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当初,归降汉朝的匈奴人说,月氏(ròu zhī)人过去居住在敦煌(今甘肃敦煌)、祁连(今甘肃祁连山)之间,是个强大的国家。匈奴冒顿单于攻破了他们,老上单于还杀了月氏王,用他的头骨做成饮酒器具。月氏的残余部众逃向远方,心中怨恨匈奴,却找不到盟友共同攻打匈奴。汉武帝就招募能出使月氏的人,汉中人张骞以郎官的身份应募。张骞从陇西(今甘肃临洮南)出发,途经匈奴境内时,被单于俘获,扣留了十多年。后来,张骞找到机会逃脱,朝着月氏的方向西行,走了几十天,抵达大宛(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大宛人听说汉朝富有,一直想与汉朝通使往来却未能实现,见到张骞后非常高兴,为他派遣向导和翻译,送他到康居(今中亚锡尔河以北地区),又辗转把他送到大月氏。此时,大月氏的太子做了国王,他们打败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后,瓜分了大夏的土地并在此定居。这里土地肥沃富饶,很少有外敌侵扰,大月氏人早已没有了向匈奴报仇的想法。张骞回国后,被任命为太中大夫,他的随从甘父被封为奉使君。张骞刚出发时,随行有一百多人,历经十三年,只有他和甘父两人得以生还。
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当初,张骞从月氏归来,向汉武帝详细讲述了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大宛在汉朝的正西方向,距离汉朝大约一万里,那里的人过着定居的生活,以耕田为生,有很多良马,马出汗时颜色如血,被称为汗血宝马。大宛有城郭和房屋,和中原地区相似。它的东北面是乌孙(今新疆伊犁河流域),东面是于阗(tián,今新疆和田)。于阗以西的河流都向西流入西海(今里海),以东的河流则向东流入盐泽(今新疆罗布泊)。盐泽的水在地下暗流涌动,其南面就是黄河的源头。盐泽距离长安大约五千里,匈奴的右部就位于盐泽以东,一直到陇西长城,南面与羌人相邻,隔绝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乌孙、康居、奄蔡(今里海东北一带)、大月氏都是游牧国家,他们逐水草而居,与匈奴的风俗相同。我在大夏时,曾见到邛(qióng,今四川西昌东南)地的竹杖和蜀地的布,便问大夏人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大夏人说,是他们的商人去身毒(今印度)买来的。身毒在大夏东南,距离大夏有几千里,那里的人也过着定居的生活,与大夏的风俗相同。据我推测,大夏距离汉朝有一万二千里,位于汉朝的西南方向。如今身毒国又在大夏东南几千里,还有蜀地的物产,这说明它距离蜀地不远。现在要是出使大夏,从羌人居住的地方走,道路艰险,羌人又很凶悍;稍微向北走,就会被匈奴俘获。而从蜀地走,路途便捷,又没有危险。汉武帝听后,得知大宛、大夏、安息(今伊朗)等都是大国,有很多珍奇物产,人民过着定居生活,与中原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相似,但兵力薄弱,很看重汉朝的财物;它们北面的大月氏、康居等国,兵力强大,可以用财物、利益去招抚他们,使他们归附。如果真能做到,就能拓展疆土万里,让远方的国家通过多重翻译来朝见,汉朝的威德也能遍传四海。汉武帝非常高兴,认为张骞说得很有道理。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浑邪王归降汉朝后,汉军把匈奴驱逐到漠北,从盐泽以东,匈奴势力范围为空,通往西域的道路得以畅通。于是,张骞建议说:“乌孙王昆莫原本是匈奴的臣属,后来兵力逐渐强大,就不再向匈奴称臣朝贡,匈奴攻打他却没有取胜,只好远离他。如今单于刚被汉军击败,而原来浑邪王的地盘无人居住。蛮夷的习俗是留恋故土,又贪图汉朝的财物。现在如果用丰厚的财物贿赂乌孙,招引他们向东迁移,居住在原来浑邪王的土地上,与汉朝结为兄弟,按照形势来看,他们应该会听从。如果乌孙听从,就等于切断了匈奴的右臂。与乌孙结盟后,从乌孙往西,大夏等国就都可以招抚过来,成为汉朝的外臣。”