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秋日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弃女觉醒赚大钱,养父炫肉渣爹馋赵巧菱大坤国大结局

弃女觉醒赚大钱,养父炫肉渣爹馋赵巧菱大坤国大结局

一扇竹篱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说得也是,若是直接端来一盆菜,告诉他们这是毒豆角做的,那是断然不敢吃一口的。杨氏也明白了,想着自己刚才的反应,自己还不等别人解释清楚就一通训斥,有些不好意思,但又拉不下脸来。赵大柱第一个冷静下来,问道:“巧菱,这个狗爪豆,咱们公山上多吗?”赵巧菱点头,“多!很多!那个地方一大片全是,我估摸着能有两万斤!”全家又是一整个震惊,两万斤啊!“这只是预估,是目前的挂果加后面还会长的,因为那藤蔓顶端还在持续开花,大概能摘到十月。”赵二柱已经没有心思听了,转身要去柴房拿背篓和箩篼,“走走走,还等啥。”赵巧菱一把按住她那莽撞的爹,“爹你先别急,我们先好好商量一下。”赵大柱也乐了,“老弟,看把你猴急得,那狗爪豆又不会跑了,咱们先听巧菱说完。”激动的...

主角:赵巧菱大坤国   更新:2025-03-12 16:4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巧菱大坤国的其他类型小说《弃女觉醒赚大钱,养父炫肉渣爹馋赵巧菱大坤国大结局》,由网络作家“一扇竹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说得也是,若是直接端来一盆菜,告诉他们这是毒豆角做的,那是断然不敢吃一口的。杨氏也明白了,想着自己刚才的反应,自己还不等别人解释清楚就一通训斥,有些不好意思,但又拉不下脸来。赵大柱第一个冷静下来,问道:“巧菱,这个狗爪豆,咱们公山上多吗?”赵巧菱点头,“多!很多!那个地方一大片全是,我估摸着能有两万斤!”全家又是一整个震惊,两万斤啊!“这只是预估,是目前的挂果加后面还会长的,因为那藤蔓顶端还在持续开花,大概能摘到十月。”赵二柱已经没有心思听了,转身要去柴房拿背篓和箩篼,“走走走,还等啥。”赵巧菱一把按住她那莽撞的爹,“爹你先别急,我们先好好商量一下。”赵大柱也乐了,“老弟,看把你猴急得,那狗爪豆又不会跑了,咱们先听巧菱说完。”激动的...

《弃女觉醒赚大钱,养父炫肉渣爹馋赵巧菱大坤国大结局》精彩片段


说得也是,若是直接端来一盆菜,告诉他们这是毒豆角做的,那是断然不敢吃一口的。

杨氏也明白了,想着自己刚才的反应,自己还不等别人解释清楚就一通训斥,有些不好意思,但又拉不下脸来。

赵大柱第一个冷静下来,问道:“巧菱,这个狗爪豆,咱们公山上多吗?”

赵巧菱点头,“多!很多!那个地方一大片全是,我估摸着能有两万斤!”

全家又是一整个震惊,两万斤啊!

“这只是预估,是目前的挂果加后面还会长的,因为那藤蔓顶端还在持续开花,大概能摘到十月。”

赵二柱已经没有心思听了,转身要去柴房拿背篓和箩篼,“走走走,还等啥。”

赵巧菱一把按住她那莽撞的爹,“爹你先别急,我们先好好商量一下。”

赵大柱也乐了,“老弟,看把你猴急得,那狗爪豆又不会跑了,咱们先听巧菱说完。”

激动的众人全都坐好,热切地盯着赵巧菱,等着她安排。

“阿爷阿奶,我想了下,这么多狗爪豆咱们家也吃不完,而且虽然它是自己长的,但好歹是咱们村的公山,咱也不好全部独占了。”

“不能眼睁睁看着村邻们挨饿,再一个,偶尔还好,若咱们日日上山去摘,这么大动静也是瞒不住的。”

赵老头微微点头,“菱儿你说得有道理。”

赵巧菱见大家没有反对,继续道:“这个狗爪豆,好种活,而且不占地。大家今年留上一些老豆做种,明年种在房前屋后,就能收获很多。”

“所以要紧的就是今年,毕竟现在还是饥荒月,家家都缺粮,我想着,咱们先摘一批回来,把自家的囤够,再去通知里正爷爷。”

赵老太也微微点头,“菱儿说得对,先保障自家的量,这也没什么错。”

杨氏开口:“咱们一次摘很多,会不会吃不赢坏掉?”

