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脚夫忽地停下,怔怔朝画舫看去,哈着白雾,叹道。
“真乃神仙中人。”
闻言望去。
乱琼碎玉。
锦衣公子立于船首。
身披鹤氅,形影孤寒。
像是站了半日,发上沾满了雪。
两下遥遥相望。
只一瞬,便挪开眼。
拥狐裘的美人,执伞迎他入内。
三五文士围拥而上。
绣帘垂下,没了踪影。
我拂去眉间雪。
漠然垂首,继续运货。
14.攒了些银钱。
我心思又活络起来。
日间,码头打零工。
夜间,挑着馄饨担走街串巷,赚些零用。
因是岁暮,夜市灯火盈街,生意较往常好上许多。
待忙过阵子,锦娘在风炉边上呵手取暖。
“蔓蔓,是烤鸡的香味。”
她缩颈,吸吸鼻子。
吴山烤鸡,乃当地一绝。
无论什么时候,店铺前都排满了人。
听码头的脚夫说,吃起来鸡皮酥香,内里肉嫩,最宜下酒。
我和锦娘虽馋,但着实狠不下心来豪奢一把。
加之日前,不期然撞见宋子晦。
他似乎过得不错。
只身边的姑娘,面生得很。
思及此,我愈发想多些进账,多条出路。
我沈蔓,离了他,照样混得好。
我数了数今晚的进项,买一只烤鸡绰绰有余。
“锦娘,要不咱们买半只尝尝?”
锦娘摇头,搅着锅中翻腾的雪浪,笑道。
“我闻饱啦,钱还是留着罢。”
“我也是。”
我收拾担子,接口道。
“鸡腿你的,鸡翅我的,至于鸡屁股嘛。”
借着月色家去,锦娘佯装分烧鸡,乐呵呵道。
“看在你的份上,勉为其难给小木匠罢。”
15.江南三月,柳毵毵,风细细。
“锦记馄饨”的布招儿随风飘荡。
“小二,来碗馄饨。”
“来嘞,客官您慢吃,小心烫。”
招呼完老食客,我正欲拾掇身后的桌子。
摊子新开业,来的客人时多时少,全然看运气。
万事开头难,往后的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一如招子上的“锦”字。
先时,锦娘想起名“沈记”,被我否决。
若没她,这摊子也支不起。
“索性叫锦记,愿我们都有锦绣前程。”
锦娘缠不过我,遂应了。
眼前红影一闪而过,猛地扑于面前。
夺走还未来得及收拾的碗。
麻利地将两三碗见底的汤混作一块。
“别倒,给我吃,饿死本公主了。”
话毕,狼吞虎咽起来,拦也拦不住。
看样子,像是饿坏了。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