汉武帝觉得很有道理,就任命张骞为中郎将,率领三百人,每人配备两匹马,还有数以万计的牛羊,携带价值数千万的金币和丝绸,又多设持节的副使,以便道路方便时,派他们出使其他国家。张骞到达乌孙后,昆莫接见他时礼节非常傲慢。张骞传达汉武帝的旨意说:“如果乌孙能向东迁移到原来的地方,汉朝就会派遣公主作为夫人,与乌孙结为兄弟,共同抵御匈奴,匈奴就不难被打败了。”乌孙自认为离汉朝很远,不知道汉朝的大小,又长期臣服于匈奴,而且离匈奴很近,大臣们都畏惧匈奴,不想迁移。张骞在乌孙停留了很长时间,却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于是,他就分派副使前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等周边国家。乌孙派翻译和向导送张骞回国,还派了几十个人、几十匹马跟随张骞回访汉朝,顺便窥探汉朝的实力。这一年,张骞回到汉朝,被任命为大行令。一年多以后,张骞所派去出使大夏等国的副使,大多都和那些国家的使者一起回来了,从此,西域各国开始与汉朝交往。西域共有三十六个国家,南北有大山,中间有河流,东西长六千多里,南北宽一千多里。东边与汉朝的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北)、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相连,西边以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为界限。河流有两个源头,一个出自葱岭,一个源于于阗,两条河流汇合后向东流入盐泽。盐泽距离玉门关、阳关三百多里。从玉门关、阳关前往西域有两条道路:从鄯善(今新疆若羌)沿着南山(今昆仑山)北麓,顺着河流西行,到达莎车(今新疆莎车),这是南道;南道向西越过葱岭,就可以到达大月氏、安息。从车师前王庭(今新疆吐鲁番西)沿着北山(今天山)南麓,顺着河流西行,到达疏勒(今新疆喀什),这是北道;北道向西越过葱岭,就能到达大宛、康居、奄蔡。以前,西域各国都受匈奴役使,匈奴的西边日逐王设置僮仆都尉,管理西域,常常驻扎在焉耆(qí,今新疆焉耆)、危须(今新疆和硕县东)、尉犁(今新疆尉犁)之间,向各国征收赋税,获取财富。乌孙王不肯东迁,汉朝就在浑邪王原来的土地上设置酒泉郡(今甘肃酒泉),逐渐迁徙百姓去充实那里,后来又分设武威郡(今甘肃武威),以断绝匈奴与羌人的通道。汉武帝得到大宛的汗血马后,非常喜爱,将其命名为“天马”。此后,汉朝派往西域求马的使者络绎不绝。这些出使外国的使团,大的有几百人,小的也有一百多人,每人所携带的物品,大致与博望侯张骞出使时相当。后来,随着对西域情况越来越熟悉,使团的规模和人数才逐渐减少。汉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的时候有十多批,少的时候也有五六批,路途远的要八九年才能回来,近的也要几年。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博望侯张骞因为开通西域而地位尊贵,他的部下和士兵们都争着上书,讲述外国的奇闻异事、利弊得失,请求出使西域。汉武帝认为西域路途遥远,不是人们愿意前往的地方,就听任他们的请求,给予符节,招募官吏和百姓,也不追问他们的出身,为他们配备人员后就派他们出使,以开辟更多通往西域的道路。这些使者回来后,有的会侵吞盗窃财物,有的则违背出使的旨意。汉武帝因为他们熟悉西域情况,就审查后判他们重罪,以此激怒他们,让他们出钱赎罪,然后再让他们出使。这样一来,出使西域的事端层出不穷,而且这些人轻易犯法。他们的部下和士兵也总是极力夸赞外国的物产,说大话的人被授予符节担任正使,说小话的人则被任命为副使。因此,那些喜欢说大话、品行不端的人都争着去出使西域。这些使者大多是穷人的子弟,他们把官府的财物视为私有,想在外国低价出售来谋取私利。外国也厌恶汉朝使者,认为他们说话轻重不一,又估计汉朝军队路途遥远,无法到达,就禁止供应食物,让汉朝使者陷入困境。汉朝使者因为物资匮乏,心中积怨,甚至与当地人相互攻击。楼兰(今新疆罗布泊西北)、车师(今新疆吐鲁番一带)等小国,地处交通要道,经常攻劫汉朝使者,王恢等人受到的侵扰尤为严重。匈奴的奇兵也时常拦截袭击汉朝使者。使者们纷纷说西域各国都有城邑,兵力薄弱,容易攻打。