“伯母放心,如果吃新鲜的就泡两日,不吃的话就撕皮后直接晒干,下次要吃之前再泡发就可以了。”

杨氏看着赵巧菱,“太好了,这样一来,可以储存起来,粮荒的时候拿出来吃。”

“菱儿,那咱们什么时候去摘?全家都去吗?”刘桃花恨不得现在就摘。

“柏哥哥、小石,我们仨一个时辰后出发,反正我们平日总往山上跑,不打眼,背上三个背篓,里面装几个大麻袋。”

“然后再过上一个时辰,爹娘你们和伯父伯母一起上山来,空手。”

“我们仨在山上先摘好装袋,藏在草丛里,等你们上山后,差不多也快天黑了,那时候村邻们都回家吃晚饭了,我们就搬下山。”

“这样可以尽量避免被人碰上,这一趟咱们七个人,大概能囤回来近千斤,后面带大家一起摘还能分回来一些,今年必定是够吃了。”

听赵巧菱安排得妥妥当当,赵大柱投来赞许的目光,“巧菱考虑得很细致,咱就按你说的办。”

赵老太笑呵呵地,“我们两个老的就在家做饭,等你们回来,松儿差不多也回来了,今晚就在一锅吃吧。”

刘桃花点头,进屋拿了一大碗粗面粉,“娘,只剩一点粗面和玉米面了,这是我们二房的粮,晚饭就劳烦娘一并做了。”

杨氏客气了一句:“弟妹,不用了,就在我家灶房做就是……”

有了那满山的狗爪豆,杨氏的态度也好了很多,生存危机一解决,人都变得和善起来。

刘桃花一笑,“嫂子,亲兄弟明算账,应该的。”

……

一个时辰后,赵巧菱三人背着背篓,拿着镰刀风风火火地上山了。


宋员外其实也自知不占理,一是隐瞒了儿子的病,二是当初苟氏确实说那是她女儿,根本没提过什么赵家。

他今日来不过是想仗势欺人,想着一个小小农户,那还不任他随意拿捏?只要一提告官,还不得乖乖跟他们走?

谁知道这个丫头竟然不知从哪儿得知了内情,态度大变,跟换了个人似的。

这赵家人,甚至这个村子的人,都强硬无比。

一时没了法子,看来这门婚事是成不了了。

宋员外狠狠瞪了媒婆一眼,“柳媒婆,瞅瞅你做的好媒!你是不是伙同苟氏那妇人一起来骗我钱财?”

柳媒婆吓得一抖,“哎唷,员外老爷,我也冤枉啊,就算给我一颗豹子胆,我也不敢骗您啊!”

“那苟氏说是她二女儿,从没提过这丫头是石磨村的,还有养父母,我也是被她骗了呀。”

宋员外咬牙切齿,“好呀,这个苟氏两头骗,竟然敢骗到我的头上。”

赵巧菱看了看媒婆,悠悠问道:“我猜苟氏还说我偷走了那一两银子的定礼吧?”

柳媒婆一怔,“你怎么知道?”

“还用猜?苟氏是在祸水东引呢,诬陷我,让你们以为我偷了定金,他们孙家不就摘干净了吗?”

