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也是,若是直接端来一盆菜,告诉他们这是毒豆角做的,那是断然不敢吃一口的。
杨氏也明白了,想着自己刚才的反应,自己还不等别人解释清楚就一通训斥,有些不好意思,但又拉不下脸来。
赵大柱第一个冷静下来,问道:“巧菱,这个狗爪豆,咱们公山上多吗?”
赵巧菱点头,“多!很多!那个地方一大片全是,我估摸着能有两万斤!”
全家又是一整个震惊,两万斤啊!
“这只是预估,是目前的挂果加后面还会长的,因为那藤蔓顶端还在持续开花,大概能摘到十月。”
赵二柱已经没有心思听了,转身要去柴房拿背篓和箩篼,“走走走,还等啥。”
赵巧菱一把按住她那莽撞的爹,“爹你先别急,我们先好好商量一下。”
赵大柱也乐了,“老弟,看把你猴急得,那狗爪豆又不会跑了,咱们先听巧菱说完。”
激动的众人全都坐好,热切地盯着赵巧菱,等着她安排。
“阿爷阿奶,我想了下,这么多狗爪豆咱们家也吃不完,而且虽然它是自己长的,但好歹是咱们村的公山,咱也不好全部独占了。”
“不能眼睁睁看着村邻们挨饿,再一个,偶尔还好,若咱们日日上山去摘,这么大动静也是瞒不住的。”
赵老头微微点头,“菱儿你说得有道理。”
赵巧菱见大家没有反对,继续道:“这个狗爪豆,好种活,而且不占地。大家今年留上一些老豆做种,明年种在房前屋后,就能收获很多。”
“所以要紧的就是今年,毕竟现在还是饥荒月,家家都缺粮,我想着,咱们先摘一批回来,把自家的囤够,再去通知里正爷爷。”
赵老太也微微点头,“菱儿说得对,先保障自家的量,这也没什么错。”
杨氏开口:“咱们一次摘很多,会不会吃不赢坏掉?”
“伯母放心,如果吃新鲜的就泡两日,不吃的话就撕皮后直接晒干,下次要吃之前再泡发就可以了。”
杨氏看着赵巧菱,“太好了,这样一来,可以储存起来,粮荒的时候拿出来吃。”
“菱儿,那咱们什么时候去摘?全家都去吗?”刘桃花恨不得现在就摘。
“柏哥哥、小石,我们仨一个时辰后出发,反正我们平日总往山上跑,不打眼,背上三个背篓,里面装几个大麻袋。”
“然后再过上一个时辰,爹娘你们和伯父伯母一起上山来,空手。”
“我们仨在山上先摘好装袋,藏在草丛里,等你们上山后,差不多也快天黑了,那时候村邻们都回家吃晚饭了,我们就搬下山。”
“这样可以尽量避免被人碰上,这一趟咱们七个人,大概能囤回来近千斤,后面带大家一起摘还能分回来一些,今年必定是够吃了。”
听赵巧菱安排得妥妥当当,赵大柱投来赞许的目光,“巧菱考虑得很细致,咱就按你说的办。”
赵老太笑呵呵地,“我们两个老的就在家做饭,等你们回来,松儿差不多也回来了,今晚就在一锅吃吧。”
刘桃花点头,进屋拿了一大碗粗面粉,“娘,只剩一点粗面和玉米面了,这是我们二房的粮,晚饭就劳烦娘一并做了。”
杨氏客气了一句:“弟妹,不用了,就在我家灶房做就是……”
有了那满山的狗爪豆,杨氏的态度也好了很多,生存危机一解决,人都变得和善起来。
刘桃花一笑,“嫂子,亲兄弟明算账,应该的。”
……
一个时辰后,赵巧菱三人背着背篓,拿着镰刀风风火火地上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