于是,汉武帝派浮沮将军公孙贺率领一万五千骑兵,从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出发,行军二千多里,到达浮沮井后返回;派匈河将军赵破奴率领一万多骑兵,从令居(今甘肃永登西北)出发,行军数千里,到达匈河水后返回。他们的目的是驱逐匈奴,不让匈奴拦截汉朝使者,但都没有遇到匈奴人。之后,汉朝又从武威、酒泉分出部分地区,设置张掖(今甘肃张掖)、敦煌郡(今甘肃敦煌),迁徙百姓去充实这些地方。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冬十二月,汉武帝派将军赵破奴攻打车师。赵破奴率领七百多轻骑兵先行到达,俘虏了楼兰王,接着攻破车师,又凭借军威震慑乌孙、大宛等国。春正月甲申日,汉武帝封赵破奴为浞野侯,王恢因辅佐赵破奴攻打楼兰有功,被封为浩侯。此后,从酒泉到玉门关,汉朝陆续修筑了亭障。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乌孙使者看到汉朝地域广阔,回国后向本国报告,乌孙于是更加敬重汉朝。匈奴听说乌孙与汉朝交往,十分恼怒,想要攻打乌孙。而乌孙旁边的大宛、月氏等国也都归附了汉朝,乌孙因此感到害怕,就派使者表示希望能娶汉朝公主,与汉朝结为兄弟。汉武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同意了乌孙的请求。乌孙用一千匹马作为聘礼,迎娶汉朝女子。汉朝把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封为公主,嫁给乌孙王,陪送的礼物非常丰厚。乌孙王昆莫封细君公主为右夫人,匈奴也送女子嫁给昆莫,封为左夫人。公主自己修建宫室居住,每年与昆莫见面一两次,在一起饮酒吃饭。但昆莫年事已高,与公主语言不通,公主心中悲伤忧愁,思念家乡。汉武帝听说后,很是怜悯她,每隔一年就派使者送去帷帐和锦绣等物。昆莫说:“我老了。”他想让自己的孙子岑娶娶公主,公主不愿意,上书向汉武帝诉说此事。汉武帝回复说:“你要依从乌孙的风俗,汉朝希望能与乌孙共同消灭匈奴。”于是,岑娶就娶了公主。昆莫死后,岑娶继承王位,成为昆弥。这时,汉朝使者西行越过葱岭,抵达安息。安息派使者带着大鸟蛋和黎轩(即大秦,古代罗马帝国)的幻术艺人,献给汉武帝。其他如驩潜、大益、车师、扞罙、苏薤等小国,也都跟随汉朝使者前来朝见汉武帝,进献礼物。汉武帝非常高兴,西域各国的使者来来往往。汉武帝每次到海边巡视,都会让外国客人随行。如果经过大城市,人数众多,汉武帝就会散发财物进行赏赐,准备丰盛的食物来招待他们,让他们看到汉朝的富足。汉武帝还举行大规模的角抵表演,展示各种奇特的技艺和怪物,吸引众多人前来观看。他还设置酒池肉林,让外国客人参观各个仓库的储备,让他们见识汉朝的强大,外国客人都为之惊叹。大宛附近有很多葡萄,可以用来酿酒,还有很多苜蓿,天马特别喜欢吃。汉朝使者采集葡萄和苜蓿的种子带回国内,汉武帝把它们种在离宫别馆旁边,一眼望去,到处都是。然而,西域因为靠近匈奴,常常畏惧匈奴使者,对待匈奴使者比对待汉朝使者还要恭敬。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朝出使西域的人说,大宛有良马,藏在贰师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市),不肯给汉朝使者。汉武帝派壮士车令等人带着千金和金马,去请求大宛王赏赐良马。大宛王与大臣们商议说:“汉朝离我们很远,而且在盐泽一带多次遭遇困境。从盐泽北面走,有匈奴的侵扰;从盐泽南面走,缺乏水草,而且沿途很多地方荒无人烟,食物匮乏。汉朝使者每次几百人前来,常常因为缺乏食物,死去大半。他们怎么能派大军前来呢?对我们无可奈何。贰师马是大宛的宝马,不能给他们。”于是,大宛王拒绝了汉朝使者的请求。汉朝使者非常生气,口出狂言,还椎破金马后离开。大宛的贵族们也很生气,说:“汉朝使者太轻视我们了。”他们让汉朝使者离开,又命令东边的郁成王拦截攻打汉朝使者,杀死使者,抢夺了他们的财物。汉武帝得知后,勃然大怒。曾经出使大宛的姚定汉等人说:“大宛的兵力薄弱,只要用三千汉朝士兵,用强弩射击,就可以把他们全部俘虏。”汉武帝曾经派浞野侯赵破奴用七百骑兵俘虏了楼兰王,所以相信姚定汉等人的话。而且,汉武帝想封宠姬李氏的兄弟为侯,于是任命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征发属国的六千骑兵和各郡国的恶少年几万人,前去讨伐大宛,希望能到贰师城取得良马,所以称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赵始成为军正,原浩侯王恢为军队向导,李哆为校尉,负责军事事务。
