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秋日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全文章节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

全文章节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

竹里飘雪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竹里飘雪”创作的《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的不少。“谢谢叔。”陈同对着韩国庆笑道:“对了,叔,山货从原来的五十斤变成了八十斤,辛苦你了。”韩国庆听了,笑的更开心了。这小子,现在越来越靠谱了。辛苦啥,挣钱还带辛苦的?平日的时间打零工,一天也不过三四毛,累的要死。现在,一斤黄鳝二毛钱。价格不低哩。而且......

主角:杨文静陈同   更新:2024-05-06 16:2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杨文静陈同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章节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由网络作家“竹里飘雪”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竹里飘雪”创作的《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的不少。“谢谢叔。”陈同对着韩国庆笑道:“对了,叔,山货从原来的五十斤变成了八十斤,辛苦你了。”韩国庆听了,笑的更开心了。这小子,现在越来越靠谱了。辛苦啥,挣钱还带辛苦的?平日的时间打零工,一天也不过三四毛,累的要死。现在,一斤黄鳝二毛钱。价格不低哩。而且......

《全文章节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精彩片段


陆陆续续,卖黄鳝泥鳅的人上门,陈同全部都收下了。

已经接近二百斤了。

面馆那边只收八十斤,剩下的黄鳝泥鳅,要想办法出。

天气越来越热,放在家里会死不少。

那数目可不少。

不一会,韩国庆拎着黄鳝泥鳅来了。

韩国庆皮肤黝黑,非常的老实。

“村长跟我说了,过两天我就去帮你插秧苗。”

韩国庆看着陈同,很开心。

这几天的收入是真的不少。

“谢谢叔。”

陈同对着韩国庆笑道:“对了,叔,山货从原来的五十斤变成了八十斤,辛苦你了。”

韩国庆听了,笑的更开心了。

这小子,现在越来越靠谱了。

辛苦啥,挣钱还带辛苦的?

平日的时间打零工,一天也不过三四毛,累的要死。

现在,一斤黄鳝二毛钱。

价格不低哩。

而且,这事情轻巧啊。

下午三点钟,陈同不收黄鳝了。

他要赶往县城的黄鳝面馆。

今天下午,一共收了黄鳝泥鳅二百六十斤,小杂鱼五十斤。

黄鳝面馆只要八十斤,足足多出来一百八十斤!

一百八十斤就是一百八十块,要是砸手里,就得贴三十六块钱。

一笔不小的数目。

陈同将黄鳝装在了小推车上,收拾好。

“媳妇,家里这些黄鳝就靠你了,要定时给它们浇水,不要被闷死。”

院子里,大缸小缸,盆里,罐子里,黑乎乎的全是泥鳅黄鳝。

杨文静点点头,让陈同路上小心点。

慢着点,不着急。

家里有她,放心。

杨文静虽然话少,但是是懂他的。

陈同心里暖洋洋的,推着小推车赶往县城。

遇到这样的媳妇,真的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为什么上辈子,自己会那么傻,不好好珍惜?

陈同都有点想不通自己为何那么作践杨文静。

杨文静人长的漂亮,又是知青,还能吃苦。

用以后的话来说。

知书达理。

大家闺秀。

嗯,就是这样,陈同越想,心里越美。

乐颠儿,乐颠儿的推着小推车。

这样的老婆,有干劲啊!

............

一个半小时后,陈同到了黄鳝面馆。

老板看到陈同来了,喜笑颜开。

这两头黄鳝泥鳅小杂鱼好卖,顾客都说食材新鲜。

爆炒的黄鳝又滑又嫩。

入口弹牙,有劲道。

回头客属实不少,价格虽然贵了点。

但是架不住好吃啊。

他的面馆名声已经传开了,每天忙的不亦乐乎。

“你小子,送的货可真是漂亮,你不知道,我这生意比平时多了一倍不止,早上来吃面的人需要排队!”

老板喜笑颜开,觉得陈同就是他的福星。

这黄鳝面馆才刚开几天啊,不仅周围的居民过来吃。

远地方的一大早跑过来排队。

就是为了这一口鲜香!

“主要是老板手艺好,这味道,县城你家独一份。”

陈同竖起大拇指夸赞老板。

老板笑的更开心了,这小子,会说话。

老板拿来秤,算了钱。

黄鳝泥鳅八十斤,小杂鱼五十斤。

合计一百零五块。

除去成本二十一块,陈同今天赚了八十四块钱。

对于这个年代而言,一天能够赚八十一块钱,很多了。

可是,陈同还是觉得太慢了。

杨文静五个月后生孩子。

住院,开销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而且,他承诺过,要给杨文静和孩子最好的!

陈同和老板道了谢,推着小推车走了。

他来到了供销社,买了一些生活必需品。

当然,他还特地买了一块香皂。

白猫牌,价格不低。

马上天热了,用香皂洗完澡,身上香香的,特别好闻。


陈同笑呵呵的介绍着刚摘的艾草,有好名中年妇女明显心动了,想买一些。

“大姐,这可是刚摘的,我一大早就赶到了这里,就是为了能让买艾草的大姐们放心,最重要的是,艾草煮鸡蛋,对女性身体好啊。”

其中一名中年女子点点头,她身子骨弱,经常偏头痛,问道:“这艾草怎么卖啊?多少钱一斤?”