宋员外和柳媒婆双双愣怔思索,好像是这个理儿……

“娘的!我看她是活腻了!柳媒婆,带路,去孙家!”宋员外狠狠一拂袖,转身大步朝马车走去。

“哎!”柳媒婆也憋着一肚子气,甩着手帕,一扭一扭地跟了上去。

呼啦啦一众人又全都离开了。

几个庄稼汉扛起锄头,道:“里正叔,我们下地去了哈。”

“去吧。”

赵二柱喊道:“感谢大家来撑腰。”

一个汉子回头,“嗨呀,小事,下次别家有事你也来出力就是。不过二柱老弟,你家最近可真热闹,哈哈哈。”

赵二柱嘿嘿两声:这热闹我可不想要。

吴里正见事情解决,也就放下心来,抬脚准备回去。

赵巧菱追了一步,“里正爷爷,请留步。”

吴里正转身,“丫头还有事?你不用怕,他那庚帖和婚书我看了,名字都对不上,做不得数的。”

赵巧菱笑着摇了摇头,“我不是担心这个,里正爷爷,我的户籍书找到了,上次阿爷跟您说的补制,就不用了。”

“行,找到了就好,这次可要放好了啊。”

“里正爷爷,还有个事,我想烦请您召集村里人今日晚饭后开个会,我有重要的事跟大家讲,事关大家的温饱。”

“哦?”吴里正双眼一亮,“丫头你先跟我说说看。”

赵巧菱便将狗爪豆的事情粗略地说了一下,吴里正越听越喜,直到后面高兴得拍大腿。

“赵家丫头,你这若是真的,那将是造福全村!”

赵老头凑过来,“吴老哥,我孙女说的是真的,我们全家都吃过了,一点事没有。”

刘桃花道:“里正叔,要不晚上我们炒上一碗,当着大家的面儿吃了,两刻钟一过,大家自然就信了。”

吴里正点头,“这倒是个直截了当的办法,行,我一会儿就去挨家通知,就在村里常议事的大坝子那里,戌时正。”

说完,小老头背着手,高兴地离开了。

赵老太拉过孙女,欣慰道:“这下阿奶放心了,总算是摆脱了孙家这一摊子腌臜事,那个宋员外看样子是要给孙家好果子吃了。”

刘桃花也点头,“以后啊,咱就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离孙家那粪坑远远地。”

赵巧菱心里可没那么乐观,这孙家人,除了原主的胞姐孙盼娣,其余几个都不是什么好货。


赵小石倒是乐观,“娘,馒头是馒头,人家面摊上一碗阳春面还要五文钱呢,那可没有阿姐做的凉粉香。”

“也是,明日试试就知道了。”

……

做完准备工作,太阳也差不多下山了。

处理后的狗爪豆已经晒干了,全都成了黑褐色的干豆荚,收起来以后慢慢吃。

一家人匆匆吃过晚饭,刘桃花拾掇碗筷,小石则回房念书去了。

赵二柱喊上大房的赵大柱一路去大坝子开会,里正通知了,每家去个得空的人,大家一起商议。

赵巧菱端着一小碗炒好的狗爪豆,跟着去了大坝子。

大坝子是一块相对比较开阔的地方,处在石磨村的中央,东西各户的过来也方便。

大坝子成圆形,外围有一排高大的泡桐树,春天花香四溢,夏天绿叶如盖。

平日里,那些无事的老妇人、嘴碎的长舌妇、玩耍的孩童们,都爱来这里聚集。

此刻,大坝子已经来了几十个人了,都带着自家的小板凳儿,坐在一堆儿闲聊。

人群前面,临时摆了一张小条桌,一个条凳。

白天里正挨家挨户上门通知的时候,大家都不信,还说赵家那白眼狼闺女说的话谁敢信?

“自家的爷奶爹娘都骗,做那些缺德事,村里谁不知?她说能吃,我可不敢吃。”

“诶?我听说那白眼狼醒悟了呢,又和以前一样乖巧懂事了,前几日吴春生中毒,不就是她帮忙救的嘛。”

最后,还是里正说:“我看赵家不像是骗人,你们信就来,不信,到时候分东西的时候,可别馋。”

这才每户都来了人,反正信不信的,听听再说。

吴里正看天色暗了下来,点了两个火把,插在地上。

众人见赵家两兄弟和二柱的丫头赵巧菱来了,纷纷激动起来:

“来了,来了!”

“赵家丫头,你手上端的就是那毒豆角?”