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贰师将军李广利西征,经过盐泽后,沿途的小国都据城防守,不肯提供食物。汉军攻打,却难以攻下;攻下的就能得到食物,攻不下的,几天后就得离开。等到达郁成时,士兵只剩下几千人,而且都饥饿疲惫。攻打郁成时,汉军遭遇大败,伤亡惨重。贰师将军李广利与李哆、赵始成等人商议,认为到郁成都不能取胜,更何况是到大宛的王都呢?于是,他们带领军队返回,到达敦煌时,士兵只剩下十分之一二。李广利派使者上书汉武帝说:“路途遥远,食物匮乏,士兵们不怕打仗,却害怕饥饿。人数太少,无法攻克大宛。希望暂且罢兵,等增加兵力后再去攻打。”汉武帝看了奏章后,非常生气,派使者到玉门关阻拦,下令说:“军队有敢进入玉门关的,一律斩首!”贰师将军李广利非常害怕,只好留在敦煌。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公卿大臣们商议,都希望停止攻打大宛的行动,集中力量攻打匈奴。汉武帝却认为,已经出兵征讨大宛,如果连这个小国都攻不下,大夏等国就会逐渐轻视汉朝,大宛的良马也不会再送来,乌孙、轮台(今新疆轮台东南)等地也会刁难汉朝使者,还会被其他国家嘲笑。于是,汉武帝查办了那些说讨伐大宛不利的人,如邓光等。他赦免囚徒,征发恶少年和边防骑兵,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从敦煌出发的军队达到六万人,还不包括那些自带装备跟随的人。此外,还有十万头牛、三万匹马、数以万计的驴和骆驼,携带的粮食、兵器和弓弩等物资也非常充足。全国都为之震动,人们相继为攻打大宛提供物资。此次出征,还征调了五十多位校尉。大宛城中没有水井,依靠汲取城外的流水。于是,汉朝派遣水工,改变了城外河流的走向,使大宛城水源枯竭。汉武帝又增派十八万戍卒,在酒泉、张掖以北设置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休屠(今甘肃武威北)等屯兵据点,以保卫酒泉。同时,征发天下犯了罪的官吏、逃亡者、赘婿、商人,以及那些原本有市籍、父母或祖父母有市籍的人,总共七类人,让他们当兵。还准备了干粮,为贰师将军运送物资的车辆和人员络绎不绝。汉武帝还任命了两位熟悉养马的人为执驱马校尉,准备在攻破大宛后挑选良马。于是,贰师将军再次出征,这次兵力充足,所到之处,小国纷纷迎接,为汉军提供食物。到达轮台时,轮台拒不投降,汉军攻打了几天,将其屠戮。从这里往西,汉军一路顺利,抵达大宛城。到达大宛城的汉军有三万人,大宛出兵迎战,被汉军射箭打败,逃入城中坚守。贰师将军本想先攻打郁成城,但又担心拖延时间,让大宛生出更多诡计,于是决定先到大宛城。他们切断了大宛城的水源,大宛人本来就因为水源被断而忧心忡忡,汉军又开始围城攻打。这一围就是四十多天,大宛的贵族们开始商量对策,他们说:“大王母寡把良马藏起来,还杀了汉朝使者。现在要是杀了大王,把良马献出去,汉军或许就会解围。要是汉军还不解围,我们再奋力一战,就算死也不晚。”其他贵族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一起杀了大宛王。大宛的外城被汉军攻破,汉军俘虏了大宛的贵族勇将煎靡。大宛人惊恐万分,纷纷逃入城中,还拿着大宛王的头,派人去和贰师将军谈判,说:“汉朝不要攻打我们了,我们愿意把所有的良马都献出来,任凭你们挑选,还会给汉军提供食物。要是你们不同意,我们就把良马全部杀掉,而且康居(今中亚锡尔河以北地区)的救兵也快到了。到时候,我们在城里,康居在城外,一起和汉军作战,你们可要好好想想该怎么办。”当时,康居的军队看到汉军气势正盛,不敢轻易前进。贰师将军听说大宛城中新来了汉人,教会了他们打井,而且城中粮食还很多。他心想,这次来就是要诛杀首恶母寡,现在母寡的头已经送来,如果不答应大宛人的请求,他们肯定会坚守城池,等康居的救兵来了,汉军就危险了。