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秋日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文运亨通赵清远清远完结文

文运亨通赵清远清远完结文

清水奶昔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衣小厮悄无声息地走进来,递上一封烫金请柬。“小姐,陈公子在外求见。”陈子衿?我有些意外。自兰亭文会后,他便沉寂了许多。“请他进来吧。”片刻后,陈子衿一袭白衣,缓步而入。他瘦了些,眉宇间添了几分沉郁,但依旧风度翩翩。手里还是那把不离身的折扇。“柳小姐。”他拱了拱手,目光复杂地看着我。“陈公子请坐。”我示意小厮上茶。“柳小姐近来……风头无两。”他轻轻摇着扇子,语气听不出喜怒。“些许虚名,不足挂齿。”我淡淡回应。他沉默片刻,忽然合上扇子,敲了敲桌面。“柳小姐可知,你那篇《流民叹》,已惊动了宫里?”我心头一跳,面上不动声色。“略有耳闻。”“哼。”陈子衿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略有耳闻?”“只怕不止如此吧。”他盯着我,眼神锐利。“你可知,因你一篇...

主角:赵清远清远   更新:2025-05-09 19:3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清远清远的其他类型小说《文运亨通赵清远清远完结文》,由网络作家“清水奶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衣小厮悄无声息地走进来,递上一封烫金请柬。“小姐,陈公子在外求见。”陈子衿?我有些意外。自兰亭文会后,他便沉寂了许多。“请他进来吧。”片刻后,陈子衿一袭白衣,缓步而入。他瘦了些,眉宇间添了几分沉郁,但依旧风度翩翩。手里还是那把不离身的折扇。“柳小姐。”他拱了拱手,目光复杂地看着我。“陈公子请坐。”我示意小厮上茶。“柳小姐近来……风头无两。”他轻轻摇着扇子,语气听不出喜怒。“些许虚名,不足挂齿。”我淡淡回应。他沉默片刻,忽然合上扇子,敲了敲桌面。“柳小姐可知,你那篇《流民叹》,已惊动了宫里?”我心头一跳,面上不动声色。“略有耳闻。”“哼。”陈子衿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略有耳闻?”“只怕不止如此吧。”他盯着我,眼神锐利。“你可知,因你一篇...

《文运亨通赵清远清远完结文》精彩片段

衣小厮悄无声息地走进来,递上一封烫金请柬。

“小姐,陈公子在外求见。”

陈子衿?

我有些意外。

自兰亭文会后,他便沉寂了许多。

“请他进来吧。”

片刻后,陈子衿一袭白衣,缓步而入。

他瘦了些,眉宇间添了几分沉郁,但依旧风度翩翩。

手里还是那把不离身的折扇。

“柳小姐。”

他拱了拱手,目光复杂地看着我。

“陈公子请坐。”

我示意小厮上茶。

“柳小姐近来……风头无两。”

他轻轻摇着扇子,语气听不出喜怒。

“些许虚名,不足挂齿。”

我淡淡回应。

他沉默片刻,忽然合上扇子,敲了敲桌面。

“柳小姐可知,你那篇《流民叹》,已惊动了宫里?”

我心头一跳,面上不动声色。

“略有耳闻。”

“哼。”

陈子衿嘴角勾起一抹嘲讽。

“略有耳闻?”

“只怕不止如此吧。”

他盯着我,眼神锐利。

“你可知,因你一篇文章,户部与工部已争论不休?”

“你可知,有多少双眼睛,正盯着你这文坛新秀?”

“柳小姐,笔锋太利,并非好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他一字一句,说得缓慢而清晰。

我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

“多谢陈公子提醒。”

“只是,有些话,不得不说;有些人,不得不写。”

陈子衿深深看了我一眼。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你好自为之。”

他起身,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书房里,茶香袅袅。

我的指尖,却有些发凉。

9又过了几日。

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送来了一份意想不到的“礼物”。

来人是个面容白净,不苟言笑的内侍。

他毕恭毕敬地递上一个明黄色的锦缎卷轴。

“柳姑娘,贵妃娘娘听闻姑娘佳作,心甚喜之。”

“特命奴婢送来此物,请姑娘闲暇时观赏。”

我接过卷轴,入手微沉。

上面盘龙暗纹,隐隐透着皇家威仪。

“有劳公公,请代我谢过娘娘。”

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

内侍躬身行礼,悄然退下。

我独自站在原地,看着手中的卷轴。

心脏,怦怦直跳。

皇宫,贵妃……这已经不是试探了。

这是拉拢,还是警告?