“巧菱啊,这玩意儿当真能吃?”

赵大柱和赵二柱端着小板凳儿坐到人堆儿里去了,赵巧菱则被吴里正喊到了人群前面。

吴里正右手抬起虚空按了按,“好了,大家先别着急问,等赵丫头说。”

赵巧菱点点头,指了指条桌上那碗狗爪豆,“各位爷奶、叔伯婶婶,这毒豆角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先吃给大家看看。”

说完,不等众人反应,就夹了几筷子吃进了嘴里。

众人没想到她一上来就开炫,倒抽一口气,纷纷后仰,“咦……”

吴大田想起前几日儿子中毒那遭罪的样子,惊得大喊:“哎呀!”

赵巧菱咽下,笑道:“一会大家看看我会不会中毒就知道了。”

坐赵二柱旁边的二狗爹捅了捅他,“二柱,你家真吃了?”

“真吃了。”赵二柱点头。

“啥事都没有?没窜稀?”

“你看我这不好好坐这儿嘛,我女儿聪明,找到了去毒的方法。”

“能去毒?”二狗爹一听,激动得站起身高呼一声,随之而来的是一声巨响的屁:

“噗……”

周围的人连忙捂住口鼻,往旁边直躲。

二狗爹一脸窘,张着一双手不知道该往哪里放,对着周围捂鼻的人道:“对不住,晚上豌豆吃多了…… ”

另一个婆子表示理解,“哎呀,我家最近也是日日吃豌豆掺野菜,一天到晚地嘣屁。”

话还没说完,那婆子也嘣了个响屁。

虽说在农户人眼里屎尿屁没啥,但是当众放响屁还是臊得慌,婆子慌忙找补:“响屁不臭,臭屁不响。”

人群里响起了阵阵笑声。

二狗爹看着赵巧菱,“巧菱,这个毒豆角这些年大家都说不能吃,不信邪的人也确实是中毒了,你是怎么知道它能吃的?”


一个穿着书生直袍、头戴儒巾的少年站在院子里。

是孙家的金疙瘩孙光耀回来了,虽比孙盼娣小一岁,个头竟然还高些,一对大耳垂格外醒目。

孙婆子放下火钳冲出去,“耀儿回来了,我的乖孙,这两日累着没?”

“不累,阿奶,我爹娘呢?”孙光耀一屁股坐到石桌边,把手里的藤箱放上桌。

打开藤箱,在文房四宝和书本中翻出来一盒子点心。

苟氏听到声音也从屋里出来,“耀儿,娘在这儿呢,考得如何?”

孙有财后脚也翻地回来了,进院子便看见孙光耀,扔下锄头就坐了过来。

“耀儿,快说说,考得好不好,秀才稳了吧?”

孙光耀得意地点头,“放心吧爹,凭我的才学,定是没有问题,去年只过了县试,今年县试、府试都过了,这院试不就是一鼓作气的事嘛。”

“好,哈哈哈,我就说我孙儿和别人不同,这一对有福气的大耳垂,一看就是要做官的人!”

孙婆子笑得合不拢嘴,孙有财两口子也高兴地揉搓孙光耀的脸。

“好呀,咱家要光耀门楣了,只等三日后,衙差敲锣打鼓来报喜,全村的人都要来拜贺。”

孙盼娣也走上前,笑着恭喜了弟弟,毕竟他中了,自己也能早日脱身。

孙光耀春风满面地打开那盒点心,里面有四块金黄的酥饼。

“我看府城里好多人买这个玫瑰酥饼,就带了一盒回来,孝敬阿奶和爹娘。”

“真是阿奶贴心的乖孙。”孙婆子接过酥饼,老脸上的皱纹都舒展了。

苟氏和孙有财也激动地接过儿子的孝敬,虽然这孝敬是用家里钱买的。

当第四块酥饼即将放到孙盼娣手上时,孙婆子和苟氏的手同时拦了过来。

“乖孙,你自己吃,一会儿你阿姐有她最爱的野菜饼子吃。”

“是啊,耀儿,你这两日都瘦了,娘看了都心疼。”