于是,贰师将军答应了大宛的条件。大宛果然把马都牵出来,让汉军自己挑选,还拿出很多食物供应汉军。汉军挑选了几十匹良马,以及牝牡三千多匹中等及以下的马,还立了大宛贵族中以前对汉朝友好的昧蔡为大宛王,双方签订盟约后,汉军就撤兵了。当初,贰师将军从敦煌出发西征时,兵分几路,从南北两道进军。校尉王申生带领一千多人,单独到达郁成。郁成王发动攻击,把王申生的队伍全部消灭,只有几个人逃脱,跑去投奔贰师将军。贰师将军命令搜粟都尉上官桀前去攻打郁成,郁成王抵挡不住,逃到了康居。上官桀追到康居,康居人听说大宛已经被汉军攻破,就把郁成王交了出来。上官桀派四个骑士看守郁成王,准备把他押送到贰师将军那里。上邽(今甘肃天水)的骑士赵弟担心郁成王中途逃跑,就拔剑斩杀了他,带着他的首级追上了贰师将军。
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春天,贰师将军李广利回到京城。他所经过的小国,听说大宛被攻破,都派自己的子弟跟随他入朝进贡,拜见汉武帝,还把他们留在汉朝作为人质。大军返回时,带回了一千多匹马。这次出征,后面的军队并没有缺粮,战死的人也不算多,但将领和官吏们贪婪,不关爱士兵,克扣军饷,导致很多士兵因此死去。汉武帝认为,此次万里征伐,不应该只追究他们的过错,于是下诏封李广利为海西侯,封赵弟为新畤侯,任命上官桀为少府。这次出征的军官中,被封为九卿的有三人,担任诸侯相、郡守、二千石官职的有一百多人,一千石以下的有一千多人。那些主动参战的人,得到的官职都超过了他们的期望;因罪谪罚出征的人,也都免了罪,但不再记录他们的功劳。对士兵们的赏赐,价值四万钱。匈奴听说贰师将军征讨大宛,本想中途拦截,但看到汉军兵力强盛,不敢下手,就派骑兵借着楼兰(今新疆罗布泊西北)的地势,窥探汉朝后面经过的使者,想要断绝他们的通道。当时,汉军的正任文率兵驻扎在玉门关,抓到了匈奴的俘虏,得知了这个情况,就上报给汉武帝。汉武帝下诏让任文顺路带兵抓捕楼兰王,将其押送到京城。汉武帝责问楼兰王,楼兰王回答说:“我们小国夹在大国之间,如果不两面讨好,根本无法生存。我希望能把国家迁徙到汉朝境内居住。”汉武帝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放他回国,还让他继续侦察匈奴的动静。从此,匈奴不再十分信任楼兰。自从大宛被攻破后,西域各国都十分震惊和恐惧,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者也更加顺利地履行职责。于是,从敦煌往西到盐泽(今新疆罗布泊),汉朝沿途修筑了很多亭燧,轮台、渠犂(今新疆库尔勒西)都有几百名屯田的士兵,还设置了使者校尉来管理,为出使外国的人提供物资保障。一年多以后,大宛的贵族们认为昧蔡善于阿谀奉承,才导致国家遭受屠戮,于是一起杀了昧蔡,立母寡的弟弟蝉封为大宛王,还派蝉封的儿子到汉朝做人质。汉朝也派使者带着财物赏赐大宛,安抚他们。蝉封与汉朝约定,每年向汉朝进献两匹天马。
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当初,扞罙(今新疆于田一带)派太子赖丹到龟兹(今新疆库车)做人质。贰师将军攻打大宛回来时,把赖丹带到了京城。霍光按照桑弘羊之前的建议,任命赖丹为校尉将军,让他去轮台屯田。龟兹的贵族姑翼对龟兹王说:“赖丹原本是我们的臣属,现在却佩戴着汉朝的印绶回来,还在我们的土地上屯田,肯定会对我们不利。”龟兹王听信了姑翼的话,就杀了赖丹,然后上书向汉朝谢罪。楼兰王去世后,匈奴先得到消息,就送他们的质子安归回国,安归得以被立为楼兰王。汉朝派使者下诏,让新即位的楼兰王入朝,楼兰王却推辞不来。楼兰位于最东边,靠近汉朝,地处白龙堆(今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玉门关一带的沙漠地带),那里缺乏水草。楼兰经常负责为汉朝使者提供向导,运送水和粮食,迎接和护送使者,但也多次被汉朝的官吏和士兵欺负,所以楼兰人不愿意与汉朝交往。后来,楼兰又被匈奴挑拨,多次拦截杀害汉朝使者。楼兰王的弟弟尉屠耆投降汉朝,把这些情况详细地告诉了汉朝。骏马监北地(今甘肃庆阳西北)人傅介子出使大宛,汉武帝下诏让他顺便责问楼兰和龟兹。傅介子到了楼兰和龟兹后,严厉责备两国国王,两国国王都表示认错。傅介子从大宛回来,路过龟兹时,正好遇到匈奴使者从乌孙回来,也在龟兹。