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咄咄逼人。
智顗合十起身,衣纹如静水无波:“禅师可知,维摩诘居士示现病相,正是‘从痴有爱,则我病生’—— 烦恼若冰,菩提如水,冰融则水显,非离冰求水。”
慧邈忽觉手中麈尾重若千钧,玉柄竟现裂纹,惊道:“此乃梁武帝所赐,何以至此?”
智顗目注其眉间躁气:“禅师执名相为实,如握冰求暖,岂是法器?”
当夜,智顗于禅房入定,忽见朱漆楼阁拔地而起,自己高坐其上,楼下慧邈正欲开口,却被青面怒神踏住袍角。
“尔曾于毗尼藏中谤大乘经!”
怒神声如滚雷,手中金锏击地火星四溅。
智顗以《大智度论》偈语作答:“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
谤法者如障月云,月本无缺。”
言毕,楼阁四周涌现金莲,托住怒神双足,其怒容渐消,化作护法韦陀相,合十而退。
次日晨课,慧思指着檐角残露道:“昨夜护法神试汝,见汝以空观破执,故现瑞相。”
智顗方知,昨日麈尾自裂,原是业力现前。
11.金字般若:代师敷演慧思禅师在衡岳闭关三月,以金粉缮写《大品般若经》,笔落处常有青鸟衔花绕梁。
出关日,他将经箱交予智顗:“吾今老矣,此经当由汝宣讲。”
讲经那日,大苏山寺前古松皆垂枝如礼,三千僧众踏露而来。
智顗展开经卷,金粉在晨光中流转如星河,忽闻殿角风铃自鸣,竟合《般若》韵律。
讲到 “诸法性空,不生不灭” 时,有盲僧忽然流泪:“忽觉心眼开明,见师身如琉璃,内外明彻。”
慧思隐于幕后,见弟子辩才如泉涌,每引一喻,便有天花随言飘落,不禁抚掌:“昔世尊令迦叶传法,今吾得汝,如金声玉振,正法有托矣。”
讲毕,经箱中忽现舍利三十颗,大如黍米,五色晶莹,众皆伏地赞叹。
12.金陵初震:破斥邪定陈废帝光大元年,智顗率弟子渡江,衣袂沾着建康城的桂花香踏入庄严寺。
法济禅师早闻其名,却踞坐高榻不动,指尖拨弄着串珠:“有人入定时,能觉知摄山岩层震动,地中水深丈二,此是何种禅定?”
言罢,目中闪过得色 —— 摄山地动乃他近年 “证境”,曾令无数僧人拜服。
智顗凝视其眉间