孙盼娣缩回手,黯然道:“我……我还不饿。”

孙光耀一把把酥饼塞到孙盼娣手上,“姐你吃吧,我路上吃过了。”

他倒是没说谎,这盒子酥饼原本有两层,八个他一人就吃了四个,实在是齁住了,不然哪儿有她吃的份儿。

孙盼娣连忙塞到嘴里咬了一半,孙婆子都来不及抢,只好横了她一眼。

“耀儿,给你的一两盘缠还剩下多少?”孙有财问。

“还剩……五文。”孙光耀摸出五个铜板,递给他爹,见孙有财脸色不好,连忙道:

“爹,要考好就得睡好吃好,得住好客栈、吃好食肆,有的考生为了省钱,在路边摊铺买吃食,结果窜稀了,连第一日的考试都没通过,哭着回家了,我可是顺利考到了第二场。”

孙有财就不计较他三日花光一两银子了,“好好好,只要你考中秀才,值得。”

殊不知,这一两银子,一半都是被胡吃掉了,孙光耀和他娘一样嘴馋,府城的吃食花样多,根本忍不住。

孙光耀松了口气,起身,发现了苟氏发髻上的小簪子,“诶?娘你头上这是个啥?”

孙盼娣闻声也看过来,“娘,这怎么像街上那些富贵娘子头上的金簪?”

苟氏一脸得意,取下头上的金簪,把今日发生的大喜事跟两人细细说了。

孙光耀高兴得直蹦,“真的?哈哈,那憨货没死啊,那宋家剩下的九两聘金咱拿定了。”

“真的,离开的时候,她还对我喊‘娘,等着我,我还会回去的。’且看吧,过两日她就从赵家跑来了,到日子,咱就把她嫁给那大傻子。”

“哈哈哈,憨货配傻子,天造地设的一对。”孙光耀笑得直不起腰。

孙光耀对和自己一同长大的孙盼娣都感情淡淡的,更别说毫无感情的赵巧菱了,所以私底下一直称呼她“憨货”。

在他看来,一个乡野丫头还妄想高嫁富户,不是憨货是什么?

当面他还是喊阿姐,不过是做戏,为了他的利益罢了。

孙盼娣也高兴得直蹦,高兴的是妹妹原来没有死,不过转脸又不高兴了。

她不明白,明明那日她说得清楚,妹妹也偷听到了爹娘的谈话,怎么今日又跑了过来,还弄回了这支金簪。

难道她真的是为了富贵,甘愿嫁给一个吃鼻屎的大傻子吗?

孙盼娣有些难过,手里的小半块酥饼也不香了,默默跟着孙婆子去灶房做饭。

院子里的三人,还沉浸在喜悦里,想着三日后的秀才喜报、半月后的聘金,脸都笑烂了。

……

石磨村。

赵家十口人正围坐堂屋的八仙桌吃晚饭。

几人正绘声绘色地讲着今日的情形,每个人的戏份凑在一起,真是一出好戏,听得老两口直笑。

就连杨氏听到孙有财两口子对着假金簪傻笑,也忍不住笑了一声。

只有赵松还是冷冷的,面无表情扒拉着饭,一言不发。

“菱儿这个计策真是好,想不到真的能把银子弄回来。”赵老头一脸赞许。

赵老太点头,“那是自然,菱儿打小就聪明,也得亏松儿有门路弄到那支假金簪。”

赵柏和赵小石偎过去,“阿奶,还有我们。”

“对对对,还有你们两个臭小子,戏唱得不错。”赵老太一人刮了下鼻子。

赵巧菱笑道:“还有大伯和我阿爹,保障了我不被孙家识破强行拖回去。”

顿了顿,又道:“可惜只弄回五两,不过如果编得太贵的话,怕孙家起疑,而且孙家估计也没啥钱了。”

“剩下的,我会遵守诺言,两个月还清的。”

吃完饭,收了碗筷,赵大柱把从孙家弄回来的五两银子交给了赵老太。

赵老太收了银子进屋锁好,把钥匙给了大儿媳杨氏,“老大媳妇,这钥匙以后就放你身上。”