傅介子就率领他的部下,一起斩杀了匈奴使者。傅介子回来后向汉武帝奏报此事,汉武帝下诏任命傅介子为中郎,升任平乐监。傅介子对大将军霍光说:“楼兰和龟兹多次反复无常,如果不加以惩处,就无法起到警示作用。我路过龟兹时,发现龟兹王很容易接近,我愿意前去刺杀他,以此向各国展示汉朝的威严。”霍光说:“龟兹路途遥远,先在楼兰试试你的办法吧。”于是,霍光向皇帝禀告后,派傅介子前往楼兰。傅介子带着士兵,携带金币,扬言要把这些赏赐给外国。到了楼兰,楼兰王对傅介子并不亲近。傅介子假装要离开,走到楼兰西边边界时,他派翻译对楼兰王说:“汉朝使者带着黄金和锦绣,要赏赐给各国国王,你不来接受,我就离开去西边的国家了。”说着还拿出金币给翻译看。翻译回去报告给楼兰王,楼兰王贪图汉朝的财物,就来见傅介子。傅介子请他入座饮酒,还把带来的财物展示给他看。等楼兰王喝醉后,傅介子说:“天子派我私下给你传达一些话。”楼兰王起身跟着傅介子进入帐中,傅介子示意两名壮士从后面刺杀楼兰王,利刃相交,楼兰王当场死亡。楼兰王的贵族和左右侍从见状,吓得纷纷逃散。傅介子趁机宣告众人,楼兰王背叛汉朝,天子派他前来诛杀,如今将改立在汉朝的楼兰王弟弟尉屠耆为王。汉军马上就到,谁要是轻举妄动,就会招来灭国之祸!随后,傅介子砍下楼兰王安归的首级,快马加鞭送到京城,将首级悬挂在北阙之下。汉朝于是立尉屠耆为王,并将楼兰国改名为鄯善,还刻了印章赐给尉屠耆,又挑选宫女做他的夫人,为他配备车骑和辎重。丞相率领百官将尉屠耆送到横门外,设宴饯行后送他回国。尉屠耆向天子请求说:“我在汉朝待了很久,如今回国,势单力薄,而前王还有儿子在国内,我担心会被他们杀害。我国有个伊循城,土地肥沃,希望汉朝能派一位将领在那里屯田积谷,让我有所依靠。”于是,汉朝派一名司马率领四十名官吏和士兵,前往伊循城屯垦戍边,以安抚鄯善。这年秋七月乙巳日,汉武帝封范明友为平陵侯,封傅介子为义阳侯。
史臣司马光说:君主对于戎狄,他们反叛就征讨,归服就放过。如今楼兰王已经认罪,却又将其诛杀,以后再有反叛的人,就难以使其归服了。如果认为他有罪而征讨,就应该整顿军队,公开地给予惩罚。如今却派使者用金币引诱并杀害他,以后汉朝派往各国的使者,还能让人信任吗?况且以大汉的强大,却对蛮夷使用盗贼的手段,难道不感到羞耻吗?有人称赞傅介子建立了奇功,这种观点实在是错误的。
宣帝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当初,乌孙公主去世,汉朝又将楚王刘戊的孙女解忧封为公主,嫁给乌孙王岑娶。岑娶与匈奴女子所生的儿子泥靡年纪还小,岑娶临终前,将国家托付给叔父大禄的儿子翁归靡,说:“等泥靡长大后,再把国家还给他。”翁归靡即位后,号称肥王,他又娶了解忧公主,生下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长子叫元贵靡,次子叫万年,三子叫大乐。汉武帝派光禄大夫常惠持符节,征调乌孙的军队,共同攻打匈奴。(此事详见《匈奴归汉》)
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汉武帝再次派常惠带着金币,去赏赐乌孙的有功贵族。常惠趁机上奏,说龟兹国曾经杀害校尉赖丹,却没有受到惩罚,请求顺路攻打龟兹。汉宣帝不同意,大将军霍光暗示常惠,让他见机行事。常惠率领五百名官吏和士兵到达乌孙,在返回途中,征调了西域各国两万兵力,又让副使征调龟兹东边国家两万兵力,再加上乌孙的七千兵力,从三面攻打龟兹。在各路军队还未会合时,常惠先派人去指责龟兹王之前杀害汉朝使者的罪行。龟兹王谢罪说:“那是我先王时,被贵族姑翼误导,我并没有罪。”常惠说:“既然如此,把姑翼绑来,我就放过你。”龟兹王抓住姑翼,交给常惠,常惠将姑翼斩首后回国。
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当初,乌孙公主的小儿子万年深受莎车王的宠爱。莎车王去世后没有子嗣,当时万年在汉朝,莎车国人想依靠汉朝,又希望得到乌孙的支持,于是上书请求让万年做莎车王。汉朝同意了,派使者奚充国护送万年前往莎车。万年刚即位就十分残暴,莎车国人很不满意。汉武帝让大臣们举荐能出使西域的人,前将军韩增举荐了上党人冯奉世。冯奉世以卫侯的身份持符节,护送大宛等国的客人到伊循城。恰好原莎车王的弟弟呼屠徵联合周边国家,杀死了莎车王万年和汉朝使者奚充国,自立为王。