陈同笑着道:“四毛钱一斤,我早上赶得急,没有带秤,就凭手感给您拿,少了您回来补上,多了算我送的。”

四毛钱一斤。

这个价格也可以接受,关键这可是早上从河边刚摘的,新鲜啊。

不过,买菜的中年妇女哪个不喜欢沾点小便宜,喜欢还价。

中年妇女做出肉疼的样子,指着地上的艾草。

“小伙子,我是诚心想买的,你看能不能便宜一点。”

“大姐,你看我这衣服现在还是湿的呢,赶了十来里路,就是为了保证新鲜。挣得也是一个辛苦钱,这艾草啊,也就是赶着清明节这个档口了。”

陈同上辈子白手起家,什么人他没接触过。

看人准着呢。

这大姐绝对是要买的,只不过为了省一点钱罢了。

而且陈同有礼貌啊,脸上挂着笑容,一口一口大姐的喊着,十分的亲切。

“得了得了,看你小伙子眼顺,给我来三斤。”

中年女子看陈同满头大汗,也是很辛苦,不再还价了。

陈同从地上抓了一把。

他做生意很多年。

虽说不能分毫不差,但是也差不了多少。

一双手没有秤准,也差不了多少。

而且,他都是往多了拿一点。

“大姐,这艾草只多不少,您回家称一称,少了再补您三斤!”

女子接过艾草,顿时乐开了怀,这小伙子,会做事。

谁都喜欢沾点小便宜。

中年女子付了钱,又看到陈同菜篮子里黑白相间的螺丝肉,一时间好奇,道:“那个是什么?也卖吗?”

陈同顺着中年女子的手指看去,指的正是螺丝肉。

“这是螺丝肉,七毛钱一斤。”

“螺丝肉?就是河里的那个带壳的螺丝?那也能吃?”

中年女子还是对陈同有几分相信的,关键是小伙子嘴甜,会说话。

八十年代,吃螺丝肉的人不多,不知道也不足为奇。

“大姐,这螺丝肉营养价值很高的,不输鸡蛋。尤其是韭菜炒螺丝,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身上有着用不完的力气,自家男人吃了,那可是耕地的牛啊。”

不少中年妇女眼睛都是一亮,她们家那口子,白天做事,晚上吃过饭倒头就睡,呼噜声震天,哪里还有什么业余活动啊。

虽然不懂加油站和美容院,但是耕地的牛谁不知道,力气大着呢。

“就这螺丝,吃了能比鸡蛋还有营养?”那中年女子半信半疑。

她这块地,不知道多长时间没被耕过了。

不仅仅是她,围观的不少中年女子都是如此,自家男人白天做事辛苦,晚上又没有电视机只能下楼一堆女子凑在一起聊聊天。

“大姐,螺丝炒肉,今晚您就偷着乐吧。”

陈同意有所指,道:“这螺丝和韭菜可不多啊。”

“好的,螺丝肉和韭菜给我来一斤。”中年女子不含糊,这小伙子看模样还算周正,不像是骗子,这年头,偏方大多都是来自乡下,还是有几分可信的。

中年女子拿着艾草,螺丝和韭菜,兴高采烈,笑的合不拢嘴。

“小伙子,这艾草明天我还想要一点,能不能再送点过来,顺便带点螺丝和韭菜啊。”中年女子离去,就连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吃啥不是吃,能让自家男人长力气的,那得多吃一点。

“好咧!”

陈同也是笑开了花,因为剩下的中年妇女都出手了,因为围聚的人越来越多,不买就没了。

到底有没有用,今晚试一试就知道了。

人群散去后,艾草一根不剩,螺丝肉和韭菜也没了,水芹菜也被陈同搭着卖了。

看着眼前空空如也,和口袋里鼓鼓囊囊的零钱,陈同笑开了花。

就在这时,第一个买艾草和螺蛳肉的大姐又回来了,身边还带着几名年纪差不多大的女子。

“就是这个小伙子,卖艾草和螺丝肉的。哎,怎么没了?”

大姐显然是给陈同介绍生意来的,螺蛳肉炒韭菜,她心里惦念着的。

“大姐,不好意思,来晚了,已经卖光了。”陈同不好意思的笑笑,道:“明天,明天我给您再弄点艾草和螺蛳肉过来。”

大姐点点头,道:“明天不要忘了啊。”

她回家称过了,艾草这小伙子多给了一两呢!

“螺蛳肉一定得和韭菜炒啊。”陈同看着离去的背影大声的叮嘱。

大姐回头一笑,点点头。

陈同收拾好篮子和绳子,来到一处树荫下,掏出口袋里的零钱,仔细的清点了起来。

三十斤左右的艾草,四毛钱一斤,一共卖了十一块五毛。

八斤螺蛳肉,七毛钱一斤,一共卖了五块二。

韭菜五斤,一毛一斤,一共五毛钱。

水芹菜七斤,二毛一斤,一共一块二。

虽然忙,但是天生对数字敏感的陈同,记得一清二楚。

今早一共收入十八块四毛钱!

一叠零钱,抓在手中,一时间,他心里百般滋味。

这才刚刚开始。

他要努力,让杨文静和还未出生的孩子过上好日子。

陈同活动了筋骨,并没有急着离去,又观察了一会。

这家属楼,虽然收入不低,但是平时吃的也就那几种,这对他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明天再来试一试,那个中年女子虽然嘴上说着想要艾草,煮点鸡蛋调理身体,但是陈同听懂了,她是想要螺蛳肉和韭菜。

陈同离开,前往县城的供销社。

供销社就相当于后世的超市,你想要的的里面几乎都有。

不过,有些东西要有相对应的票据。

否则,价格就会贵上不少。

清河村这种山里的小村庄,就算有票,也买不起米面肉类的食物,根本不会来县城的供销社。

只有吃公家饭的,才能时常吃上白米饭,来这里买东西。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