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她算看明白了,这些还真是不白争。起码这酒酿圆子,从前安寿堂的小厨房可不会特意做给她。
小到一碗甜品微不足道。
大到婚事,嫁妆,可真是一辈子的事。
再说从内宅到朝堂,再到国与国,也都逃不出一个争字。
看来崔老夫人前世教她的那些,还要再琢磨透了才行。
这内宅争斗,也是一门学问。
李初柔今日显然心情不错,还问起了姜枕月的饮食起居。
又对老夫人说道:“母亲,三日后是九月初二,端亲王府老太妃的寿辰,昭雪……”
她话未说完,老夫人就抬手制止了她后面的话,说道:“那日若兰姑姑已经跟我说了,既然是靖安长公主开口,咱们也不能不识抬举。”
说到这,她看了姜枕月一眼,然后用商量的语气说道:“月儿,你二妹妹在禁足。祖母想跟你讨个情儿,能不能让她去参加寿宴。”
“我是想着,你和昭雪,跟着我和你母亲一同去。”
看似商量,可姜枕月知道,这就是通知。
祖母抬举她,她得识大体,配得上祖母的抬举。
再者,她巴不得姜昭雪去呢。姜昭雪不去,这出戏还真唱不下去。
姜枕月受宠若惊,欠身道:“祖母折煞孙女了,二妹妹虽然在受罚,可端亲王府老太妃寿宴是正经事,可不能因为家里的小事耽搁了。”
老夫人欣慰地点点头,对李初柔道:“月儿也懂事了,你教导的好。”
李初柔神色有一瞬间的不自然,转而又笑道:“有母亲坐镇,咱们家的孩子,教养人品都不会差。”
之后婆媳两人,又聊起了靖安长公主。老夫人话里话外,都是对长公主府的看重。
说到姜昭雪的时候,老夫人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吩咐边上的瑞嬷嬷。
“你去把那床苏州送来的蚕丝锦被送去给二小姐,让她晚上睡觉垫着。”
姜枕月知道,因为靖安长公主,祖母心头的天平再次倾斜了。
之后的几日,姜枕月一直把自己关在临时改的药房,研制给崔景川口服的药。
有几次她遇到不懂的地方,都想去问问白少秋。又怕露出端倪,引得李初柔猜忌。
她要借着端亲王府的寿宴扬名,当然越是出其不意越好。
她没去找白少秋,反倒是姜昭雪,听说又是给白少秋磕头认错,又是抄写药经主动自罚。
到端亲王府老太妃寿宴的前一日,白少秋已经表示,让她往后再不可如此,这事算揭过了。
姜枕月并不意外,师伯教导姜昭雪十年。就是养条狗,也有感情了。
到了九月初一那日,老夫人特意把姜枕月和姜昭雪,嘱咐明日的事。
一同去的,还有姜挽璃。
姜枕月诧异,姜挽璃跪了两日祠堂,该闭门思过了,怎么来安寿堂了?
就听老夫人说道:“柳姨娘有了身孕,近来因为你们四妹妹的婚事,吃不下睡不香。”
“我想着带她去见见世面,遇上合适的人家,也能参详参详。”
姜家大房自打姜挽璃后,不管妾室还是正妻,都没再有子嗣。老夫人一直觉得姜家人丁不旺,所以知道柳姨娘有孕,高兴不已。
柳姨娘趁机提出想让女儿出去见见世面,她也欣然应允。
此时姜挽璃乖巧地站在老夫人身边,抬头看了眼姜枕月,露出得意的笑。
之后老夫人又说了不少出门的规矩,毕竟小姐们的教养,就代表姜家的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