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乌孙王翁归靡通过长罗侯常惠上书汉宣帝,希望能立汉朝外孙元贵靡为继承人,并请求让元贵靡再娶汉朝公主,加深两国的姻亲关系,与匈奴断绝往来。汉宣帝将此事交给公卿大臣商议,大鸿胪萧望之认为,乌孙地处偏远,变故难以预料,不能答应。汉宣帝赞赏乌孙新立大功,又不想断绝与乌孙的友好关系,于是将解忧公主的妹妹相夫封为公主,为她准备了丰厚的嫁妆后送她前往乌孙。汉宣帝派常惠护送相夫到敦煌,还没出塞,就听说翁归靡去世,乌孙的贵族们按照之前的约定,拥立岑娶的儿子泥靡为昆弥,号称狂王。常惠上书,希望能让相夫暂留在敦煌,自己则快马赶到乌孙,责备他们不立元贵靡为昆弥,然后回来迎接相夫。汉宣帝将此事交给公卿大臣商议,萧望之再次认为,乌孙持观望态度,难以结为盟友,如今相夫因为元贵靡没有被立为昆弥而返回,实在是明智之举,对汉朝和夷狄都没有损害,是国家之福。如果相夫继续前往乌孙,恐怕会引发战争。汉宣帝听从了萧望之的建议,召回了相夫。
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夏四月,乌孙狂王又娶了解忧公主,生下儿子鸱靡。狂王与解忧公主关系不和,而且性情残暴,不得民心。汉朝使者卫司马魏和意、副侯任昌到了乌孙,解忧公主说狂王给乌孙带来很多苦难,很容易就能将他诛杀。于是,他们谋划摆下酒宴,让士兵拔剑刺杀狂王。但剑刺偏了,只伤到狂王,狂王骑马逃走。他的儿子细沈瘦调集军队,将魏和意、任昌以及解忧公主围困在赤谷城。几个月后,都护郑吉征调各国军队前来救援,才解了围。汉朝派中郎将张遵带着医药去给狂王治伤,还赏赐了黄金和丝绸,同时将魏和意、任昌逮捕,用囚车从尉犁押送到长安斩首。当初,肥王翁归靡与匈奴女子所生的儿子乌就屠,在狂王受伤时惊慌失措,和各位翎侯一起逃到北山中,扬言要联合匈奴的军队,因此很多人归附他。后来,他趁机杀死狂王,自立为昆弥。这一年,汉朝派破羌将军辛武贤率领一万五千士兵到达敦煌,疏通河道,积聚粮食,准备征讨乌就屠。当初,解忧公主的侍女冯嫽擅长书写,熟悉事务,曾经持汉朝符节为公主出使西域各国,各国都敬重信任她,称她为冯夫人。冯嫽是乌孙右大将的妻子,右大将与乌就屠关系很好。都护郑吉派冯夫人去劝说乌就屠,告诉他汉朝的军队即将出动,他必定会被消灭,不如投降。乌就屠很害怕,说:“我只希望能得到一个小封号,有个安身之处。”汉宣帝召见冯夫人,亲自询问情况,然后派谒者竺次、期门甘延寿为副使,护送冯夫人前往乌孙。冯夫人乘坐锦车,持符节前往赤谷城,诏令乌就屠去见长罗侯常惠,立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都赐给他们印绶。破羌将军辛武贤也就此停止出兵,没有出塞。后来,乌就屠没有把所有的翎侯民众都归还给大昆弥,汉朝又派长罗侯常惠率领三校军队屯驻在赤谷城,为他们划分百姓和地界。大昆弥有六万多户,小昆弥有四万多户,但民众大多归附小昆弥。
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五月,乌孙大昆弥元贵靡和鸱靡都去世了。解忧公主上书说自己年老思乡,希望能回到汉朝,死后能葬在汉朝的土地上。汉宣帝很怜悯她,将她接回京城,按照公主的待遇对待她。两年后,解忧公主去世。元贵靡的儿子星靡继承大昆弥之位,但他生性懦弱。冯夫人上书,希望能出使乌孙,镇抚星靡。汉朝派她前往。都护韩宣上奏说,乌孙的大吏、大禄、大监都可以赐予金印紫绶,以尊崇辅助大昆弥。汉朝同意了。后来,段会宗担任都护,他招抚逃亡反叛的人,使乌孙局势安定下来。星靡去世后,他的儿子雌栗靡继位。
成帝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西域都护段会宗被乌孙的军队围困,他派驿骑上书,希望能征发西域各国和敦煌的军队自救。丞相王商、大将军王凤以及百官商议了好几天,都没有结果。王凤说,陈汤足智多谋,熟悉外国事务,可以询问他的意见。汉成帝在宣室召见陈汤,陈汤在攻打郅支单于时受了寒病,两臂无法屈伸。陈汤进见时,汉成帝下诏让他不用行礼,并将段会宗的奏书拿给他看。陈汤回答说:“我认为这件事没什么可担忧的。”汉成帝问:“为什么这么说呢?”陈汤说:“胡兵的战斗力,五个才能抵得上一个汉兵。