宝货价值百万、但却不翼而飞,这是第一桩。”
“根据阿普的口供,这些尸体的数目对不上,这是第二桩。”
“另外……”只见赵正己眉头紧锁,摇着头说道:“这个胡商阿普讲述的案情经过,也实在是太过离奇诡异。只怕是……其中有诈!”
赵正已这个县丞的职务里面,原本就是有负责刑狱诉讼的职责,所以他对断案和审讯并不陌生。他这几句话的意思也很明显。
既然这个胡商阿普说的前言不搭后语,供词里面疑点重重,而且他又是这里面唯一存活的一个人。那么理所当然,他的嫌疑最大。
如果要是阿普杀了人之后胡乱编造一通,那么这次的财物被盗,很有可能就是他自己下的手。
至于阿普所说出来的的那些诡异的故事,那既然是他凭空编造出来的,那就是不管多离奇都做不得数了。
这位胡商阿普又不傻,他在旁边立刻就听明白了赵正已的意思。县丞的话音刚落,阿普已经“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小人绝非作奸犯科之辈,刚才所说的句句是实,请大人明鉴啊!”阿普声泪俱下,声音里带着哭腔喊道。
“先把他给我带下去!”卢县令厌恶的挥了挥袍袖,示意捕快赶紧把这家伙弄走。
“柳先生?”等到阿普被带下去之后,卢县令的目光又看向了旁边的主簿柳清。
这个柳清是个五十岁上下的文士,他主簿的工作和县尉魏蛟正好是一文一武。但是宋朝重文轻武,所以他的地位比县尉魏蛟还高一层。
只见他捻着胡子笑了笑,然后摇头说道:“方才赵县丞说的确实有理,这个阿普的确是嫌疑最大的人,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卢县令见柳清好像有不同的意见,他立刻就是精神一震,连忙追问道。
“在商言利,如果说这个阿普想要谋财害命的话,他选择在这里动手,却是有些不合情理之处。”
当柳清说到这里的时候,他还特意抬头向着县丞赵正已拱了拱手:“县丞大人忙于公务,对这些胡商的情况却是不熟。在下倒是多少知道一点。”
见柳清有了不同的意见,赵正已摆了摆手,表示没关系,让他接着往下说。
“这些胡商海道来回风险极大,他们每一次往返行程。其实都是拿命来赌。”只见柳清用手指指地上用草席盖着的四具尸体说道:
“这么大的风险,之所以他们还乐此不疲,就是因为他们从外番返回到这里,往返一次就有百倍之利。”
“竟然有这么多!”当县令卢月听到这里,他脸上立刻就是一惊。
“从他们家里带来的宝石、香药等诸般珍奇物事,到了我大宋就是获利十倍。”柳清向着卢县令点了点头。
“而后,当他们在这里将货物脱手之后,将所得的钱钞换了我国的瓷器、丝绸和茶叶。等到回了他们的家乡,获利又是十倍。这一来一往,就是百倍之利!”
“您的意思是……”听到这里,卢县令好像明白了什么,他连忙向着柳清追问道。
柳青笑了笑:“他们胡商五个人结伴而来,这才刚到临安,货物还没来得及出手。要是这个阿普在这个时候作案……”
“我明白了!”这个时候,卢县令已经是恍然大悟!
“如果这个阿普选择此时劫财害命,那么他们带来的这些宝货就变成了赃物,就很难在临安出手了。更别提把货物换成钱钞、购置物产回家乡贩卖了!”
“这一来一往,即使他侥幸逃脱了大宋刑律的惩治,劫财害命成功,他也只是获利五倍而已。那还不如他自己老老实实做买卖赚得多!”卢县令脸上带着微微的惊奇说道。
“大人明鉴!”柳清见县令已经明白,他笑着答道:“退一万步讲,即使是这个阿普真有杀人劫财的心,他其实更应该在回去的海路上行事才对。到时候五个人连本带利,所有赚来的财货都落于他手,这才是正理啊!”
“柳先生说的有理!”卢县令听到这里,总算是彻底醒悟过来了。
只见卢县令若有所思的说道:“让您这么一说,这阿普的供述也有些怪异之处。”
“就算是这个阿普杀了人,他大可以编造一个盗贼行凶的故事,也用不着把故事编得这么离奇吧?他这个猫妖死尸的说法,岂不是一听就让人觉得疑点重重?”
“这么说来,这个阿普的嫌疑,大体上可以排除了。”这时候,在一边半晌不言的县尉魏蛟在一边说道:
“可是这桩怪案子,又是谁做的呢?”
幸亏自己早来了一步!沈墨连忙高声答应了一声,然后便叉手侍立站到一旁。
他不由得暗自想到:要是今早自己晚来个一时半刻,这点卯不到的罪名,直接就可以把我开革,也用不着这个捕头徐旺再想什么坏主意来对付我了!
果然,徐旺听见他应卯的声音之后,抬起头来用眼角狠狠的向着沈墨的方向横了一眼。似乎是没能把沈墨的痛脚抓住,让他觉得心里十分不甘。
在沈墨的旁边,他的哥们犟驴子吕强抬眼看了一眼沈墨,做出了一副“幸亏你小子来得及时!”的眼神。沈墨也向着他会意的点了点头。
沈墨心中暗自想道:看这架势,今天一定是有大案子发生,估计县太爷要点齐人马出去查案。在这个当口上,徐旺绝对不敢横生枝节来自讨没趣,看起来他今天就失业的可能性不大了。
想到这里,沈墨暗自舒展了一下眉头。也不知道眼下发生的是什么案子,竟然令得整个钱塘县衙如此兴师动众?
