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秋八月,匈奴单于上书,希望在第二年入朝拜见汉成帝。当时汉成帝正在生病,有人说匈奴从上游来,会带来不祥之气。从黄龙(公元前49年)到竟宁(公元前33年)年间,单于每次入朝,汉朝都会发生重大变故。汉成帝因此感到为难,询问公卿大臣的意见,大臣们也认为匈奴入朝会耗费大量钱财,可以暂且拒绝。单于的使者告辞离开,还没有出发,黄门郎杨雄上书劝谏说:“我听说六经所倡导的治理之道,贵在防患于未然;兵家所追求的胜利,贵在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两者都看似微妙,却是大事的根本,不能不仔细考察。如今单于上书请求入朝,国家却拒绝他,我认为汉朝与匈奴从此会产生嫌隙。匈奴原本是五帝都不能使其臣服、三王都难以制服的民族,不能让双方产生嫌隙,这是很明显的道理。我不敢追溯太远,就以秦朝以来的历史来说明。以秦始皇的强大、蒙恬的威名,都不敢窥视西河(今陕西、山西之间黄河段),只能修筑长城来作为边界。汉朝刚刚建立时,凭借汉高祖的威严,三十万大军却被困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当时,出谋划策的奇士、有奇谋的大臣很多,然而最终能脱困的原因,世人却无从得知。到了高皇后时期,匈奴言辞傲慢无礼,大臣们用委婉的书信回复,才得以化解危机。孝文帝时期,匈奴侵犯北方边境,侦察的骑兵甚至到达雍地、甘泉宫,京城大为震惊,汉文帝征发三位将军屯驻在细柳、棘门、霸上防备匈奴,几个月后才撤兵。孝武皇帝即位后,设下马邑之谋,想要引诱匈奴,结果白白耗费钱财,劳师动众,连一个匈奴人都没见到,更何况是单于呢?后来,孝武皇帝深思国家的长远之计,规划宏伟的战略,大规模兴兵几十万,派卫青、霍去病统兵,前后历经十多年,渡过西河,穿越沙漠,攻破寘颜山,袭击单于王庭,一直追击到极远的地方,在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祭地禅礼,威震翰海,俘获了数以百计的名王、贵人。从那以后,匈奴震惊恐惧,更加渴望与汉朝和亲,但仍然不肯向汉朝称臣。前世的君主难道乐意倾尽无数的钱财,征发无罪的百姓,在狼望之北快意一时吗?他们认为不付出一时的辛劳,就不能获得长久的安逸;不暂时耗费钱财,就不能得到永远的安宁。所以才忍心征发百万大军,去抵御如饿虎般的匈奴,运送国库的钱财去填满卢山的沟壑,却从不后悔。到了本始初年,匈奴心怀不轨,想要掠夺乌孙,侵犯乌孙公主,汉朝于是征发五位将军,率领十五万骑兵前去攻打。当时收获不多,只是宣扬了汉朝的军威,表明汉兵如雷霆般强大。即使军队空手而归,还斩杀了两位将军。所以说,北方的狄人不臣服,中国就不能高枕无忧。到了元康、神爵年间,汉朝的教化神明,鸿恩广布,而匈奴内部发生内乱,五个单于争夺王位,日逐王、呼韩邪单于率领国家前来归降,向汉朝称臣。即便如此,汉朝对匈奴也只是采取笼络的策略,没有直接控制他们。从那以后,匈奴想来朝见的,汉朝不拒绝;不想来的,也不勉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外国的民族天性凶猛,体格魁梧健壮,仗着自己的力量和气势,难以用善德感化,容易因恶行而改变,他们的强大难以被折服,他们的和顺难以得到。所以在他们没有归服的时候,要劳师远征,倾尽国家的财力,尸横遍野,流血牺牲,攻破坚固的城池,战胜强大的敌人,是如此艰难;在他们归服之后,要慰问安抚,馈赠财物,注意礼仪,又是如此周全。过去,汉朝曾经攻破大宛的城池,踏平乌桓的营垒,攻破姑缯的壁垒,扫荡荡姐的地盘,铲除朝鲜的势力,拔掉两越的旗帜,近处不过花费十天半月的时间,远处也不超过两个季节的辛劳,就已经平定了这些地方,设置郡县,如同卷席一样彻底平定了这些地方,设置郡县,如同卷席一样彻底清除后患,只有北方的匈奴不一样,他们才是中国真正强大的敌人,与其他三方边境的敌人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前世对匈奴极为重视,如今也不可轻视。现在单于归服,心怀诚意,想要离开自己的王庭,前来朝见,这是前世留下的期望,也是神灵所盼望的。国家虽然会有一些耗费,但这是不得已的。怎么能以带来不祥的借口拒绝他,以没有确定日期的理由疏远他,磨灭往日的恩情,开启未来的嫌隙呢?一旦产生怀疑和嫌隙,让匈奴心怀怨恨,背弃之前的约定,归罪于汉朝,从而与汉朝断绝关系,不再有归向汉朝的心意,那时既无法威慑他们,也无法晓谕他们,这难道不是极大的忧患吗?明智的人能在事情还没有显现时就洞察,聪慧的人能在无声处听出端倪。如果能在事情还没有发生时就做好准备,那么就不用发动战争,忧患也不会产生。否则,一旦产生嫌隙,即使有智谋的人在国内费尽心思,善辩的人在外交上奔走,也比不上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好防范。况且过去经营西域,控制车师,设置城郭都护来管理三十六国,每年花费数以万计,难道是因为康居、乌孙能越过白龙堆沙漠来侵扰西部边境吗?其实是为了控制匈奴。历经百年的努力,如果一旦失去,花费十倍的精力去挽回却只珍惜一时的安逸,我私下为国家感到不安。希望陛下在祸乱未起、战争未发之时稍加留意,以遏制边境上萌发的灾祸。”奏书呈上后,汉成帝醒悟过来,召回匈奴使者,重新给单于回信,同意他前来朝见,并赏赐给杨雄五十匹绸缎、十斤黄金。单于还没有出发就生病了,又派使者来表示希望在第二年入朝,汉成帝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