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兵器粗劣,弓弩也不锋利。如今听说他们虽然学到了一些汉朝的技术,但仍然要三个胡兵才能抵得上一个汉兵。兵法上说,客军兵力要超过主军一倍,才能与主军对抗。如今围困段会宗的敌人,人数不足以战胜段会宗,陛下不必担忧。而且军队轻装行军每天能走五十里,重装行军每天只能走三十里。现在段会宗想要征发西域各国和敦煌的军队,等军队赶到,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这是报仇的军队,不是救急的军队。”汉成帝问:“那怎么才能解围呢?预计什么时候能解围?”陈汤知道乌孙的军队只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不能长期攻打,所以估计用不了几天就会解围。于是他回答说:“已经解围了。”他屈指计算日期,说:“不出五天,就会有好消息传来。”过了四天,军书传来,说已经解围了。
阳朔四年(公元前21年)闰九月,乌孙小昆弥乌就屠去世,他的儿子拊离继位,却被弟弟日贰杀害。汉朝派使者拥立拊离的儿子安日为小昆弥。日贰逃亡到康居,安日派贵族姑莫匿等三人假装逃亡,跟随日贰,趁机刺杀了他。于是,西域各国上书,希望能再次启用前任都护段会宗。汉成帝同意了,西域各国听说后,都纷纷亲附汉朝。
元延二年(公元前11年),当初,乌孙小昆弥安日被投降的民众杀害,各位翎侯之间大乱。汉成帝征召原金城太守段会宗为左曹中郎将、光禄大夫,派他去安抚乌孙,拥立安日的弟弟末振将为小昆弥,平定乌孙后返回。当时,大昆弥雌栗靡勇猛强健,末振将担心被他吞并,就派贵族乌日领假装投降,刺杀了雌栗靡。汉朝想派兵征讨,但没有成功。于是,汉朝派中郎将段会宗拥立公主的孙子伊秩靡为大昆弥。过了很久,大昆弥的翎侯难栖杀死了末振将,安日的儿子安犁靡继位为小昆弥。汉朝遗憾没有亲自诛杀末振将,又派段会宗征发戊巳校尉和各国的军队,去诛杀末振将的太子番丘。段会宗担心大军进入乌孙会惊动番丘,让他逃走,就留下所征发的军队在垫娄地,挑选三十名精锐的弓弩手,直接到昆弥所在的地方,召来番丘,责备他父亲末振将的罪行,然后亲手用剑杀死了番丘。番丘的官属们惊慌失措,骑马逃回去。小昆弥安犁靡率领几千骑兵包围了段会宗,段会宗向他说明前来诛杀番丘的意图,还说:“现在你们包围并杀了我,就像从汉牛身上拔一根毛一样容易。但宛王郅支的头悬挂在槀街的事,你们乌孙也是知道的。”昆弥及部下都表示信服,说:“末振将背叛汉朝,诛杀他的儿子是应该的,只是为什么不事先告诉我们,让我们为他准备饮食呢?”段会宗说:“如果事先告诉昆弥,番丘就会逃跑躲藏起来,这可是大罪。如果给了他饮食再把他交给我,就伤害了骨肉之间的感情,所以我没有事先告知。”昆弥及部下都哭着散去。段会宗回来上奏此事,汉成帝赐给段会宗关内侯的爵位和一百斤黄金。段会宗因为难栖杀死末振将,奏请封他为坚守都尉,又责备大禄、大监因雌栗靡被杀而失职,剥夺了他们的金印紫绶,改赐铜印墨绶。末振将的弟弟卑爰疐原本参与谋杀大昆弥,他率领八万多人向北归附康居,企图借助康居的兵力兼并两个昆弥的势力。汉朝又派段会宗与都护孙建合力防备他。自从乌孙分立两个昆弥后,汉朝为此忧虑操劳,不得安宁。当时,康居又派儿子到汉朝侍奉,并进献礼物。都护郭舜上书说:“以前匈奴强盛时,并非因为兼并了乌孙和康居;后来匈奴向汉朝称臣,也不是因为失去了这两个国家。汉朝虽然接受了他们的质子,但这三国之间仍然相互输送财物,往来密切,也相互窥探,一有机会就会发动战争,既不能相互亲近信任,也不能相互臣服。如今看来,与乌孙结亲并没有什么益处,反而给汉朝带来麻烦。然而,乌孙与汉朝结亲在前,现在他们和匈奴都向汉朝称臣,从道义上不能拒绝。但康居骄横狡黠,始终不肯拜见汉朝使者,汉朝的都护官吏到了他们国家,他们让都护官吏坐在乌孙等国使者的下面,等国王和贵族们吃完喝完,才让都护官吏进食,还故意装作不知道,以此向其他国家夸耀。从这些情况来看,他们派儿子来侍奉汉朝,只是为了通商贸易,说的都是假话。匈奴是众多蛮夷中的大国,如今侍奉汉朝非常恭顺。听说康居不恭敬,恐怕会让单于产生后悔自卑的想法。应该送回康居的质子,不再与他们往来,以彰显汉朝不与无礼之国交往的态度。”汉朝因为与康居刚刚通使,重视远方的人,最终还是对他们采取笼络的政策,没有断绝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