杨氏一惊,有些感动,转瞬,却把钥匙放回了赵老太手里。

赵老太看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开口道:“老大媳妇,全家都在,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

“爹,娘,我仔细打算了,我想……想分家。”


“多谢里正主持公道,家里还有地要翻,我们这就走。”

说完连忙拉着苟氏跑,苟氏没听懂话中话,还一边走一边回头骂:

“小蹄子,你等着,你婚书还在我手上呢。”

见二人狼狈离去,在场的人都嘿嘿笑起来。

赵二柱也跟大家伙道谢,感谢大家仗义出手。

吴里正脸一板,“好了,一个个的,都是当爹娘的人了还这么冲动,真惹出人命官司来,家还要不要了?”

一个汉子叫道:“放心吧吴叔,我们知道轻重,跑上门儿来欺负咱们石磨村,谁能忍?”

吴里正也笑了,“也是,平日村里人鸡毛蒜皮吵吵嘴我可以不管,外村人敢来欺负咱们村,那必定不行。”

“散了吧。”

吴里正一挥手,围观的村民就都回去了。

又转身对赵老头道:“赵老弟,那日你说起你孙女的户籍书的事,要补制的话就交十文钱,下次我去领月补的时候就帮你交给官府。”

里正不是朝廷官员,只是由村民选出来,再由知县审核指任的。

配合官府管理村里的户籍人口、催纳赋税,每个月有300文的补贴。

赵老头正准备回去拿钱,赵巧菱道:

“里正爷爷,我再找找吧,说不定是塞到哪个柜子衣堆里了,若还是找不到,明日再去找您交补制的费用。”

“也行,随时来找我就行。”说完,吴里正也背着手离开了。

赵巧菱心想,虽然户籍书交给姐姐去解决了,但过两日还是要去找一趟里正爷爷。

这个石磨村,想不到村民们这么团结,虽偶尔也有吵闹纠纷,但是大体上还是很好的。

谁家有事,都会赶去帮衬。

她已经打定主意,要把狗爪豆的事情告诉里正,让大家都摘。只是在此之前,要先把自己家的囤够。

为人也不能舍己,得自家够了,才帮扶别家,无可厚非。

……

见所有人离开,刘桃花关好院门,一把拉过赵巧菱,“菱儿,婚书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老太也满脸着急,“菱儿,快说说。”

赵巧菱便把之前苟氏如何带她去和宋家的傻子相看,如何哄骗她签下婚书,阿姐如何劝阻她,通通说了个干净。

赵二柱气得咬牙,“孙家那几个遭瘟的,我们捧在掌心长大的女儿,他们竟然想骗回去卖了换聘金。”

杨氏冷不丁来了一句:“所以你当时是发现了孙家的算计,才翻墙跑回来的吧?如果他们找的不是大傻子,你就真嫁了?”

赵巧菱脸色一尬,心道你们听我狡辩,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实在是原主给她的锅太黑,她要刷白不容易。

赵老太瞪了杨氏一眼,“就你聪明,菱儿还小,被那一家子狗东西算计,也情有可原。如今菱儿已经幡然醒悟,过去的事就不要提了。”

刘桃花一阵后怕,“幸好,他家那歹竹林里出了根儿好笋,要不是你姐,你就栽到火坑里了。”

“娘,那菱儿已经签了婚书,怎么办呀?宋家会不会到日子了过来要人?”刘桃花没了主意,盯着赵老太。

赵老太道:“不用怕,别说宋家是跟孙家搭线定的亲,就算是来咱们家三书六礼定的亲,只要没有成亲礼成,都是可以退亲的。”

又转头问赵巧菱:“菱儿,除了婚书,你们交换庚帖没?”

“换了……”

“你的庚帖是谁拟的,上面的生辰八字、家族谱系你看没看?”

“苟氏找的媒婆起的,孙家三代情况都写了。”

“那就得了,你的户籍一直在咱们石磨村,那庚帖和婚书没用,就算宋家告到衙门都不占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