我缓缓展开卷轴。

并非字画,而是一幅绣着凤穿牡丹的宫缎。

华美,精致,却也……冰冷。

京城的水,果然深不可测。

我的笔,是剑。

但现
角。

是陈子衿。

他听到动静,回过头。

四目相对。

气氛有些微妙的尴尬。

“你……你……”两人同时开口,又同时顿住。

陈子衿站起身,朝我拱了拱手,姿态放得很低。

“柳姑娘,那日金銮殿上……”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复杂。

“是我……坐井观天了。”

我静静地看着他。

曾几何时,这个人是我仰望的目标,也是我憎恨的对手。

但现在,那些情绪都淡了。

“文道之路,殊途同归。”

我轻声说。

“你之才气,亦是难得。”

陈子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是释然,最后化为一种……近乎狂热的探求。

“何为……文道共鸣?”

他问出了那个盘旋在无数人心头的问题。

“那力量……从何而来?”

我摇摇头。

“我亦不知。”

“或许,是积压的情感,或许,是心中的执念。”

“又或许……”我抬头望向天空。

“是这天地间,自有的一种规则。”

陈子衿沉默了。

良久,他再次拱手,深深一揖。

“多谢……指教。”

他转身,脚步坚定地离开。

我看着他的背影,知道这个人,或许会在文道上,走出一条属于他自己的路。

至于我……皇帝最终没有强求。

或许是忌惮,或许是权衡。

他下了一道旨意。

封我为“文宗”。

无品阶,无实权,超然物外。

赐“文宗府”,允许我开门授课,著书立说。

消息传出,天下哗然。

有人不解。

“一个女子,凭什么称宗?”

“不过是些哗众取宠的手段罢了!”

有人敬畏。

“金銮殿引动天地异象,岂是凡人能为?”

“此乃大夏文运昌盛之兆啊!”

有人好奇。

“听说那文宗府,求学者络绎不绝!”

“连陈家那位公子,都时常前去请教呢!”

我爹柳文山,据说在家中祠堂哭了三天三夜,不知是悔恨还是激动。

赵清远,早已泯然众人,无人再提起。

而我,在京郊的文宗府,过上了从未想过的生活。

每日读书,写字,偶尔指点前来求教的学子。

那些曾经汹涌的“气”,如今温顺地流淌在我周身,滋养着我的精神。

我将金銮殿上的感悟,结合平生所学,写成了一部《文心》。

不谈技巧,只论本心。

“先生,何为文以载道?”

一个稚嫩的学子仰着头问我。

我放下手中的笔,笑了笑。

“你
落里,一个锦衣公子,正是陈子衿,他手里也拿着一份誊抄的稿子。

他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惊疑。

“哼,哗众取宠。”

他放下稿子,语气带着惯有的傲慢,但指尖却在桌上轻轻敲击。

旁边有人凑趣:“陈公子觉得如何?”

陈子衿淡淡道:“尚可。

只是藏头露尾,非君子所为。”

话虽如此,他却又将那稿子拿了起来,细细看了一遍。

街头巷尾,识字的不识字的,也都在谈论。

“听说有个叫无名氏的,写了篇大文章!”

“是啊,骂朝廷的呢!”

“嘘!

小声点!

官府知道了要抓人的!”

“怕啥,人家写得有道理!”

柳府。

柳文山刚打发走一个来说媒的婆子。

“呸!

什么玩意儿!

张屠户还嫌弃聘礼要得高?”

他气冲冲地踱步。

“真是晦气!”

他看见我,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杵在这儿干嘛?

还不去给你娘请安!”

“外头那些风言风语,你听到了没?”

我低头:“女儿不知。”

“哼,谅你也不知道!

跟你那死鬼娘一样,没半点用处!”