在点卯过后,所有人员都已经齐齐整整。
这时候,只见钱塘县的县太爷卢月,衣冠整肃的从县衙里面走了出来。
沈墨他们这一帮人在捕头徐旺的带领下,前呼后拥的簇拥着县太爷的轿子出了县衙,直接就顺着大街向西行去。
这一行人马足有四五十人,他们这次走的路线正好是沈墨上班的时候的那条路。
他们在一路上先是过了纪家桥,又越过了太学和武学。在径直横穿过了御街和众安桥之后,在妙明寺的西桥那里拐了个弯儿,顺着街道一直向北行去。
“再往前就是市舶司了,”走到这里的沈默心中暗自想道:今天县官老爷这么兴师动众,难道是……
还没等他细想,队伍已经停下了。
沈墨一见他们驻足的这个地方,就发现自己想的果然不错——真的是大食坊出事了!
这个大食坊位于妙明寺的西街里面,和前面的市舶司紧紧相连。之所以起这个名字,不是因为这里是什么吃东西的场所,而是因为这个地方是从海上和西方过来的胡商聚集的地方。
因为在中国最早的时候,就管那些来经商的西域人和胡人,叫做大食人。
在这片地方一共有五六百间房屋,面积大概相当于现代都市里面大点的一个小区,里面常年居住着各类胡商。
由于这里距离市舶司比较近,这些商人们来回通关相对于方便一些。所以这里就像是现代纽约的唐人街一样。虽然是身处临安,但是但是在这里面金发碧眼的外籍人士却是比比皆是。
结果就因为这里外国人多,所以这几条街叫来叫去,就被老百姓叫成了“大食坊”。
等到县太爷的车驾停下以后,沈墨看了看。车子就停在一栋临街的院子面前,在门房上的牌匾上写着“万贺升老店”五个大字。
在大食坊里的这些客栈,接待的多是外来的胡商。沈墨的心念一转,心中暗自想道:“看来我想的一点都没错,难怪钱塘县令会如此的看重这件案子!今天的案子,估计不是胡商出了人命,就是大宗的钱物被盗走了。”
这些胡商素来是豪富无比,他们漂洋过海远道而来,身上携带的货物每一样都是稀世之宝。看起来一定是这间万贺升老店里面的胡商出问题了。
等他们赶到的时候,只见客栈的外面已经有十来个人战战兢兢地候在那里,外围还围了一大圈看热闹的闲人。
在门外,县令卢月大人下了轿,径直向着店铺里面走去。
而沈墨他们这些捕快就在徐旺的吩咐下,把那十来个人牢牢的给看管了起来。
这些人都是万贺升的伙计,在这店里面出了事,这些人每个人身上都有嫌疑。所以徐旺严令他们禁止交头接耳,以防止这些人相互串供。
他们在门外等了大约有一刻钟的时间,就听万贺升里面传出话来,县令大人让把这些伙计全都带进去。看来卢月大人是想问他们这些人的口供了。
捕头徐旺命令沈墨他们这些捕快分出一部来,在万贺升的周围布防——话说这店铺的面积着实不小。剩下的这些人捕快一人伺候一个伙计,带着这些人进去。
沈墨押着一个犯人走在前面,他们一行人穿过了院门以后,径直向里面走去。
沈墨一路进了院子、穿过门房以后。发现面前是一个硕大的厅堂。
一进来,沈墨就闻到了一股饭菜的味道。看来这里是提供饭食、供客人用餐的地方。
在穿过饭堂以后,后面的院子里面是一个一个的小院儿,零零落落的散落在各处,看起来格局很像是现代的别墅群。
那些原来的胡商们成帮结伙的来到临安,他们有同乡或者相互之间熟识的,就一起包下一个院子居住。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格局。
清明节之前这几天阴雨连绵,今天才算是刚刚出了太阳。沈墨走在这个院子里的时候,地面上的水汽正被阳光蒸腾起来,周围的空气显得雾热又潮湿。
院子里甚是宽阔,栽植的花木被雨水洗得干干净净。但是地面上条石甬路的旁边却是泥泞的很。
路两边的一个个小院子里面,没有一点人声。看来是店里面发生了案件以后,所有的住户都被疏散了,所以这里才会静悄悄的如同鬼域。
每一个碧瓦白墙的小院子都是门窗紧闭,在这个人气鼎盛的大宋都城里面,骤然进到这个极其静谧的所在,这种感觉让人分外觉得不舒服。
又向前走了五六十步,只见前面有差役撑着纸伞遮住了阳光,伞下伫立着的正是县令他们一行人。
这些人围拢在一间小院子的门前,捕头徐旺在距离他们还有20来步远的地方,命令大家停住了脚步。
沈墨手里抓着他押送的那个伙计的衣领,他微微抬起头向着前方看去,只见地上有几个用草席遮挡着的东西。
连想都不用想,这草席下面一定就是尸体了,看来这真是一件人命案!
沈墨想到这里,他微微侧过了脸,把自己的视线左右转向了侧后方。
在他的后面,就是被带过来的伙计一行人。
他们每一个人都由一个衙役押送着,都停在了沈墨的身后。
沈墨的眼睛看似无意的一扫,他眼角的余光就在那些伙计中间,飞快的捕捉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有问题!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