他甩袖进了内堂,嘴里还在嘟囔着银钱的事。

我站在原地,听着墙外隐约传来的、关于“无名氏”的惊叹和猜测。

嘴角,不易察觉地微微勾起。

一股从未有过的、隐秘的快乐,在心底蔓延。

真好。

这种感觉,比吸收那些“文运”还要让人舒畅。

与此同时。

城西一处僻静的宅院。

侍女将一份誊抄的《论漕运改制疏》恭敬地呈上。

“大家,这是文渊阁今日最受推崇的一篇。”

一位看不清面容,只着素色长衫的人,接了过去。

手指修长,骨节分明。

他的目光落在“无名氏”三个字上,停顿了片刻。

随即,细细读了起来。

良久。

“有点意思。”

一个清越难辨的声音,在安静的室内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趣。

“查查这个无名氏。”

4第四章:名声乍现,危机四伏“兰亭雅集”今日格外热闹。

才子佳人们,衣香鬓影,谈笑风生。

“听说了吗?

无名氏那篇《论漕运改制疏》,连京都那边都有耳闻了!”

“啧啧,也不知是哪位高人,藏得可真深!”

“我看啊,多半是故弄玄虚!”

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

众人循声望去,正是陈子衿。

他摇着玉骨扇,嘴
啸般的赞誉中。

心头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激荡。

这就是……万众瞩目的感觉?

这就是……才华得到认可的滋味?

我赢了。

我赢了陈子衿,赢了所有人。

评判席上,大学士捋着胡须,看向身边的同僚。

“此女……非池中物啊。”

“诗中隐有风骨,更有……一股说不清的灵气。”

“是啊,仿佛……有神助一般。”

另一边,人群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随从低声对主子汇报。

“主子,就是她。”

“查。”

一个低沉的声音回应。

我看向台下。

看到了柳文山的虚荣。

看到了陈子衿的失落。

看到了无数或羡慕或嫉妒的目光。

也看到了……隐藏在暗处的审视。

老师说得对,这“文运”是天赋,也是劫数。

今日扬名,只是开始。

我的目光越过喧嚣的人群,望向远方。

京城的天空,风起云涌。

我,柳絮,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庶女。

我的笔,将是我的剑。

我要的,绝不仅仅是这点虚名。

我的心,从未如此刻般坚定,也从未如此刻般……野心勃勃。

7“听说了吗?

柳絮小姐又出新作了!”

茶馆里,说书先生刚歇下,邻桌就炸开了锅。

“哪篇?

哪篇?”

“就是那篇《流民叹》!

哎呦喂,写得那叫一个惨!”

一个穿着短褂的汉子猛拍大腿。

“可不是!

我家三舅姥爷就是从北边逃难过来的,说那光景,比文里写的还苦!”

“听说啊,这文章都递到御前了!”

“真的假的?”

“户部侍郎王大人,在朝会上引了里头的话,说要彻查赈灾粮款!”

“我的乖乖!

这柳小姐是真敢写啊!”

“笔杆子杀人不见血,这下可捅了马蜂窝!”

议论声嗡嗡作响,像一群被惊动的蜜蜂。

我坐在雅间的窗边,指尖捏着温热的茶杯。

楼下的喧嚣,一字不落地飘进耳朵。

心头,是种奇异的感觉。

既有“一字千金”的满足,又有“风口浪尖”的警惕。

顾大家说得对,文运载舟,亦能覆舟。

“絮儿!

我的好女儿!”

一个兴奋到变调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

柳文山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满面红光,搓着手。

“爹?”

我微微蹙眉。

他自顾自坐下,拿起我的茶就灌了一口。

“哎呀,渴死我了!

跑了好几家大人府上!”

他抹了抹嘴,眼神发亮地看着我。

“女儿
用心去写,用心去感受,答案就在你的笔下,在你的心里。”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页上,泛着温暖的光晕。

我看向窗外,远处青山隐隐。

内心一片平静。

这或许,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不是权倾朝野,不是名动天下。

而是这份,源于内心,归于平静的……自由。

某个月夜。

我独坐书房,摊开一张空白的宣纸。

指尖微动。

一丝极淡的金光,若有若无地从指尖溢出,流入纸面。

纸上,似乎有无形的文字在缓缓显现,又缓缓消失。

那文字,不属于这个世界。

我微微一笑。

文道之路,或许……才刚刚开始。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